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缆索吊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051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缆索吊机,属于桥梁领域,其中两岸均设有两座主锚锭,每岸两座主锚锭对称布置在桥梁主桥中心线两侧,两岸塔架分别对应设置在相应岸的过渡墩墩顶上,两岸塔架均设有两组可横移的索鞍,两岸相对应的两索鞍之间设有一组主承重索,主承重索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岸相对应的主锚锭上;主承重索上设有起重小车,起重小车上设有牵引索、起重索,牵引索、起重索分别经过索鞍,连接至相对应岸的牵引卷扬机、起重卷扬机上;本方案中通过将塔架设于过渡墩的墩顶且通过设计特定的门式墩架,不仅不影响主桥钢桁梁的安装施工,而且还满足了墩顶引桥排架墩的施工,进而良好的将缆索吊机应用到了跨度能力大的变截面钢桁梁连续刚构桥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缆索吊机
本技术涉及桥梁建设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缆索吊机。
技术介绍
由于大跨径变截面钢桁梁连续刚构桥跨越能力大,上部结构重量轻,是跨越深沟峡谷及河流的合理桥梁结构形式。但是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这些桥梁往往难以采用大型吊车安装,且大型运输车辆更难以到达每个施工作业面。国内外连续刚构桥目前传统的施工工艺一般采用顶推(拖拉)法、桥面吊机悬臂拼装法;对于大跨径钢桁梁桥,若悬臂过大主梁不能满足受力要求,一般需跨间设置临时支墩或采用斜拉扣挂法进行悬臂拼装。面对目前的主桥为变截面钢桁梁连续刚构桥,且其两岸引桥较长,同时引桥位于曲线上,此种桥梁该使用何种工艺进行施工是目前国内外均没有解决的。变截面钢桁梁、引桥较长及其位于曲线上等因素,决定了主梁的安装不适宜采用顶推等传统施工方法,即使可以采用顶推法施工,山区桥梁也没有后部平衡段拼装场地,同时设置临时支墩也非常困难;若采用桥面吊机悬臂拼装施工,桥面吊机重量不仅会增大墩梁结合部受力,且构件从拼装场水平、垂直运输至施工作业面也非常困难。因而,采用何种装置进行施工此种桥梁的主桥部分是目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缆索吊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锚锭(01)、主承重索(02)、风缆、起重小车、索鞍以及左岸塔架(05)和右岸塔架(07);/n左右两岸均设有两座主锚锭(01),每岸两座主锚锭(01)对称布置在桥梁主桥中心线两侧,且分别对应左右幅桥布置;/n左岸塔架(05)、右岸塔架(07)分别对应设置在相应岸的过渡墩(010)的墩顶上,在左岸塔架(05)、右岸塔架(07)上均设有两组可横移的索鞍,且左岸塔架(05)、右岸塔架(07)的一侧均设有塔吊(09);/n两岸相对应的两索鞍之间设有一组主承重索(02),所述主承重索(02)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且固定在两岸相对应的主锚锭(01)上,且对应一组主承重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缆索吊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锚锭(01)、主承重索(02)、风缆、起重小车、索鞍以及左岸塔架(05)和右岸塔架(07);
左右两岸均设有两座主锚锭(01),每岸两座主锚锭(01)对称布置在桥梁主桥中心线两侧,且分别对应左右幅桥布置;
左岸塔架(05)、右岸塔架(07)分别对应设置在相应岸的过渡墩(010)的墩顶上,在左岸塔架(05)、右岸塔架(07)上均设有两组可横移的索鞍,且左岸塔架(05)、右岸塔架(07)的一侧均设有塔吊(09);
两岸相对应的两索鞍之间设有一组主承重索(02),所述主承重索(02)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且固定在两岸相对应的主锚锭(01)上,且对应一组主承重索(02)设有一组工作索;
主承重索(02)上设有起重小车,所述起重小车上设有牵引索(03)、起重索(04),牵引索(03)、起重索(04)分别经过索鞍上的牵引滑轮、起重滑轮,连接至相对应岸的牵引卷扬机、起重卷扬机上;
其中,所述左岸塔架(05)包括上塔架(51)和下塔架(53),所述上塔架(51)的两支部与下塔架(53)之间均设有一塔脚铰(52),所述下塔架(53)的两支部与过渡墩(010)之间均设有一门式墩架(54),所述门式墩架(54)与过渡墩(010)的墩顶固结,且所述左岸塔架(05)与右岸塔架(07)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缆索吊机,其特征在于:左岸主承重索(02)的后拉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20.4º,右岸主承重索(02)的后拉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13.64º;
该桥梁包括曲线段和直线段,其中,左岸引桥和主桥为直线段,右岸引桥为曲线段,且右岸的过渡墩(010)为曲线段与直线段的过渡点,该桥梁主桥的中心线方向即为缆索吊机的纵轴线方向,该缆索吊机纵轴线与右岸过渡墩(010)的横轴线的夹角为89.25°,且右岸塔架(07)中心偏离右岸过渡墩(010)竖向中心线向上游0.335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缆索吊机,其特征在于:在桥梁主桥下方设有起吊平台(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缆索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脚铰(52)包括三片相互平行布置的V型支架(523),其中,每片V型支架(523)的顶角处均铰接有底座(521),每片V型支架(523)的开口处均设有钢箱梁Ⅰ(524),每个钢箱梁Ⅰ(524)的两端均伸出于V型支架(523)形成伸出部,所述伸出部的下端面上设有竖直向下的连接侧耳(525),另外,相邻钢箱梁Ⅰ(524)的两端之间均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玉吉蔡俊华江超钟厚成庄燕珍廖小平张正宾王福桂陈理辉王赟秦小晶张滔张佑义吴杨郑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三明莆炎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