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封尾夹焊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266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封尾夹焊接机构,包括:底板、设于底板上的封头模块、驱动封头模块移动的液压缸、设于封头模块上方的两辅助夹板、驱动辅助张开的驱动装置、设于辅助夹板上方的铲刀、与铲刀连接驱动铲刀移动的第一气缸以及取废料装置。将产品放置在两辅助夹板中间,两辅助夹板以及封头模块将产品夹持固定,封头模块将产品进行压合封口,随后第一气缸推动铲刀铲除多余的尾料,尾料被取废料装置取出丢弃,然后辅助夹板张开,露出产品铲除后的安全范围,方便产品焊接时不损伤辅助夹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产品封口后焊接对产品及夹具损坏的问题,结构设计简单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封尾夹焊接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智能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封尾夹焊接机构。
技术介绍
散热片是一种给电器中的易发热电子元件散热的装置,多由黄铜、青铜或铝合金做成板状、片状等,如手机中的处理器就需要用到散热片,将处理器发出的热量传导到散热片上,扩大散热的面积,再经散热片散发到周围的空气中去。散热片中需要注入微量液体,由于注入的液体量非常少,因此散热片上的开口很小,若要将液体注入散热片中需要借助铜管,将铜管焊接在散热片上,通过铜管将液体注入散热片中。注液工作完成后,需要将铜管切除,然后通过焊接将切口封起来。目前通常是先采用封头模块将产品封尾夹,也就是将产品压合封口,再通过夹具将产品夹持,然后用铲刀将上面多余的铜管尾料切除,再将切口焊接,由于切口离夹具很近,在焊接时容易将产品和夹具焊接在一起,会对产品及夹具造成损坏。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封尾夹焊接机构,避免焊接时对产品和夹具造成损坏。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智能封尾夹焊接机构,包括:底板、设于所述底板上的封头模块、驱动所述封头模块移动的液压缸、设于所述封头模块上方的两辅助夹板、驱动所述辅助夹板张开的驱动装置、设于所述辅助夹板上方的铲刀、以及与所述铲刀连接驱动所述铲刀移动的第一气缸,所述封头模块包括可滑动设于所述底板上的滑板,所述第一气缸设于所述滑板上。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底板上的直线导轨、设于所述直线导轨上的若干滑块、设于所述滑块上的气缸固定板、设于所述气缸固定板上的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轴连接的连接块、设于所述连接块下方并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的拉板、设于所述滑板上的第一弹簧固定块、设于所述滑板上的第一夹板安装板、设于所述第一夹板安装板上的立柱、设于所述滑块上并与所述气缸固定板连接的滑条、与所述滑条连接的第二夹板安装板、以及设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二弹簧固定块,两辅助夹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夹板安装板与第二夹板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弹簧固定块与第一夹板安装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夹板安装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拉板靠近所述第一夹板安装板上的一端对应所述立柱设有卡勾。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底板上的取废料装置,所述取废料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底板上的立块、设于所述立块上的旋转气缸、以及设于所述旋转气缸上的夹爪气缸。进一步地,所述气缸固定板上设有两个第二气缸。采用上述方案,将产品放置在两辅助夹板中间,两辅助夹板以及封头模块将产品夹持固定,封头模块将产品进行压合封口,随后第一气缸推动铲刀铲除多余的尾料,尾料被取废料装置取出丢弃,然后辅助夹板张开,露出产品铲除后的安全范围,方便产品焊接时不损伤辅助夹板。本技术解决了产品封口后焊接对产品及夹具损坏的问题,结构设计简单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与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封尾夹焊接机构,包括:底板1、设于所述底板1上的封头模块2、驱动所述封头模块2移动的液压缸3、设于所述封头模块2上方的两辅助夹板4、驱动所述辅助夹板4张开的驱动装置5、设于所述辅助夹板4上方的铲刀6、以及与所述铲刀6连接驱动所述铲刀6移动的第一气缸7。产品压合封口时,封头模块2将产品夹在中间。所述封头模块2包括可滑动设于所述底板1上的滑板21,所述第一气缸7设于所述滑板21上。