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4736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7:42
液压缓冲装置(1)具有:缸(11),其容纳油;活塞部,其与沿轴向移动的杆连接,并且在缸(11)内移动;外筒体(12),其设置于缸(11)的外侧,形成伴随着活塞部的移动而有油流动的连接路(L);减震器壳体(13),其设置于缸(11)的外侧,形成贮存油的储液室(R);衰减力可变部(52),其在缸(11)的外部通过伴随着活塞部的移动而对油的流动进行节流来产生衰减力,并且能够变更衰减力的大小;以及连接件(61),其形成从连接路(L)朝向衰减力可变部(52)的油的流路(61R),并且设置有控制在流路(61R)中流动的油流的外侧阀。

Pressure buff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压力缓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力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备控制衰减特性的外部控制阀的减震器。并且,外部控制阀控制下部作业室与辅助室之间的流体流动、以及与上部作业室之间的流体流动,衰减特性依存于施加到控制流体阀组装体的电磁阀的电流量,软阀组装体与流体阀组装体连续地配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2474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存在在压力缓冲装置中设置有衰减力可变部的情况,该衰减力可变部能够通过控制液体的流动来变更产生的衰减力的大小。在该情况下,在压力缓冲装置中,设置有通向衰减力可变部的液体的流路。而且,最近,为了进一步提高衰减力特性,例如要求在衰减力可变部的基础上再增加功能。然而,若为了增加功能而仅仅设置构成部件,则部件个数增多,例如可能导致组装时的工时增加或装置尺寸增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减少压力缓冲装置中的部件个数。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基于该目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压力缓冲装置,其具有:第1缸,其容纳液体;活塞部,其与沿着轴向移动的杆连接,并且在所述第1缸内移动;第2缸,其设置于所述第1缸的外侧,形成伴随着所述活塞部的移动而有所述液体流动的缸流路部;第3缸,其设置于所述第1缸的外侧,形成贮存所述液体的储液部;衰减力可变部,其在所述第1缸的外部通过伴随着所述活塞部的移动对所述液体的流动进行节流来产生衰减力,并且能够变更所述衰减力的大小;以及流路构件,其形成从所述缸流路部通向所述衰减力可变部的所述液体的流路,并且设置有控制在所述流路中流动的所述液体的流动的阀。此外,基于该目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压力缓冲装置,其具有:缸,其容纳液体;活塞部,其与沿着轴向移动的杆连接,并且在所述缸内移动;衰减力可变部,其在所述缸的外部通过伴随着所述活塞部的移动对所述液体的流动进行节流来产生衰减力,并且能够变更所述衰减力的大小;流路构件,其形成从所述缸通向所述衰减力可变部的所述液体的流路;阀,其对所述流路构件的所述流路进行开闭;以及按压部件,其使所述液体相对于所述衰减力可变部流动,并且相对于所述流路构件而按压所述阀。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减少压力缓冲装置中的零件个数。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1的液压缓冲装置的整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1的外侧衰减部的剖视图。图3的(A)和(B)是实施方式1的流路形成部的说明图。图4的(A)和(B)是实施方式1的液压缓冲装置的动作说明图。图5是实施方式2的外侧衰减部的剖视图。图6的(A)和(B)是实施方式2的第2流路形成部的说明图。图7是实施方式3的第3流路形成部的剖视图。图8的(A)和(B)是实施方式3的第3连接件的立体图。图9的(A)和(B)是实施方式3的第3盖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液压缓冲装置1的结构和功能]图1是实施方式1的液压缓冲装置1的整体图。如图1所示,液压缓冲装置1具有:缸部(10),其容纳油;以及杆20,其一侧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插入在缸部10内,并且另一侧被设置成从缸部10突出。此外,液压缓冲装置1具有:活塞部30,其设置在杆20的一侧的端部;以及底部活塞部40,其设置在缸部10的一侧的端部。而且,液压缓冲装置1具有设置在缸部10的外部(半径方向外侧)来产生衰减力的外侧衰减部50。而且,说明实施方式1的液压缓冲装置1的示意结构。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1的液压缓冲装置1(压力缓冲装置的一例)具有:缸11(第1缸的一例),其容纳油(液体的一例);活塞部30,其与沿轴向移动的杆20连接,并且在缸11内移动;外筒体12(第2缸的一例),其设置于缸11的外侧,形成伴随着活塞部30的移动而有油流动的连接路L(缸流路部的一例);减震器壳体13(第3缸的一例),其设置于缸11的外侧,形成贮存油的储液室R(储液部的一例);衰减力可变部52,其位于缸11的外部,通过伴随着活塞部30的移动而对油的流动进行节流来产生衰减力,并且能够变更衰减力的大小;以及连接件61(流路构件的一例),其形成从连接路L通向衰减力可变部52的油的流路,并且设置有控制在流路中流动的油流的外侧阀(阀的一例)。