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调节电动平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653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调节电动平衡车,包括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的车架,设置在所述车架两侧的车轮,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内的主板上用于检测开机后未站人车架倾角的陀螺仪,以及设置在上壳体上且对脚部进行监测的监测机构;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分体式设计,使得结构相对复杂,造成生产时需要开设至少四个模具,造成加工效率低下,且调节方式多数采用陀螺仪来检测角度变化的方式实现状态调整,使得操作十分不便;采用一体设计的方式,能够简化结构,同时通过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到踩踏板的变化,来调整平衡车的运行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调节电动平衡车
本技术属于电动平衡车机械设计
,尤其是涉及一种红外调节电动平衡车。
技术介绍
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它与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车轮前后排列方式不同,而是采用两轮并排固定的方式。两轮电动平衡车采用两个轮子支撑,蓄电池供电,无刷电机驱动,加上单片机控制,姿态传感器采集角速度和角度信号,共同协调控制车体的平衡,仅仅依靠人体重心的改变便可以实现车辆的启动、加速、减速、停止等动作;目前的电动平衡车采用分体式设计,使得结构相对复杂,造成生产时需要开设至少四个模具,造成加工效率低下,且调节方式多数采用陀螺仪来检测角度变化的方式实现状态调整,使得操作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红外调节电动平衡车,采用一体设计的方式,能够简化结构,同时通过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到踩踏板的变化,来调整平衡车的运行状态。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外调节电动平衡车,包括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的车架,设置在所述车架两侧的车轮,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内的主板上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调节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的车架,设置在所述车架两侧的车轮,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内的主板上用于检测开机后未站人车架倾角的陀螺仪,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且对脚部进行监测的监测机构;/n所述监测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且位于脚部的两监测模块;/n所述监测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的凹槽,设置在所述凹槽上的踩踏板,设置在所述踩踏板与所述凹槽上边沿之间的弹性带,设置在所述踩踏板下表面上且位于前端的第一测距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踩踏板下表面且位于后端的第二测距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调节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的车架,设置在所述车架两侧的车轮,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内的主板上用于检测开机后未站人车架倾角的陀螺仪,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且对脚部进行监测的监测机构;
所述监测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且位于脚部的两监测模块;
所述监测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的凹槽,设置在所述凹槽上的踩踏板,设置在所述踩踏板与所述凹槽上边沿之间的弹性带,设置在所述踩踏板下表面上且位于前端的第一测距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踩踏板下表面且位于后端的第二测距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调节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底面设置反射面,所述第一测距模块包括设置在踩踏板下表面上且位于前端的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踩踏板下表面上且与所述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配合的第一红外线发射器;
所述第二测距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踩踏板下表面上且位于后端的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踩踏板下表面上且与所述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配合的第二红外线发射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调节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距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槽前端底面上的第一红外发射器,以及设置在所述踩踏板下表面上且位于前端并与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配合的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
所述第二测距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槽后端底面上的第二红外发射器,以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朋鹤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鹏之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