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关节驱动结构
本技术属于机器人
,具体是一种基于机器人的关节驱动结构。
技术介绍
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等基本特征,可以辅助甚至替代人类完成危险、繁重、复杂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服务人类生活,扩大或延伸人的活动及能力范围。随着科技发展,机器人需要满足的生产动作复杂化,此时机器人具有多个关节协同作业,进而完成复杂的工作动作,但是对于小型机器人来说,通过电机作为驱动件完成复杂动作时,由于电机的尺寸规格较小,提供的动力不足,同时多个电机完成多角度工作时,多个电机安装在一个小型区域,此时维护的时候,更加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人的关节驱动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机器人的关节驱动结构,包括主机械臂和副机械臂,所述主机械臂与所述副机械臂之间通过自转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自转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主机械臂内部的自转电机和转动连接在所述主机械臂一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机器人的关节驱动结构,包括主机械臂(1)和副机械臂(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械臂(1)与所述副机械臂(2)之间通过自转机构(3)传动连接,所述自转机构(3)包括安装在所述主机械臂(1)内部的自转电机(31)和转动连接在所述主机械臂(1)一端的铰接座(32),所述自转电机(3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自转电机(31)输出端与所述铰接座(32)固定连接,所述副机械臂(2)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铰接座(32)铰接的转动块(21);/n所述主机械臂(1)外壁固定连接有角度调节箱(4),所述角度调节箱(4)内部安装有调节转动电机(41),所述调节转动电机(41)与外部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器人的关节驱动结构,包括主机械臂(1)和副机械臂(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械臂(1)与所述副机械臂(2)之间通过自转机构(3)传动连接,所述自转机构(3)包括安装在所述主机械臂(1)内部的自转电机(31)和转动连接在所述主机械臂(1)一端的铰接座(32),所述自转电机(3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自转电机(31)输出端与所述铰接座(32)固定连接,所述副机械臂(2)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铰接座(32)铰接的转动块(21);
所述主机械臂(1)外壁固定连接有角度调节箱(4),所述角度调节箱(4)内部安装有调节转动电机(41),所述调节转动电机(4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角度调节箱(4)上端面转动连接有转动套(42),所述副机械臂(2)外壁转动连接有调节套(43),所述转动套(42)与所述调节套(43)之间通过两个固定杆(5)传动连接;
所述固定杆(5)通过固定部(51)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套(42)的外壁两侧,所述固定杆(5)远离所述转动套(42)一端通过第一铰接部(52)铰接有角度调节杆(53),所述角度调节杆(53)通过第二铰接部(54)铰接在所述调节套(43)的两侧,所述固定杆(5)与所述角度调节杆(53)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露,刘文华,罗庆云,任长安,张三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