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缆索吊机用塔架
本技术涉及桥梁建设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缆索吊机用塔架。
技术介绍
由于大跨径变截面钢桁梁连续刚构桥跨越能力大,上部结构重量轻,是跨越深沟峡谷及河流的合理桥梁结构形式。但是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这些桥梁往往难以采用大型吊车安装,且大型运输车辆更难以到达每个施工作业面。国内外连续刚构桥目前传统的施工工艺一般采用顶推(拖拉)法、桥面吊机悬臂拼装法;对于大跨径钢桁梁桥,若悬臂过大主梁不能满足受力要求,一般需跨间设置临时支墩或采用斜拉扣挂法进行悬臂拼装。面对目前的主桥为变截面钢桁梁连续刚构桥,且其两岸引桥较长,同时引桥位于曲线上,此种桥梁该使用何种工艺进行施工是目前国内外均没有解决的。变截面钢桁梁、引桥较长及其位于曲线上等因素,决定了主梁的安装不适宜采用顶推等传统施工方法,即使可以采用顶推法施工,山区桥梁也没有后部平衡段拼装场地,同时设置临时支墩也非常困难;若采用桥面吊机悬臂拼装施工,桥面吊机重量不仅会增大墩梁结合部受力,且构件从拼装场水平、垂直运输至施工作业面也非常困难。因而,采用何种装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缆索吊机用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架包括上塔架(51)和下塔架(53),所述上塔架(51)的两支部与下塔架(53)之间均设有一塔脚铰(52),所述下塔架(53)的两支部与过渡墩(010)之间均设有一门式墩架(54),所述门式墩架(54)与过渡墩(010)的墩顶固结,且两门式墩架(54)分别固结在过渡墩(010)的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缆索吊机用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架包括上塔架(51)和下塔架(53),所述上塔架(51)的两支部与下塔架(53)之间均设有一塔脚铰(52),所述下塔架(53)的两支部与过渡墩(010)之间均设有一门式墩架(54),所述门式墩架(54)与过渡墩(010)的墩顶固结,且两门式墩架(54)分别固结在过渡墩(010)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缆索吊机用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脚铰(52)包括三片相互平行布置的V型支架(523),其中,每片V型支架(523)的顶角处均铰接有底座(521),每片V型支架(523)的开口处均设有钢箱梁Ⅰ(524),每个钢箱梁Ⅰ(524)的两端均伸出于V型支架(523)形成伸出部,所述伸出部的下端面上设有竖直向下的连接侧耳(525),另外,相邻钢箱梁Ⅰ(524)的两端之间均设有连杆(522),相邻V型支架(523)的相应支臂之间均设有加强连杆(526);
所述塔脚铰(52)的底座(521)固结在下塔架(53)的顶部,所述上塔架(51)的底部与钢箱梁Ⅰ(52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缆索吊机用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式墩架(54)包括四根竖直固结在过渡墩(010)墩顶的立柱Ⅱ(544),该四根立柱Ⅱ(544)的连线共同围成矩形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俊华,魏玉吉,林金舜,兰升元,江超,张滔,张佑义,秦小晶,史结琼,吴杨,郑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三明莆炎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