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375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8:04
本文所示的车辆(2)是并排式动力户外车辆(2),该车辆具有凹入后车身部分(672)中的、在上表面下方的多用途床形部(670),该多用途床形部(670)相对于该后车身部分(672)形成台阶部分(730),该多用途床形部的最大侧向宽度大于车轮(4,6)中的至少一个车轮的直径,并且最小宽度小于车轮(4,6)中的至少一个车轮的直径,由此备用车轮能够储存在该多用途床形部(670)的台阶部分(730)上。如本文所示,该多用途床形部被限定为可移除盆状件(670),该可移除盆状件能够从该后车身部分(672)移除。该多用途床形部(670)在其底板中限定有向后成角度的槽,其中,该多用途床形部(670)具有排水口,这些排水口远离车辆(2)的任何热源排水。车辆(2)的座椅(24,26)允许纵向移动并能够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月10日提交的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615,684号的优先权,其主题通过援引并入本文。本专利技术涉及并排式车辆和全地形车辆。通常,全地形车辆(“ATV”)和多用途车辆(“UV”)用于在各种各样的地形上载送一个或两个乘客和少量货物。由于对ATV的娱乐兴趣日益增加,专用ATV(比如用于越野赛、赛车和货物运输的那些)已进入市场。大多数ATV包括用于供最多两个乘客并排就坐或让乘客位于ATV驾驶员后方的座位。驾驶员和乘客在侧向间隔开的座位上彼此并排就坐的并排式ATV,由于能够允许乘客共享驾驶员的视点而变得很流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车辆包括:框架;前车轮和后车轮;动力传动系,该动力传动系传动地联接至这些前车轮和这些后车轮;座位区域,该座位区域包括并排座椅;驾驶室框架,该驾驶室框架被定位在该座位区域上;后车身部分,该后车身部分具有上表面,并且包括凹入该后车身部分中的、在该上表面下方的多用途床形部,该多用途床形部相对于该后车身部分形成有台阶部分,该多用途床形部的最大侧向宽度大于这些车轮中的至少一个车轮的直径,并且最小宽度小于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包括:框架;前车轮和后车轮;动力传动系,该动力传动系传动地联接至这些前车轮和这些后车轮;座位区域,该座位区域包括并排座椅;驾驶室框架,该驾驶室框架被定位在该座位区域上;后车身部分,该后车身部分具有上表面,并且包括凹入该后车身部分中的、在该上表面下方的多用途床形部,其特征在于,该多用途床形部相对于该后车身部分形成有台阶部分,该多用途床形部的最大侧向宽度大于这些车轮中的至少一个车轮的直径,并且最小宽度小于这些车轮中的至少一个车轮的直径,由此备用车轮能够储存在该多用途床形部的台阶部分上。/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10 US 62/615,6841.一种车辆,包括:框架;前车轮和后车轮;动力传动系,该动力传动系传动地联接至这些前车轮和这些后车轮;座位区域,该座位区域包括并排座椅;驾驶室框架,该驾驶室框架被定位在该座位区域上;后车身部分,该后车身部分具有上表面,并且包括凹入该后车身部分中的、在该上表面下方的多用途床形部,其特征在于,该多用途床形部相对于该后车身部分形成有台阶部分,该多用途床形部的最大侧向宽度大于这些车轮中的至少一个车轮的直径,并且最小宽度小于这些车轮中的至少一个车轮的直径,由此备用车轮能够储存在该多用途床形部的台阶部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该驾驶室框架包括在该座位区域前方的位置处联接至该框架的前框架管、以及在该座位区域后方的位置处联接至该框架的后框架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延伸穿过这些后管的线横过该台阶部分。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该多用途床形部的顶壁沿着基本上水平的平面延伸,并且该后车身部分的内侧壁沿着基本上竖直的平面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该多用途床形部被限定为可移除盆状件,该可移除盆状件能够从该后车身部分移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该后车身部分包括该盆状件穿过其定位的开口、以及与该开口基本上外切的内壁,由此该可移除盆状件的顶壁至少部分地由该内壁支撑。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该多用途床形部具有排水口。


8.一种车辆,包括:框架;前车轮和后车轮;动力传动系,该动力传动系传动地联接至这些前车轮和这些后车轮;座位区域,该座位区域包括并排座椅;驾驶室框架,该驾驶室框架被定位在该座位区域上;后车身部分,该后车身部分具有上表面,并且包括凹入该后车身部分中的、在该上表面下方的多用途床形部,其特征在于,该多用途床形部被限定为可移除盆状件,该可移除盆状件能够从该后车身部分移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该多用途床形部的顶壁沿着基本上水平的平面延伸,并且该后车身部分的内侧壁沿着基本上竖直的平面延伸。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该后车身部分包括该盆状件穿过其定位的开口、以及与该开口基本上外切的内壁,由此该可移除盆状件的顶壁由该内壁支撑。


