一种可变阻尼的减振器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303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阻尼的减振器阀,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为了解决汽车电控减振器电磁结构精密,成本过高;易受温度、清洁度影响,可靠性差的问题,包括贮油筒,工作缸,复原阀,压缩阀,连杆,连杆上设有油液通路,连杆下端设有调节阀,调节阀包括阀芯和阀体,阀芯的侧壁上设有阀芯上孔和阀芯下孔,阀体侧壁上设有阀体孔;阀芯和阀体间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活塞,活塞下端设有弹性元件,阀芯上孔直径大于所述阀芯下孔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纯机械结构降低成本,并且不易受到温度、清洁度的影响,可靠性高,同时仅降低高频振动的阻尼力,保证操控性的同时增加车辆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阻尼的减振器阀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变阻尼的减振器阀。
技术介绍
汽车作为人们日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一方面人们希望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减缓路面不平引起的颠簸;另一方面也希望汽车具有更好的操控稳定性,防止汽车在起步加速或减速制动以及高速过弯时产生的摇晃倾斜。以上方面的汽车性能与汽车的悬挂系统息息相关,确切的说,是悬挂系统中的减振器起到主要的调节作用。减振器阻尼较小,汽车的悬挂系统较软,较容易缓冲路面颠簸;减振器阻尼较大,则汽车的悬挂系统较硬,操控性能更好。因此两者之间有所矛盾,人们希望在颠簸频率较高的路面减振器阻尼小,悬挂系统较软,提供更好的舒适性;而在颠簸频率较低的路面,希望减振器阻尼大,悬挂系统较硬,提供更好的操控性能。现在一般依靠电控减振器阀来解决调节减振器阻尼力大小的问题。公告号为CN102109024,公告日为2012年8月22日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电控减振器,包括内层的工作缸、中间层的贮油缸、外层的外缸套、装在工作缸内的活塞、随活塞上下移动的活塞杆、位于工作缸顶/底端以连通或封闭工作缸与贮油缸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阻尼的减振器阀,包括设有上下两腔的工作缸组件,所述工作缸组件内设有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上设有油液通路,所述油液通路一端与所述工作缸组件的上腔相连通,所述连杆下端设有调节阀,所述调节阀包括阀芯和阀体,所述阀芯为一端封闭的管状结构,所述油液通路的另一端与所述阀芯的内腔相连通,所述阀芯的侧壁上设有阀芯上孔和阀芯下孔,所述阀芯装在阀体内;所述阀体为一端封闭的筒状结构,所述阀体的侧壁上设有阀体孔;所述阀芯和所述阀体间设有调节阀空腔,所述调节阀空腔内设有可以堵住所述阀体孔的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调节阀空腔分为调节阀上腔和调节阀下腔,所述阀芯上孔与所述调节阀上腔连通,所述阀芯下孔与所述调节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阻尼的减振器阀,包括设有上下两腔的工作缸组件,所述工作缸组件内设有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上设有油液通路,所述油液通路一端与所述工作缸组件的上腔相连通,所述连杆下端设有调节阀,所述调节阀包括阀芯和阀体,所述阀芯为一端封闭的管状结构,所述油液通路的另一端与所述阀芯的内腔相连通,所述阀芯的侧壁上设有阀芯上孔和阀芯下孔,所述阀芯装在阀体内;所述阀体为一端封闭的筒状结构,所述阀体的侧壁上设有阀体孔;所述阀芯和所述阀体间设有调节阀空腔,所述调节阀空腔内设有可以堵住所述阀体孔的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调节阀空腔分为调节阀上腔和调节阀下腔,所述阀芯上孔与所述调节阀上腔连通,所述阀芯下孔与所述调节阀下腔连通,所述活塞下端设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阀体的底部相连,所述阀芯上孔直径大于所述阀芯下孔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阻尼的减振器阀,其特征是,所述工作缸组件包括工作缸,所述工作缸外套设有贮油筒,所述工作缸内设有将所述工作缸分为上下两腔的复原阀,所述工作缸底部设有压缩阀,所述连杆设在所述复原阀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阻尼的减振器阀,其特征是,所述阀芯的侧壁上设有用来限制所述活塞最高位置的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杜兴慧刘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向马瑞利减震器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