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庆旺专利>正文

一种车辆动能转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651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动能转换结构,包括车架和前轮组成,车架的转向轴可转动的插装于立筒,前轮组成的前轮可转动的连接于前桥架,从动轴连接于前桥架的上方,转向轴能够带动从动轴转动,并且转向轴能够相对从动轴作靠近或远离运动,此结构能够有效的收集自行车行驶时的跳动机械能,并且通过第一动力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将该跳动机械能转换成前轮前进的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动能转换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动能转换结构。
技术介绍
自行车行驶于不平路面或颠簸路面时,自行车会上下跳动,此跳动的机械能是自行车的部分动能所转化而成,会导致自行车的动能减小,希望能够将此跳动的机械能重新收集并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加以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动能转换结构,设有能够相滑动的转向轴和从动轴配合结构,能够有效的收集自行车行驶时的跳动的机械能,解决了自行车行驶于不平路面,其产生的跳动机械能没有进行收集的问题。并且,通过第一动力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将该跳动的机械能转化成前轮的动力,解决了自行车行驶时产生的跳动的机械能没有转化利用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动能转换结构,包括车架和前轮组成;车架包括立筒与转向轴,转向轴可转动的插装于立筒;前轮组成包括前轮、前桥架和从动轴,前轮可转动的连接于前桥架,从动轴连接于前桥架的上方;转向轴能够带动从动轴转动,并且转向轴能够相对从动轴作靠近或远离运动。由此,自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动能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和前轮组成(2);/n所述车架(1)包括立筒(12)与转向轴(13),转向轴(13)可转动的插装于所述立筒(12);/n所述前轮组成(2)包括前轮(21)、前桥架(22)和从动轴(23),所述前轮(21)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前桥架(22),所述从动轴(23)连接于所述前桥架(22)的上方;/n所述转向轴(13)能够带动所述从动轴(23)转动,并且所述转向轴(13)能够相对所述从动轴(23)作靠近或远离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动能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和前轮组成(2);
所述车架(1)包括立筒(12)与转向轴(13),转向轴(13)可转动的插装于所述立筒(12);
所述前轮组成(2)包括前轮(21)、前桥架(22)和从动轴(23),所述前轮(21)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前桥架(22),所述从动轴(23)连接于所述前桥架(22)的上方;
所述转向轴(13)能够带动所述从动轴(23)转动,并且所述转向轴(13)能够相对所述从动轴(23)作靠近或远离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辆动能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轴(13)设有横截面为多边形的插槽(131),所述从动轴(23)设有与之相配合的横截面为多边形的联动部(231),所述联动部(231)可滑动的连接于所述插槽(1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辆动能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轴(13)靠近所述从动轴(23)运动时,第一动力机构(3)能够向所述前轮(21)输送前进的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车辆动能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轴(13)远离所述从动轴(23)运动时,第二动力机构(4)能够向所述前轮(21)输送前进的动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车辆动能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3)包括第一棘轮机构(31)、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33)、第一链条(34)和第一弹簧(35);
所述第一连杆(32)的一端与所述立筒(12)连接,所述第一连杆(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链条(34)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连杆(33)的一端与所述立筒(12)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弹簧(35)连接;
所述第一链条(34)的另一端经过所述第一棘轮机构(31)后与所述第一弹簧(35)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庆旺
申请(专利权)人:林庆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