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润湿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0187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源矩阵型电润湿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包括开口装置和像素电极;相对基板,具有公共电极;和填充在相应于像素电极的空间中的导电着色液体,其根据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电势差来控制光的透射率。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源矩阵型阵列基板被用于下基板,从而可以减小制造电润湿显示面板的成本和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润湿(electro-wetting)显示面板,且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有源矩阵型。
技术介绍
一般地,电润湿是一种用于反射型显示器的技术,其通过对含水液体施加电压来改变该含水液体的表面张力。例如,当将电压施加到包括防水绝缘体、电极、含水液体和非含水液体的一个像素界定空间时,非含水液体的表面张力改变,从而非含水液体移动。当将正电压施加到包括含水液体和非水着色液体的液体且将负电压施加到绝缘体时,非水着色液体移动到一侧来改变反射的光,由此调整颜色。由Philips Research Laboratories的Dr.Robert A.Hayes制作的电润湿显示装置在2003年的9月25日的Nature Vol.25pp.383-385中得到描述,其包括白基板、透明电极、憎水绝缘体、着色油、水和能够将电压施加到水的金属电极。在以上的电润湿显示装置中,几个元件在无源矩阵模式操作。电润湿显示装置具有不大于约10ms的快速反应时间、约40%的高反射率、约15的对比度(C/R)、低功耗和不大于约160dpi(每英寸的点数)的高清晰度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有一种电润湿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相对基板和导电的着色液体。阵列基板具有开关装置和电连接到开关装置的像素电极。相对基板面对阵列基板。导电着色液体填充在相应于像素电极的区域中。导电着色液体根据施加到像素电极的电信号变形来控制光透射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有一种电润湿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像素电极、分隔壁、憎水绝缘层、导电着色液体、第二基板和开关装置。第一基板包括像素区。像素电极形成于像素区上。分隔壁形成预定的高度来围绕像素电极的边缘。憎水绝缘层形成于由分隔壁围绕的像素电极上。导电着色液体填充在由分隔壁界定的区域中。第二基板提供与第一基板组合来包封由分隔壁限定的导电着色液体。开关装置形成于第一基板上,将电信号提供给像素电极以导致导电着色液体的扩展或收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专利技术,提供有一种制造电润湿显示面板的方法。在制造电润湿显示面板的方法中,界定单位像素区的分隔壁形成于第一基板上,其中形成了开关装置和连接到开关装置的像素电极。在单一像素区中形成了憎水绝缘层。由分隔壁界定的空间用非水着色液体和水着色液体填充。然后由分隔壁界定的空间用第二基板包封。根据本专利技术,有源矩阵型阵列基板被用于下基板,从而可以减小制造电润湿显示面板的成本和时间。附图说明参考附图,通过详细描述示范性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以上和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见,在附图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的电润湿显示面板的方框图;图2是示出图1的电润湿显示面板的单位像素的平面图;图3是沿图2中的线I-I’所取的剖面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的电润湿显示面板的单位像素的剖面图;图5A和5B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的电润湿显示面板的操作的剖面图;图6是示出根据施加到单位像素的数据电压的光反射率的剖面图;图7A到7F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电润湿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图8A到8F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电润湿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以及图9A到9G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电润湿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将参考其中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附图在其后更加全面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为了清晰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到”或“耦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或耦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的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其他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耦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则没有中间元件或层存在。通篇相似的附图标记指示相似的元件。这里所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列举项目的一个或更多的任何和所有组合。在这里为了描述的方便,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诸如“下面”、“下方”、“下”、“上方”、“上”等,来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和其他(诸)元件或(诸)特征如图中所示的关系。可以理解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在图中所绘的方向之外的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向。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被翻转,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的“下方”或“下面”的元件则应取向在所述其他元件或特征的“上方”。因此,示范性术语“下方”可以包含下方和上方两个方向。装置也可以有其它取向(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且相应地解释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参考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该示范性实施例的电润湿显示装置包括定时控制单元10、数据驱动单元20、扫描驱动单元30、功率产生单元40和电润湿显示面板50。定时控制单元10从比如外部图形控制器的图像数据源接收灰度数据信号D1和第一控制信号C1。定时控制单元10然后将第二灰度数据信号D2和第二控制信号C2输出到数据驱动单元20,将第三控制信号C3输出到扫描驱动单元30,以及将第四控制信号C4输出到功率产生单元40。例如,第一控制信号包括垂直同步信号Vsync、水平同步信号Hsync、数据使能信号DE和主时钟MCLK。第二控制信号C2控制负载信号LOAD和起始水平信号STH。数据驱动单元20将从定时控制单元10提供的第二数据信号D2转化为相应的灰度电压(即,数据电压)。数据驱动单元20然后将多个数据信号D1、...、Dp-1、Dp、Dp+1、...、Dm提供到电润湿显示面板50。扫描驱动单元30根据施加到扫描驱动单元30的第三控制信号C3对于电润湿显示面板50顺序提供栅极开启电压S1、...、Sq-1、Sq、...、Sn。功率产生单元40根据施加到功率产生单元40的第四控制信号C4对于电润湿显示面板50提供公共电极电压Vcom。虽然在图中没有具体地示出,但是功率产生单元40产生并将定时控制单元10、数据驱动单元20或扫描驱动单元30中需要的功率提供给定时控制单元10、数据驱动单元20或扫描驱动单元30。电润湿显示面板50具有m条数据线(即,源极线)DL以传输数据电压和n条扫描线(即栅极线或注入线)SL来传输栅极开启信号。由相邻的数据线和相邻的扫描线围绕的区域界定了像素。薄膜晶体管52、像素电极54和分隔壁56形成于每个像素中。薄膜晶体管的栅电极和源电极分别电连接到扫描线和数据线。像素电极54电连接到薄膜晶体管52的漏电极。分隔壁56围绕像素电极54的外部区域且形成预定的空间。将在后面说明的导电着色液体或导电水滴沉积在预定的空间中。导电着色液体响应像素电极54和设置于像素电极54上方的公共电极(未显示)之间施加的电势差而扩展或收缩来显示图像。公共电极电压Vcom被施加到公共电极。图2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电润湿显示面板的单位像素的平面图。图3是沿图2的线I-I’所取的剖面图。参考图2和3,水平扫描线SL和从扫描线SL凸出的栅电极110形成于第一透明基板105上。第一透明基板105可以是刚性或柔性的,比如膜或塑料。刚性基板可以包括玻璃基板、石英基板、玻璃陶瓷基板、晶体玻璃基板等。用于第一透明基板105的材料优选地对于在制造工艺中采用的高温具有抵抗力。栅极绝缘层112形成于扫描线SL和栅电极110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阵列基板,具有开关装置和电连接到所述开关装置的像素电极;    相对基板,面对所述阵列基板;和    导电着色液体,填充在相应于所述像素电极的区域中,所述导电着色液体根据施加到所述像素电极的电信号变形来控制光透射率。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俊亨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