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胎存放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644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备胎存放结构及车辆,该备胎存放结构包括一侧开口的呈箱体状的车身备胎存放部(1)、备胎定位结构以及备胎固定结构,所述备胎固定结构位于所述车身备胎存放部(1)的开口处,所述备胎固定结构包括被动夹紧带(3)、主动夹紧带(4)、底扣座(5)和夹紧扣(6),所述被动夹紧带(3)一端与所述底扣座(5)和所述夹紧扣(6)配合,所述主动夹紧带(4)一端与所述底扣座(5)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备胎存放结构可将备胎限制并固定在车身备胎存放部中,车身备胎存放部可放在前排座椅之下或者前排座椅后部、二排座椅之前,有效的利用车内空间,释放了传统方式中备胎盆在车体后部布置所占用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备胎存放结构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汽车轮胎存放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备胎存放结构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一般汽车都会有一个备用轮胎,其规格通常与原汽车轮胎规格相同。但是在有些汽车上为了提醒车主及时检查和更换故障轮胎会采用特殊颜色轮圈备胎、小备胎、折叠备胎、零压续行备胎等形式的备胎,根据车型的不同,备胎一般放在后备箱地板下方、挂在车尾下面、固定在后备箱门外。MPV(multi-PurposeVehicles,多用途汽车)车型设计过程中,追求车内空间最大化,满足乘客乘坐的舒适性要求。传统MPV车型的备胎布置在车辆后部的备胎盆里,在有限的车长范围里,侵占了较大的车内空间,是MPV车型设计难点之一。此外,备胎的质量通常较大,备胎在取放时需要操作者双手伸入备胎盆内,此时人位于车体后方,因此不易于施力,对于力量较小的操作者而言,从备胎盆中取出备胎并非易事,常常需要在取用的中途缓力,缓力时很容易划伤后备箱漆面,严重时甚至出现备胎滑落、砸伤操作者的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一方面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备胎存放结构,该备胎存放结构能够节约车辆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备胎存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侧开口的呈箱体状的车身备胎存放部(1)、备胎定位结构以及备胎固定结构,所述备胎定位结构位于所述车身备胎存放部(1)中,所述备胎固定结构位于所述车身备胎存放部(1)的开口处,所述备胎固定结构包括被动夹紧带(3)、主动夹紧带(4)、底扣座(5)和夹紧扣(6),所述被动夹紧带(3)一端固定在所述车身备胎存放部(1)上、另一端与所述底扣座(5)和所述夹紧扣(6)配合,所述主动夹紧带(4)一端固定在所述车身备胎存放部(1)上、另一端与所述底扣座(5)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备胎存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侧开口的呈箱体状的车身备胎存放部(1)、备胎定位结构以及备胎固定结构,所述备胎定位结构位于所述车身备胎存放部(1)中,所述备胎固定结构位于所述车身备胎存放部(1)的开口处,所述备胎固定结构包括被动夹紧带(3)、主动夹紧带(4)、底扣座(5)和夹紧扣(6),所述被动夹紧带(3)一端固定在所述车身备胎存放部(1)上、另一端与所述底扣座(5)和所述夹紧扣(6)配合,所述主动夹紧带(4)一端固定在所述车身备胎存放部(1)上、另一端与所述底扣座(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胎存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胎定位结构为形成在所述车身备胎存放部(1)内部底面上的凸起座(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备胎存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座(11)呈上小下大的圆台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胎存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夹紧带(3)上设有被动夹紧带固定孔(31),并通过螺栓(9)穿过所述被动夹紧带固定孔(31)固定在车身备胎存放部(1)上;
所述主动夹紧带(4)一端设有主动夹紧带第一固定孔(41)、另一端设有主动夹紧带第二固定孔(42),并通过螺栓(9)穿过所述主动夹紧带第一固定孔(41)将所述主动夹紧带(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车身备胎存放部(1)上;
所述底扣座(5)的侧壁设有销轴孔(51)、底部设有底扣座固定孔(52),所述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