本智能封尾夹焊接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底板1上的取废料装置8,所述取废料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底板1上的立块81、设于所述立块81上的旋转气缸82、以及设于所述旋转气缸82上的夹爪气缸83。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设于所述底板1上的直线导轨51、设于所述直线导轨51上的若干滑块52、设于所述滑块52上的气缸固定板53、设于所述气缸固定板53上的第二气缸54、与所述第二气缸54的伸缩轴连接的连接块55、设于所述连接块55下方并与所述连接块55固定连接的拉板100、设于所述滑板21上的第一弹簧固定块56、设于所述滑板21上的第一夹板安装板57、设于所述第一夹板安装板57上的立柱200、设于所述滑块52上并与所述气缸固定板53连接的滑条58、与所述滑条58连接的第二夹板安装板59、以及设于所述底板1上的第二弹簧固定块50。两辅助夹板4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夹板安装板57与第二夹板安装板59上,所述第一弹簧固定块56与第一夹板安装板57之间设有弹簧9,所述第二弹簧固定块50与所述第二夹板安装板59之间设有弹簧9。所述拉板100靠近所述第一夹板安装板57上的一端对应所述立柱200设有卡勾101。所述拉板100、第一夹板安装板57、第二夹板安装板59分别与直线导轨51上的一滑块52连接。所述气缸固定板53上设有两个第二气缸5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将产品放置在两辅助夹板4中间,液压缸2驱动滑板21前移,从而带动滑板21上的第一夹板安装板57、第一气缸7、铲刀6、辅助夹板4以及第一弹簧固定块56向前移动,在弹簧9的作用下,封头模块2以及两辅助夹板4将产品夹合,封头模块2对产品进行压合封口。随后第一气缸7推动铲刀6将产品上多余的尾料切除,此时产品的切口与辅助夹板4的顶面平齐。然后夹爪气缸83驱动将尾料夹取,在旋转气缸82的作用下将尾料旋转丢弃。然后驱动装置5驱动辅助夹板4张开,下方的封头模块2继续将产品夹持,因此产品不会掉落,由于产品的切口位置与封头模块2夹持的位置有一段距离,因此对切口焊接时有段安全范围,不会对封头模块2造成损伤。驱动装置驱动辅助夹板4张开的原理如下:第二气缸54的伸缩轴向后缩回,拉动连接块55回退,从而带动拉板100往回退,拉板100回退一定距离后,拉板100的卡勾101会卡住立柱200,从而将第一夹板安装板57往回拉,带动第一夹板安装板57上的辅助夹板4回退。同时由于第二气缸54的伸缩轴向后缩回,而第二气缸54的本体是活动的,因此在反作用力的推动下,第二气缸54的本体向前移动,带动气缸固定板53以及滑条58向前移动,固定于滑条58上的第二夹板安装板59也向前移动,带动第二夹板安装板59上的辅助夹板4前移。第一夹板安装板57上的辅助夹板4回退,第二夹板安装板59上的辅助夹板4前移,从而实现辅助夹板4的对称张开。综上所述,将产品放置在两辅助夹板中间,两辅助夹板以及封头模块将产品夹持固定,封头模块将产品进行压合封口,随后第一气缸推动铲刀铲除多余的尾料,尾料被取废料装置取出丢弃,然后辅助夹板张开,露出产品铲除后的安全范围,方便产品焊接时不损伤辅助夹板。本技术解决了产品封口后焊接对产品及夹具损坏的问题,结构设计简单实用。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封尾夹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设于所述底板上的封头模块、驱动所述封头模块移动的液压缸、设于所述封头模块上方的两辅助夹板、驱动所述辅助夹板张开的驱动装置、设于所述辅助夹板上方的铲刀、以及与所述铲刀连接驱动所述铲刀移动的第一气缸,所述封头模块包括可滑动设于所述底板上的滑板,所述第一气缸设于所述滑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封尾夹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设于所述底板上的封头模块、驱动所述封头模块移动的液压缸、设于所述封头模块上方的两辅助夹板、驱动所述辅助夹板张开的驱动装置、设于所述辅助夹板上方的铲刀、以及与所述铲刀连接驱动所述铲刀移动的第一气缸,所述封头模块包括可滑动设于所述底板上的滑板,所述第一气缸设于所述滑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封尾夹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底板上的直线导轨、设于所述直线导轨上的若干滑块、设于所述滑块上的气缸固定板、设于所述气缸固定板上的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轴连接的连接块、设于所述连接块下方并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的拉板、设于所述滑板上的第一弹簧固定块、设于所述滑板上的第一夹板安装板、设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俊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京宏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