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摩托车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摩托车。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电动摩托车,为实现自动转向功能,加装有自动转向装置,但由于自动转向装置布置不合理,为了加装这些装置,需要对车辆原有结构和外观进行大幅改进,导致成本较高、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摩托车,该电动摩托车在实现自动转向功能的同时,对车辆原有结构和外观的改进需求较小,具有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动摩托车,所述电动摩托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前部车架、脚踏底座和后部车架,所述脚踏底座连接在所述前部车架和所述后部车架之间;车把前叉组件,所述车把前叉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前部车架;自动转向装置,所述自动转向装置安装于所述前部车架且与所述车把前叉组件相连;中控装置,所述中控装置安装于所述脚踏底座内,所述中控装置与所述自动转向装置电连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动摩托车在实现自动转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前部车架、脚踏底座和后部车架,所述脚踏底座连接在所述前部车架和所述后部车架之间;/n车把前叉组件,所述车把前叉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前部车架;/n自动转向装置,所述自动转向装置安装于所述前部车架且与所述车把前叉组件相连;/n中控装置,所述中控装置安装于所述脚踏底座内,所述中控装置与所述自动转向装置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前部车架、脚踏底座和后部车架,所述脚踏底座连接在所述前部车架和所述后部车架之间;
车把前叉组件,所述车把前叉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前部车架;
自动转向装置,所述自动转向装置安装于所述前部车架且与所述车把前叉组件相连;
中控装置,所述中控装置安装于所述脚踏底座内,所述中控装置与所述自动转向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坐垫,所述坐垫安装于所述后部车架,所述脚踏底座位于所述坐垫的前下方;
前车轮,所述前车轮安装于所述前部车架,所述前车轮位于所述脚踏底座的前方;
后车轮,所述后车轮安装于所述后部车架,所述后车轮位于所述坐垫的下方和所述脚踏底座的后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车架设有坐桶,所述坐桶邻近所述脚踏底座设置且位于所述坐垫下方,所述坐桶在所述后部车架上限定出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设置有动力电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转向装置包括:
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安装于所述前部车架,所述电机支架具有电机安装孔;
转向电机,所述转向电机安装于所述电机安装孔;
转向主动轮,所述转向主动轮与所述转向电机相连;
转向从动轮,所述转向从动轮与所述车把前叉组件相连,所述转向从动轮与所述转向主动轮传动配合;
调节隔套,所述调节隔套套设于所述转向电机且装配于所述电机安装孔,所述调节隔套的外周面和内周面偏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隔套的内周面与所述转向电机的外周面贴合,所述调节隔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永存,袁玉斌,张强,石林,
申请(专利权)人: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