以下对这些结构进行详述。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图1所示的缸部10的长度方向称为“轴向”。此外,轴向上的缸部10的下侧称为“一侧”,缸部10的上侧称作“另一侧”。此外,图1所示的缸部10的左右方向称作“半径方向”。而且,在半径方向上,轴侧称作“半径方向内侧”,从轴离开的一侧称作“半径方向外侧”。〔缸部10的结构和功能〕缸部10具有:缸11,其容纳油;外筒体12,其设置在缸11的半径方向外侧;以及减震器壳体13,其设置在缸11的半径方向外侧,且设置在外筒体12的半径方向更外侧。缸11形成为圆筒状,在另一侧具有缸开口11H。外筒体12形成为圆筒状。而且,在外筒体12与缸11之间形成连接路L。此外,外筒体12在与外侧衰减部50对置的对置位置具有外筒体开口部12H和外侧连接部12J。外侧连接部12J具有油的流路,并且外侧连接部12J朝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形成与外侧衰减部50连接的连接部位。减震器壳体13形成为圆筒状。而且,在减震器壳体13与外筒体12之间形成贮存油的储液室R。伴随着杆20相对缸11的相对移动,储液室R吸收缸11(第1油室Y1)内的油,或对缸11(第1油室Y1)内供给油。此外,储液室R贮存从外侧衰减部50流出的油。此外,减震器壳体13在与外侧衰减部50对置的对置位置具有壳体开口部13H。〔杆20的结构和功能〕杆20是在轴向上长长地延伸的杆状的部件。杆20在一侧与活塞部30连接。此外,杆20在另一侧经由未图示的连结部件等与车体侧连接。杆20可以是内侧成为空洞的中空状和内侧不具有空洞的实心状中的任意一者。〔活塞部30的结构和功能〕活塞部30具有:活塞体31,其具有多个活塞油路口311;活塞阀32,其开闭活塞油路口311的另一侧;以及弹簧33,其设置在活塞阀32与杆20的一侧端部之间。而且,活塞部30将缸11内的油划分到第1油室Y1和第2油室Y2中。〔底部活塞部40的结构和功能〕底部活塞部40具有:阀座41;底部阀42,其设置在阀座41的一侧;止回阀部43,其设置在阀座41的另一侧;以及固定部件44,其沿轴向设置。而且,底部活塞部40划分第1油室Y1和储液室R。〔外侧衰减部50的结构和功能〕图2是实施方式1的外侧衰减部50的剖视图。图3是实施方式1的流路形成部60的说明图。另外,图3(A)示出流路形成部60的剖视立体图,图3(B)示出盖65的立体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图2所示的外侧衰减部50的长度方向(与缸部10的轴向交叉的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缓冲装置,其具有:/n第1缸,其容纳液体;/n活塞部,其与沿着轴向移动的杆连接,并且在所述第1缸内移动;/n第2缸,其设置于所述第1缸的外侧,形成伴随着所述活塞部的移动而有所述液体流动的缸流路部;/n第3缸,其设置于所述第1缸的外侧,形成贮存所述液体的储液部;/n衰减力可变部,其位于所述第1缸的外部,通过伴随着所述活塞部的移动而对所述液体的流动进行节流来产生衰减力,并且能够变更所述衰减力的大小;以及/n流路构件,其形成从所述缸流路部通向所述衰减力可变部的所述液体的流路,并且在该流路构件中设置有控制在所述流路中流动的所述液体的流动的阀。/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627 JP 2017-1251131.一种压力缓冲装置,其具有:
第1缸,其容纳液体;
活塞部,其与沿着轴向移动的杆连接,并且在所述第1缸内移动;
第2缸,其设置于所述第1缸的外侧,形成伴随着所述活塞部的移动而有所述液体流动的缸流路部;
第3缸,其设置于所述第1缸的外侧,形成贮存所述液体的储液部;
衰减力可变部,其位于所述第1缸的外部,通过伴随着所述活塞部的移动而对所述液体的流动进行节流来产生衰减力,并且能够变更所述衰减力的大小;以及
流路构件,其形成从所述缸流路部通向所述衰减力可变部的所述液体的流路,并且在该流路构件中设置有控制在所述流路中流动的所述液体的流动的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其中,
所述阀具有板状的弹性部件,
所述流路构件具有朝向所述阀呈环状地突出的环状突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其中,
所述阀被压入于所述流路构件的被压入部件从与设置有所述流路构件的一侧相反的一侧支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其中,
所述压力缓冲装置具备相对于所述流路构件而按压所述阀的按压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其中,
所述压力缓冲装置具备变更部件,所述变更部件被夹设在所述按压部件与所述流路构件之间,变更所述按压部件对所述阀的按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其中,
所述按压部件具有限制所述阀的一定量以上的变形的限制部。


7.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野刚太柴崎邦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昭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