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质滤波器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9272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介质滤波器及其制作方法,涉及滤波器领域。介质滤波器包括介质本体、设置在介质本体上的第一调频盲孔和第二调频盲孔,以及设置在介质本体上的负耦合结构,负耦合结构位于第一调频盲孔和第二调频盲孔之间,介质本体的表面设有导电层;负耦合结构包括负耦合盲槽和负耦合通孔,负耦合盲槽与第一调频盲孔、第二调频盲孔布置在介质本体的同一侧,负耦合盲槽与所述第一调频盲孔或者第二调频盲孔连通;负耦合通孔贯穿设置在负耦合盲槽的槽底,且负耦合通孔延伸至介质本体背向负耦合盲槽的相背侧,负耦合通孔的孔口位置还设置有绝缘环区。满足了远端高频的抑制要求,对负耦合结构的耦合量的调整方式更多,整个滤波器的性能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介质滤波器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滤波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介质滤波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基站设备快速地发生更新迭代。其中,基站设备中的滤波器是用来选出特定频率电波且抑制其他频率电波的元件。介质滤波器是常见滤波器中的一类,通常会在介质滤波器中设计深盲孔作为负耦合结构来实现电容耦合,但这类形式的负耦合结构因盲孔的深度大,结构单一,不利于后期调试。随后出现了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0468049U、授权公告日为2020.05.05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容耦合结构、介质滤波器、通信天线和基站,并具体公开了介质滤波器的电容耦合结构包括固体介质本体,固体介质本体上至少设置有两个用于调整谐振频率的第一盲孔,第一盲孔与该第一盲孔周围填充的固体介质形成一个介质谐振器,两个相邻的第一盲孔之间设置有用于实现两个介质谐振器电容耦合的负耦合结构;负耦合结构包括设置在固体介质本体上的第二盲孔和开口槽,开口槽的两端至少有一端为开口结构,固体介质本体表面、第一盲孔表面、第二盲孔表面以及开口槽表面均覆盖有导体金属层。第二盲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质滤波器,其特征是,包括介质本体、设置在所述介质本体上的第一调频盲孔和第二调频盲孔,以及设置在所述介质本体上的负耦合结构,所述负耦合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调频盲孔和第二调频盲孔之间,所述介质本体的表面设有导电层;/n所述负耦合结构包括负耦合盲槽和负耦合通孔,所述负耦合盲槽与所述第一调频盲孔、第二调频盲孔布置在所述介质本体的同一侧,所述负耦合盲槽与所述第一调频盲孔或者所述第二调频盲孔连通;所述负耦合通孔贯穿设置在所述负耦合盲槽的槽底,且所述负耦合通孔延伸至所述介质本体背向所述负耦合盲槽的相背侧,所述负耦合通孔的孔口位置还设置有绝缘环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质滤波器,其特征是,包括介质本体、设置在所述介质本体上的第一调频盲孔和第二调频盲孔,以及设置在所述介质本体上的负耦合结构,所述负耦合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调频盲孔和第二调频盲孔之间,所述介质本体的表面设有导电层;
所述负耦合结构包括负耦合盲槽和负耦合通孔,所述负耦合盲槽与所述第一调频盲孔、第二调频盲孔布置在所述介质本体的同一侧,所述负耦合盲槽与所述第一调频盲孔或者所述第二调频盲孔连通;所述负耦合通孔贯穿设置在所述负耦合盲槽的槽底,且所述负耦合通孔延伸至所述介质本体背向所述负耦合盲槽的相背侧,所述负耦合通孔的孔口位置还设置有绝缘环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滤波器,其特征是,所述绝缘环区设置在所述负耦合盲槽的槽底上且围绕所述负耦合通孔,或者,所述绝缘环区设置在所述介质本体的下侧面且围绕所述负耦合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滤波器,其特征是,所述绝缘环区的形状为圆环形,所述负耦合通孔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绝缘环区与所述负耦合通孔同心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滤波器,其特征是,所述负耦合盲槽为长形槽,所述负耦合盲槽的长度方向介于所述第一调频盲孔和第二调频盲孔之间延伸。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钢
申请(专利权)人: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