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鼓式驻车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8637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鼓式驻车制动器,包括制动座、制动蹄片组、制动驱动组件及调节组件,制动蹄片组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制动蹄片和第二制动蹄片,制动驱动组件设于第一制动蹄片和第二制动蹄片之间,包括制动凸轮,制动凸轮沿第二方向设置的轴线转动安装于制动座,当进行制动时,驱动制动凸轮转动,因制动凸轮的周侧分别与第一制动蹄片和第二制动蹄片抵接,使得第一制动蹄片和第二制动蹄片相互远离分别运动至与对应设置的制动鼓摩擦抵接实现驻车制动,当位于第一制动蹄片和/或第二制动蹄片上的摩擦片磨损时,导致制动行程增大,通过调节组件调节制动凸轮的初始制动位置,降低制动蹄片与制动鼓间的间隙,减轻了操作者的工作量且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鼓式驻车制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驻车制动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鼓式驻车制动器。
技术介绍
随着鼓式制动器制动蹄片上的摩擦片的磨损,使得制动蹄片与制动鼓间的间隙加大,导致驻车制动摆臂的自由行程加大,驻车制动摆臂上的总行程将相应加大,逐渐超出驻车制动摆臂的最大许用行程,使驻车制动摆臂的最大行程位置与制动底板干涉,这样将使驻车制动摆臂的实际工作行程减小,作用到制动蹄片上的力将相应降低,使驻车制动能力降低,不能满足车辆对驻车制动能力的要求,需要操作者经常手动调整制动蹄片间隙,以降低制动蹄片与制动鼓间的间隙,如此增加了操作者的工作量且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鼓式驻车制动器,旨在能够自动调节凸轮的初始位置,降低制动蹄片与制动鼓间的间隙,减轻了操作者的工作量且操作简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鼓式驻车制动器,包括:制动座,制动蹄片组,活动安装于所述制动座,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制动蹄片和第二制动蹄片,所述第一制动蹄片和所述第二制动蹄片之间具有相互远离的制动行程,用于分别运动至与对应设置的两个制动鼓摩擦抵接;制动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制动蹄片和所述第二制动蹄片之间,包括制动凸轮,所述制动凸轮沿第二方向设置的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制动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所述制动凸轮的周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制动蹄片和所述第二制动蹄片抵接;以及,调节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制动蹄片和所述第二制动蹄片之间,用以调节所述制动凸轮的初始制动位置。可选地,所述制动凸轮的一端面设置有凸柱;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限位轮,所述限位轮与所述制动凸轮沿同一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制动座,所述限位轮朝向所述制动凸轮的端面设置有环形限位槽,所述环形限位槽对应所述凸柱设置;以及,止回限位结构,转动安装于所述制动座,用以对转动到位的所述限位轮进行止回限位;其中,当所述制动凸轮在制动行程内转动,所述凸柱活动安装于所述环形限位槽内,当制动行程增大,所述制动凸轮转动使得所述制动凸柱运动至与所述环形限位槽的一端抵接,以带动所述限位轮运动,当所述制动凸轮驱使所述第一制动蹄片和所述第二制动蹄片分别与对应设置的两个制动鼓摩擦抵接抵接时,所述止回限位结构对所述限位轮进行止回限位,使得所述制动凸轮回转时与所述环形限位槽的另一端面抵接。可选地,所述凸柱设置两个,对应的所述环形限位槽设置两个。可选地,所述限位轮设置为棘轮;所述止回限位结构包括止回棘爪,所述止回棘爪转动安装于所述制动座,所述止回棘爪卡装于所述棘轮相邻的两个棘轮齿之间。可选地,所述止回限位结构还包括棘爪回位弹簧,所述棘爪回位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止回棘爪,所述回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制动座。可选地,所述制动驱动组件还包括摆臂,所述摆臂具有相对设置的安装端和驱动端,所述安装端形成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制动座,所述驱动端用于与驻车拉丝驱动连接;所述制动凸轮套装于所述转动轴,所述制动凸轮内圈凹设形成有安装槽;其中,所述制动凸轮的内圈与所述转动轴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活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所述传动机构突出所述安装槽设置,当进行制动时,所述转动轴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使得所述制动凸轮随着所述转动轴同步转动,当解除制动时,所述传动机构避位至所述安装槽内,使得所述转动轴相对所述制动凸轮转动。可选地,所述摆臂与所述制动座之间设置有摆臂回位弹簧。可选地,所述转动轴侧壁凹设形成有凹槽;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抵接凸柱,所述抵接凸柱的抵接端对应所述凹槽设置,所述抵接端具有靠近或远离所述凹槽的活动行程;当所述抵接端靠近所述凹槽活动至卡装于所述凹槽,使得所述制动凸轮与所述转动轴同步转动,当所述抵接端远离所述凹槽活动避位至所述凹槽内,使得所述转动轴相对所述制动凸轮转动。可选地,所述凹槽沿所述转动轴周向相对设置的两表面中,其中一表面为止转面,另一为避让斜面,所述止转面沿所述转动轴径向延伸设置,所述避让斜面呈逐渐远离所述止转面设置;所述抵接凸柱的抵接端分别对应所述止转面和所述避让斜面设置有止转配合面和避让配合面;当进行制动时,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止转面与所述止转配合面抵接,以推动所述抵接端沿所述转动轴周向转动,当解除制动时,所述避让斜面与所述避让配合斜面抵接,以推动所述抵接端沿所述转动轴径向活动。