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焊接用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024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焊接机器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器人焊接用安全防护装置,所述焊接机器人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焊枪的焊枪连接轴,所述工作台外围罩有球形壳体,且球形壳体包括上半球壳和下半球壳,所述工作台下表面的居中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外围固定连接有半球槽,所述下半球壳转动套接于所述半球槽的内腔,所述下半球壳的底端设置有开口,且支撑柱从开口内贯穿,所述上半球壳的底端与所述下半球壳的顶端可拆卸对接,所述焊枪连接轴的外围固定套接有外套筒,所述上半球壳的顶端开设的圆孔内转动套接有转动套,所述外套筒沿轴向滑动卡接于所述转动套的内腔;解决了焊接机器人工作时产生的飞溅火花易造成设备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焊接用安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焊接机器人装置
,具体为一种机器人焊接用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焊接机器人是从事焊接(包括切割与喷涂)的工业机器人。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工业机器人属于标准焊接机器人的定义,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多用途的、可重复编程的自动控制操作机,具有三个或更多可编程的轴,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为了适应不同的用途,机器人通过最后一个轴的机械接口装接焊钳或焊(割)枪,使之能进行焊接,切割或热喷涂。焊接机器人在进行焊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飞溅的火花,这些火花易造成焊接机器人表面的损伤,特别是对一些耐高温能力弱的部位,诸如胶管管路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焊接用安全防护装置,用于解决焊接机器人工作时产生的飞溅火花易造成设备损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焊接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焊接机器人和工作台,所述焊接机器人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焊枪的焊枪连接轴,还包括罩在所述工作台外围的球形壳体,且球形壳体包括上半球壳和下半球壳,所述工作台下表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焊接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焊接机器人(1)和工作台(2),所述焊接机器人(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焊枪的焊枪连接轴(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罩在所述工作台(2)外围的球形壳体,且球形壳体包括上半球壳(5)和下半球壳(4),所述工作台(2)下表面的居中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1),所述支撑柱(21)外围固定连接有半球槽(3),所述下半球壳(4)转动套接于所述半球槽(3)的内腔,所述下半球壳(4)的底端设置有开口,且支撑柱(21)从开口内贯穿,所述上半球壳(5)的底端与所述下半球壳(4)的顶端可拆卸对接,所述焊枪连接轴(11)的外围固定套接有外套筒(12),所述上半球壳(5)的顶端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焊接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焊接机器人(1)和工作台(2),所述焊接机器人(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焊枪的焊枪连接轴(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罩在所述工作台(2)外围的球形壳体,且球形壳体包括上半球壳(5)和下半球壳(4),所述工作台(2)下表面的居中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1),所述支撑柱(21)外围固定连接有半球槽(3),所述下半球壳(4)转动套接于所述半球槽(3)的内腔,所述下半球壳(4)的底端设置有开口,且支撑柱(21)从开口内贯穿,所述上半球壳(5)的底端与所述下半球壳(4)的顶端可拆卸对接,所述焊枪连接轴(11)的外围固定套接有外套筒(12),所述上半球壳(5)的顶端开设的圆孔内转动套接有转动套(51),所述外套筒(12)沿轴向滑动卡接于所述转动套(51)的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焊接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球壳(5)内壁的靠近底端位置固定连接有上耳座(52),所述上耳座(52)转动连接有连接板(53),所述连接板(53)的正面居中位置沿轴向开设有条形槽(531),所述下半球壳(4)对应所述上耳座(52)的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有下耳座(41),所述下耳座(41)延伸端的相对面之间垂直连接有柱体(42),所述柱体(42)滑动卡接于所述条形槽(531)内,所述上半球壳(5)内壁与所述上耳座(52)呈轴对称关系的位置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泽宇管梅付冬冬周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皖一焊接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