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刀头可自动找正且其直径可调节的加工细长孔用珩磨杆
本技术涉及珩磨机床及其附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刀头能够自动找正且其直径可调节的加工细长孔用珩磨杆。
技术介绍
珩磨是用镶嵌在珩磨头上的珩磨块对精加工表面进行的精整加工,珩磨与孔表面的接触面积较大,加工效率较高,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加工平面。目前,在气缸及活塞筒等镗孔珩磨加工领域,现有的珩磨杆在加工时需要对刀头进线精准定位,繁琐耗时,且定位后的刀头可能因为机械振动等不可避免的原因而发生偏离;且针对细长孔的珩磨加工,在对于径向长度相差较大的工件进线加工时,通常需要更换刀直径不同的珩磨杆,繁琐复杂,大大降低了加工效率。此外,珩磨杆的珩磨部位为金刚石珩磨块,若发生磨损则将导致珩磨直径不足,会大大影响加工效率和精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使刀头自动找正且刀头直径可调节的加工细长孔的珩磨杆。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刀头可自动找正且其直径可调节的加工细长孔用珩磨杆,包括刀杆,还包括:万向调节机构,其包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刀头可自动找正且其直径可调节的加工细长孔用珩磨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杆(1),还包括:/n万向调节机构,其包括设置于所述刀杆(1)顶端的调节球(21)、环套于所述调节球(21)外周的球套(22);所述调节球(21)上沿其垂直所述刀杆(1)轴线的直径方向贯穿有万向销,所述万向销的两端贯穿所述球套(22);/n直径调节机构,其包括与所述万向调节机构连接的刀片座的后座(31)、沿轴向活动设置于所述后座(31)内的调节杆(32),以及套接于所述后座(31)外且与所述调节杆(32)螺纹配合的调节套(33);所述刀片座还包括与所述后座(31)连接的前座(30);/n刀头,其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刀头可自动找正且其直径可调节的加工细长孔用珩磨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杆(1),还包括:
万向调节机构,其包括设置于所述刀杆(1)顶端的调节球(21)、环套于所述调节球(21)外周的球套(22);所述调节球(21)上沿其垂直所述刀杆(1)轴线的直径方向贯穿有万向销,所述万向销的两端贯穿所述球套(22);
直径调节机构,其包括与所述万向调节机构连接的刀片座的后座(31)、沿轴向活动设置于所述后座(31)内的调节杆(32),以及套接于所述后座(31)外且与所述调节杆(32)螺纹配合的调节套(33);所述刀片座还包括与所述后座(31)连接的前座(30);
刀头,其包括所述前座(30)、沿所述前座(30)周向均匀装夹的刀片(41)以及紧固于所述刀片(41)外周的固定圈;所述刀片(41)可沿所述前座(30)的径向移动;
所述调节杆(32)包括设置于其前端的锥部,所述锥部活动设置于所述前座(30)内部并与所述刀片(41)相抵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头可自动找正且其直径可调节的加工细长孔用珩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32)还包括杆部(51)、垂直所述杆部(51)轴线设置的凸块(52),所述凸块(52)设置于所述杆部(51)的尾端,所述凸块(52)远离所述杆部(51)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调节套(33)配合的螺纹;所述刀片座的内部中空,所述后座(31)的后端上开设有供所述凸块(52)移动的条形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刀头可自动找正且其直径可调节的加工细长孔用珩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部安装于所述杆部(51)的顶端且活动设置于所述前座(30)内部,所述锥部包括分别与所述刀片(41)配合的第一锥部(61)及第二锥部(62),所述第一锥部(61)同轴设置于所述杆部(51)顶端,所述第二锥部(62)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一锥部(61)的顶端;所述第一锥部(61)及所述第二锥部(62)均包括与所述刀片(41)内侧面相抵贴配合的圆锥体及圆柱体,所述第二锥部(62)的底端与所述第一锥部(61)顶端之间设置有直径等于所述第一锥部(61)顶端的柱体(63);所述圆锥体的直径沿远离所述凸块(52)方向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刀头可自动找正且其直径可调节的加工细长孔用珩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部(61)的圆柱体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锥部(62)的圆柱体的长度,且所述第一锥部(61)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调节套(33)的螺纹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刀头可自动找正且其直径可调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凡之,朱杰,易开格,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江麓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