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门锁加强板及汽车门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183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门锁加强板及汽车门锁结构,包括门锁加强板本体,所述门锁加强板本体包括第一焊接面和第二焊接面,所述第一焊接面和所述第二焊接面弯折连接形成一横截面呈L形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面底端向外突出设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二焊接面底端向外突出设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焊接面、所述第二焊接面、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相互连接形成一腔体,所述腔体用于放置待安装的门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明显提高门锁加强板的刚度和强度,同时方便门锁的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门锁加强板及汽车门锁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件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门锁加强板及汽车门锁结构。
技术介绍
通常为了保证汽车车门车锁安装点刚度和强度,在车门内板上会焊接门锁加强板,目前传统的门锁加强板为普通L型折弯结构,L型两面通过焊点和内板连接,其中一个面上开三个螺栓孔,三个螺栓穿过这三个孔将门锁固定在车门内板上。车门开关耐久之后,由于经受疲劳载荷作用,门锁位置的车门钣金容易出现开裂,为解决该缺陷,一般通过增加加强板料厚或增大加强板面积的方式来解决开裂问题,但该方法成本较高,重量增加较多,不符合目前降本减重的行业目标。另外,工人安装门锁时,需要一只手一直扶住门锁,另一只手拿螺栓和工具进行安装,操作非常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门锁加强板,可以明显提高门锁加强板的刚度和强度,同时方便门锁的安装。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门锁加强板,包括门锁加强板本体,所述门锁加强板本体包括第一焊接面和第二焊接面,所述第一焊接面和所述第二焊接面弯折连接形成一横截面呈L形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面底端向外突出设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二焊接面底端向外突出设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焊接面、所述第二焊接面、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相互连接形成一腔体,所述腔体用于放置待安装的门锁。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焊接面于远离所述第一焊接面的一侧向外突出设有第三翻边,所述第二翻边连接在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三翻边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沿水平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三翻边沿竖直方向上延伸。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翻边垂直于所述第一焊接面向外突出延伸,所述第二翻边和所述第三翻边垂直于所述第二焊接面向外突出延伸。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翻边、所述第二翻边和所述第三翻边向外突出的厚度至少为3m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焊接面和所述第二焊接面上设有避让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焊接面还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分布在所述避让孔上下两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焊接面和所述第二焊接面设有横向和纵向的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焊接面和所述第二焊接面设有横向和纵向的加强筋。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门锁结构,包括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汽车门锁加强板。进一步地,还包括门锁和车门内板,所述门锁加强板本体通过所述第一焊接面和所述第二焊接面与所述车门内板焊接固定,所述门锁放置在所述腔体内并通过螺栓锁止固定连接至所述门锁加强板本体和所述车门内板。本技术的汽车门锁加强板,通过增加较小翻边,可以明显提高门锁加强板的刚度和强度,解决开裂问题,相比通过增加料厚或者增大面积的方式,本技术能显著降低成本和零件重量,同时员工安装门锁时,可以将门锁预放在翻边上,不用一直用手扶住门锁,安装省时省力,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汽车门锁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汽车门锁加强板焊接到车门内板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门锁安装到汽车门锁加强板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提供的汽车门锁加强板,主要解决的问题为:一、门锁加强板刚度、强度低,车门开关耐久后容易出现裂纹;二、工人安装门锁时,需要一直扶住门锁,费时费力。