11.如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该多用途床形部具有排水口。


12.如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该多用途床形部相对于该后车身部分形成台阶部分,该多用途床形部的最大侧向宽度大于这些车轮中的至少一个车轮的直径,并且最小宽度小于这些车轮中的至少一个车轮的直径,由此备用车轮能够储存在该多用途床形部的台阶部分上。


13.如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该驾驶室框架包括在该座位区域前方的位置处联接至该框架的前框架管、以及在该座位区域后方的位置处联接至该框架的后框架管。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延伸穿过这些后管的线横过该台阶部分。


15.一种车辆,包括:框架;前车轮和后车轮;动力传动系,该动力传动系传动地联接至这些前车轮和这些后车轮;座位区域,该座位区域包括并排座椅;以及后车身部分,该后车身部分具有上表面,并且包括凹入该后车身部分中的、在该上表面下方的多用途床形部,其特征在于,该多用途床形部在其底板中限定有向后成角度的槽,其中,该多用途床形部具有排水口,其中,该槽通入这些排水口中。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这些槽是V形的,由此这些向后延伸的部分延伸到该多用途床形部的外周边缘。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该多用途床形部的外周边缘包括向后延伸的通道,这些通道通到该多用途床形部的后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这些排水口与这些通道流体地连通。


19.如权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该多用途床形部被限定为可移除盆状件,该可移除盆状件能够从该后车身部分移除。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该多用途床形部的顶壁沿着基本上水平的平面延伸,并且该后车身部分的内侧壁沿着基本上竖直的平面延伸。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该后车身部分包括该盆状件穿过其定位的开口、以及与该开口基本上外切的内壁,由此该可移除盆状件的顶壁由该内壁支撑。


22.一种车辆,包括:框架;前车轮和后车轮;动力传动系,该动力传动系传动地联接至这些前车轮和这些后车轮;座位区域,该座位区域包括并排座椅;散热器,该散热器定位在该座位区域的前方用于冷却该动力传动系的部件;以及前灯,该前灯定位在该散热器的前方,其特征在于,该前灯在其后侧具有缺口区域,该散热器定位在该缺口区域内,使得该前灯的至少一部分定位在该散热器的最前部位置的后方。


23.一种车辆,包括:车辆框架;前车轮和后车轮;动力传动系,该动力传动系传动地联接至这些前车轮和这些后车轮;座位区域,该座位区域包括至少一个座椅;座椅框架,该座椅框架允许该座椅相对于该车辆框架纵向移动,其特征在于,该座椅框架包括联接至该框架的纵向延伸的管、以及联接至这些管的侧边缘的随动件,以相对于该车辆框架引导该座椅。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该座椅框架包括支撑这些随动件的承载组件。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这些随动件是滚轮。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这些管是圆柱形的,并且这些滚轮的轮廓被确定为与该圆柱形管的轮廓接触。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这些滚轮放置在这些管的内侧和外侧。


28.如权利要求24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该座椅框架进一步包括联接至该承载组件的座椅副框架,该座椅副框架能够相对于该座椅框架选择性地倾斜。


29.如权利要求24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进一步为,联接至该承载组件的肩部穿戴具组件,其中,该肩部穿戴具的至少一部分随该承载组件一起移动。


30.如权利要求23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座椅闩锁至该座椅框架。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设置有释放机构,该释放机构具有致动器,该致动器在被致动时将该座椅从该座椅框架上解锁以将该座椅从该座椅框架提出。


32.一种车辆,包括:车辆框架;前车轮和后车轮;动力传动系,该动力传动系传动地联接至这些前车轮和这些后车轮;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姆斯·J·恩德里齐T·M·海皮斯加思·H·巴尔西安托尼·J·金斯曼杰罗姆·J·鲁巴特B·A·安德森N·S·莱文阿伦·D·德卡德肖恩·D·彼得松安托尼·J·里普利托马斯·C·哈内格拉夫A·S·彼得森T·J·萨里B·E·赫拉拉J·R·杰恩J·A·英厄姆D·弗雷德里克森R·A·索伦W·M·菲肯舍尔丹尼斯·J·卢茨
申请(专利权)人:北极星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