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设备、检测装置及防干扰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1003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缝纫设备、检测装置及防干扰结构,该防干扰结构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及风机,第一管道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及第三开口,第三开口设置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第一开口用于罩设传感器的检测端,第二管道包括第四开口及第五开口,第四开口与第三开口连通,风机的出风端与第五开口连通。该防干扰结构在使用时,由于第一开口罩设于传感器的检测端且风机的出风端与第五开口连通,因此,当风机运行时,风可以沿第四开口进入第一管道内,并沿第二开口吹出,此时,可以将位于第二开口附近的线毛吹走,进而,避免线毛遮挡传感器的检测端发出的检测光线,进而降低传感器失效的概率,使传感器能够持续检测底线的余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缝纫设备、检测装置及防干扰结构
本技术涉及缝纫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缝纫设备、检测装置及防干扰结构。
技术介绍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面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面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在缝纫过程中用户可随时观察面线线量的多少,故可及时更换面线。但是,由于缝纫机空间和机构原理的限制,底线一般较短,在缝纫过程中需要频繁地更换底线。因此,缝纫机在使用时,需要检测装置检测缝纫机底线的余量。然而,传统的检测装置在检测过程中,容易出现底线检测失效的问题,影响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传统的检测装置在检测过程中,容易出现底线检测失效的问题,影响用户使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缝纫设备、检测装置及防干扰结构,该缝纫设备、检测装置及防干扰结构在使用时,可以降低线毛遮挡传感器的检测端发出的检测光线的风险,使传感器能够持续检测底线的余量。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防干扰结构,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及风机,所述第一管道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及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之间,所述第一开口用于罩设传感器的检测端,所述第二管道包括第四开口及第五开口,所述第四开口与所述第三开口连通,所述风机的出风端与所述第五开口连通。上述防干扰结构在使用时,由于第一开口罩设于传感器的检测端且风机的出风端与第五开口连通,因此,当风机运行时,风可以沿第四开口进入第一管道内,并沿第二开口吹出,此时,可以将位于第二开口附近的线毛吹走,进而,避免线毛遮挡传感器的检测端发出的检测光线,进而降低传感器失效的概率,使传感器能够持续检测底线的余量。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防干扰结构还包括集风件,所述集风件设有集风通道,所述集风通道的进风口与所述风机的出风端连通,所述集风通道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五开口连通。如此,通过集风件将风机发出的风收集后,流通至第二管道,随后通过第二管道传输至第一管道内,进而实现对第二开口附近的线毛进行清除,避免线毛对传感器产生干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风通道的进风口围设的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集风通道的出风口围设的区域的面积。如此,由于集风通道的进风口相对集风通道的出风口尺寸较大,集风通道的进风口可以尽量将风机产生的风进行收集,以保证进入集风通道的风量,当风沿集风通道的出风口流通至第二管道时,出风速率较大,此时,沿第二管道的风输送至第一管道时的速率较大,进而提升清除线毛的力度,更加彻底的清除线毛,避免线毛对传感器产生干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防干扰结构还包括柔性管,所述柔性管用于连通所述集风通道的出风口及所述第五开口。如此,风机的出风端产生的风经过集风件的收集,随后通过集风通道的出风口将风输送至柔性管,通过柔性管将风输送至第二管道,随后通过第二管道传输至第一管道内,进而实现对第二开口附近的线毛进行清除,避免线毛对传感器产生干扰;进一步,柔性管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加长风机的出风端至第一管道之间的管道的长度,使风机的设置位置和风机类型可以多样化,根据实际需要改变风机的设置位置和风机类型;同时,由于柔性管自身的柔性特性,在安装时,可以随时改变柔性管的安装位置,进而便于防干扰结构的安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风件包括第一集风体和第二集风体,所述第一集风体设有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集风体设有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连通形成所述集风通道,所述第一风道的进风口与所述风机的出风端连通,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风道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风道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五开口连通,所述第二风道的横截面积沿所述第二风道的流通方向逐渐降低。如此,第二风道呈“锥形”结构,此时第二风道可以起到集风作用,当风沿第一风道进入第二风道时,第二风道内的风集中流向第二风道的出风口,此时沿第二风道的出风口排出的,风速率较大,进而,当第二风道的风进入第二管道并由第二管道输送至第一管道时的速率较大,进而提升清除线毛的力度,更加彻底的清除线毛,避免线毛对传感器产生干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道内设有导风部,所述导风部的横截面积沿所述第一风道的流通方向逐渐降低。如此,由于第一风道集风通道的进风口可以尽量将风机产生的风进行收集,以保证进入集风通道的风量;同时当第二风道内的风流向集中向第二风道的出风口,此时沿第二风道的出风口排出的,风速率较大,进而,当第二风道的风进入第二管道并由第二管道输送至第一管道时的速率较大,进而提升清除线毛的力度,更加彻底的清除线毛,避免线毛对传感器产生干扰。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防干扰结构,还包括传感器,所述第一开口罩设于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端。上述检测装置在使用时,由于第一开口罩设于传感器的检测端且风机的出风端与第五开口连通,因此,当风机运行时,风可以沿第四开口进入第一管道内,并沿第二开口吹出,此时,可以将位于第二开口附近的线毛吹走,进而,避免线毛遮挡传感器的检测端发出的检测光线,进而降低传感器失效的概率,使传感器能够持续检测底线的余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端为所述光电传感器的出光端。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缝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检测装置。上述缝纫设备在使用时,由于第一开口罩设于传感器的检测端且风机的出风端与第五开口连通,因此,当风机运行时,风可以沿第四开口进入第一管道内,并沿第二开口吹出,此时,可以将位于第二开口附近的线毛吹走,进而,避免线毛遮挡传感器的检测端发出的检测光线,进而降低传感器失效的概率,使传感器能够持续检测底线的余量。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缝纫设备还包括安装座及安装支架,所述传感器通过所述安装支架固设于所述安装座。如此,将传感器通过安装支架固设于安装座上,提升传感器检测的稳定性。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书用于解释说明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个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图1为一实施例中检测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中的防干扰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一实施例中的集风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检测装置;100、防干扰结构;110、第一管道;112、第二开口;120、第二管道;122、第五开口;130、风机;140、集风件;142、第一集风体;1422、第一风道的进风口;144、第二集风体;1442、第二风道的出风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干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及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之间,所述第一开口用于罩设传感器的检测端;/n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包括第四开口及第五开口,所述第四开口与所述第三开口连通;及/n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端与所述第五开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干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及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之间,所述第一开口用于罩设传感器的检测端;
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包括第四开口及第五开口,所述第四开口与所述第三开口连通;及
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端与所述第五开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干扰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风件,所述集风件设有集风通道,所述集风通道的进风口与所述风机的出风端连通,所述集风通道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五开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干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通道的进风口围设的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集风通道的出风口围设的区域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干扰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管,所述柔性管用于连通所述集风通道的出风口及所述第五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干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件包括第一集风体和第二集风体,所述第一集风体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君辉林晓晓洪志敏
申请(专利权)人: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