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门锁加强板,包括门锁加强板本体1,门锁加强板本体1包括第一焊接面4和第二焊接面5,第一焊接面4和第二焊接面5弯折连接形成一横截面呈L形的结构,第一焊接面4底端向外突出设有第一翻边6,第二焊接面5底端向外突出设有第二翻边7,第一焊接面4、第二焊接面5、第一翻边6和第二翻边7相互连接形成一腔体45,腔体45用于放置待安装的门锁2。优选地,该汽车门锁加强板通过钣金工艺制作,第一焊接面4和第二焊接面5通过弧面连接,弧面结构可保护车门内板2不受汽车门锁加强板本体1的刮蹭,同时防止第一焊接面4和第二焊接面5连接处脆断,提高耐受强度。如图1所示,第二焊接面5于远离第一焊接面4的一侧向外突出设有第三翻边8,第二翻边7连接在第一翻边6与第三翻边8之间。第三翻边8使得汽车门锁加强板的横向受力强度和刚度得到显著提升,同时第一翻边6、第二翻边7和第三翻边8相连接,当汽车门锁加强板受力时,力在相连接的翻边间传递,使得汽车门锁加强板各部分受力均匀,提高耐受力,延长使用寿命。具体地,第一翻边6和第二翻边7沿水平方向上延伸,第三翻边8沿竖直方向上延伸。第一翻边6垂直于第一焊接面4向外突出延伸,第二翻边7和第三翻边8垂直于第二焊接面5向外突出延伸。第一焊接面4为辅助受力面,第二焊接面5为主要受力面,第一翻边6和第二翻边7分别垂直的设置在第一焊接面4和第二焊接面5上,使得汽车门锁加强板的纵向受力强度和刚度得到显著提升,同时第三翻边8使得汽车门锁加强板的横向受力强度和刚度得到显著提升,垂直的设置翻边可使翻边的受力强度最大化。相比通过增加料厚或者增大面积的方式,本方法能显著降低成本和减少零件重量,以最低的成本和最轻的重量来解决车门开闭耐久钣金开裂的问题。优选地,第一翻边6、第二翻边7和第三翻边8向外突出的厚度至少为3mm。翻边的厚度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基本原则为能满足提升汽车门锁加强板强度和刚度的要求,门锁2还能放置在第一翻边6及第二翻边7上不掉落,同时在满足上述条件下尽可能小,以节省成本。第一焊接面4和第二焊接面5上还设有避让孔9,用于避让汽车门锁锁扣。第二焊接面5还设有螺栓孔10,螺栓孔10分布在避让孔9上下两侧。避让孔9会使得汽车门锁加强板的强度有所下降,优选地,通过让螺丝孔10在避让孔9上下两侧分布,可使第二焊接面5受力更均匀,避免因长期受力不均导致局部断裂。第一焊接面4和第二焊接面5还设有横向和纵向的加强筋11。横向和纵向的加强筋11可增加汽车门锁加强板横向和纵向的受力强度,优选地,加强筋的数量可为多条。如图2所示,门锁加强板本体1通过第一焊接面4和第二焊接面5与车门内板3焊接固定;如图3所示,门锁2放置在腔体45内并通过螺栓锁止固定连接至门锁加强板本体1和车门内板3上。具体地,当员工装配门锁2时,可先将门锁2预放在第一翻边6和第二翻边7上,此时可松开手不用一直扶住门锁2,再用螺栓将门锁2固定在第二焊接面5和车门内板3上,改变以往一只手扶着门锁2、一只手拧螺栓的方式,提高了装配效率,省时省力。本技术提供的汽车门锁加强板,其优点在于:1)通过增加较小翻边,可以明显提高门锁加强板的刚度和强度,解决开裂问题;2)相比通过增加料厚或者增大面积的方式,本方法能显著降低成本和零件重量;3)通过增加翻边,工人安装门锁时,可以将门锁预放在翻边上,不用一直扶住门锁,安装省时省力,提高了效率和生产节拍。以上所述仅是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门锁加强板,包括门锁加强板本体(1),所述门锁加强板本体(1)包括第一焊接面(4)和第二焊接面(5),所述第一焊接面(4)和所述第二焊接面(5)弯折连接形成一横截面呈L形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面(4)底端向外突出设有第一翻边(6),所述第二焊接面(5)底端向外突出设有第二翻边(7),所述第一焊接面(4)、所述第二焊接面(5)、所述第一翻边(6)和所述第二翻边(7)相互连接形成一腔体(45),所述腔体(45)用于放置待安装的门锁(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门锁加强板,包括门锁加强板本体(1),所述门锁加强板本体(1)包括第一焊接面(4)和第二焊接面(5),所述第一焊接面(4)和所述第二焊接面(5)弯折连接形成一横截面呈L形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面(4)底端向外突出设有第一翻边(6),所述第二焊接面(5)底端向外突出设有第二翻边(7),所述第一焊接面(4)、所述第二焊接面(5)、所述第一翻边(6)和所述第二翻边(7)相互连接形成一腔体(45),所述腔体(45)用于放置待安装的门锁(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锁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焊接面(5)于远离所述第一焊接面(4)的一侧向外突出设有第三翻边(8),所述第二翻边(7)连接在所述第一翻边(6)与所述第三翻边(8)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门锁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6)和所述第二翻边(7)沿水平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三翻边(8)沿竖直方向上延伸。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门锁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6)垂直于所述第一焊接面(4)向外突出延伸,所述第二翻边(7)和所述第三翻边(8)垂直于所述第二焊接面(5)向外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小强丁金星李树林张伟张哲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