可选地,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和所述抵接凸柱向抵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当进行制动时,驱动所述制动凸轮转动,因为所述制动凸轮的周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制动蹄片和所述第二制动蹄片抵接,使得所述第一制动蹄片和所述第二制动蹄片相互远离分别运动至与对应设置的两个制动鼓摩擦抵接实现驻车制动,当位于所述第一制动蹄片和/或所述第二制动蹄片上的摩擦片磨损时,导致所述制动行程增大,通过所述调节组件调节所述制动凸轮的初始制动位置,降低制动蹄片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如此减轻了操作者的工作量且操作简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鼓式驻车制动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1中B-B处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1中制动凸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C-C处的剖视示意图;图6为图1中调节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转动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鼓式驻车制动器411环形限位槽1制动座42止回限位结构21第一制动蹄片421止回棘爪22第二制动蹄片422棘爪回位弹簧31制动凸轮5传动机构311凸柱51抵接凸柱312安装槽52复位弹簧32摆臂a止转面321转动轴b避让斜面3211凹槽c止转配合面33摆臂回位弹簧d避让配合面41限位轮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鼓式驻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制动座,/n制动蹄片组,活动安装于所述制动座,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制动蹄片和第二制动蹄片,所述第一制动蹄片和所述第二制动蹄片之间具有相互远离的制动行程,用于分别运动至与对应设置的两个制动鼓摩擦抵接;/n制动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制动蹄片和所述第二制动蹄片之间,包括制动凸轮,所述制动凸轮沿第二方向设置的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制动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所述制动凸轮的周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制动蹄片和所述第二制动蹄片抵接;以及,/n调节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制动蹄片和所述第二制动蹄片之间,用以调节所述制动凸轮的初始制动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鼓式驻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动座,
制动蹄片组,活动安装于所述制动座,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制动蹄片和第二制动蹄片,所述第一制动蹄片和所述第二制动蹄片之间具有相互远离的制动行程,用于分别运动至与对应设置的两个制动鼓摩擦抵接;
制动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制动蹄片和所述第二制动蹄片之间,包括制动凸轮,所述制动凸轮沿第二方向设置的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制动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所述制动凸轮的周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制动蹄片和所述第二制动蹄片抵接;以及,
调节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制动蹄片和所述第二制动蹄片之间,用以调节所述制动凸轮的初始制动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式驻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凸轮的一端面设置有凸柱;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限位轮,所述限位轮与所述制动凸轮沿同一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制动座,所述限位轮朝向所述制动凸轮的端面设置有环形限位槽,所述环形限位槽对应所述凸柱设置;以及,
止回限位结构,转动安装于所述制动座,用以对转动到位的所述限位轮进行止回限位;
其中,当所述制动凸轮在制动行程内转动,所述凸柱活动安装于所述环形限位槽内,当制动行程增大,所述制动凸轮转动使得所述制动凸柱运动至与所述环形限位槽的一端抵接,以带动所述限位轮运动,当所述制动凸轮驱使所述第一制动蹄片和所述第二制动蹄片分别与对应设置的两个制动鼓摩擦抵接抵接时,所述止回限位结构对所述限位轮进行止回限位,使得所述制动凸轮回转时与所述环形限位槽的另一端面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鼓式驻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设置两个,对应的所述环形限位槽设置两个。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鼓式驻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轮设置为棘轮;
所述止回限位结构包括止回棘爪,所述止回棘爪转动安装于所述制动座,所述止回棘爪卡装于所述棘轮相邻的两个棘轮齿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鼓式驻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限位结构还包括棘爪回位弹簧,所述棘爪回位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止回棘爪,所述回位弹簧的另一端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光仙孙海燕何敬梅刘天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