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芳文专利>正文

一种强力凸轮刹车平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3846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强力凸轮刹车平衡装置,包括制动鼓、底板、摩擦片、左制动蹄、右制动蹄以及凸轮机构,所述左制动蹄与所述右制动蹄的两端分别设有对接块,所述对接块设有凸轮孔,所述左制动蹄与所述右制动蹄相对设置构成两对相对端,每一对所述相对端上的所述对接块内外交错设置,每一对所述相对端之间设有所述凸轮机构,所述凸轮机构包括凸轮轴、内凸轮以及外凸轮,所述内凸轮和所述外凸轮分别固定设于所述凸轮轴上,所述外凸轮相对于所述内凸轮偏心设置,所述外凸轮位于外侧所述对接块的凸轮孔内,所述内凸轮位于内侧所述对接块的凸轮孔内。可以解决刹车力小,刹车不灵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力凸轮刹车平衡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强力凸轮刹车平衡装置。
技术介绍
鼓式刹车一般采用鼓式制动器,鼓式制动器由旋转部分、固定部分组成,包括刹车底板、制动轮缸、刹车蹄片等,鼓式刹车有一形状类似铃鼓的铸铁件,称为制动鼓,它与轮胎固定并同速转动。鼓式刹车的成本较低、绝对制动力更高,被较多地运用在车辆的后轮。但其磨耗率较高,因此同时整体成本较高,刹车蹄是指受制动轮缸或推杆的作用力而被推向外展开压制制动鼓起制动作用的配件,安装于刹车鼓上,是汽车制动系统中关键的安全零件之一。刹车蹄形状如半月形,踩刹车时两片半月形的刹车蹄就在制动轮缸的作用下外张,撑起刹车蹄摩擦制动鼓的内壁来起到减速或者停车的作用;传统的刹车蹄在制动过程中,无论是缓慢制动还是紧急制动都会对制动鼓内壁造成磨损;经过长时间的磨损制动鼓内壁会出现凹陷;制动效果会逐渐降低,影响人们的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强力凸轮刹车平衡装置,以解决刹车力小,刹车不灵敏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强力凸轮刹车平衡装置,包括制动鼓、底板、摩擦片、左制动蹄、右制动蹄以及凸轮机构,所述左制动蹄与所述右制动蹄的两端分别设有对接块,所述对接块上设有凸轮孔,所述左制动蹄与所述右制动蹄相对设置构成两对相对端,每一对所述相对端上的所述对接块内外交错设置,每一对所述相对端之间设有所述凸轮机构,所述凸轮机构包括凸轮轴、内凸轮以及外凸轮,所述内凸轮和所述外凸轮分别固定设于所述凸轮轴上,所述外凸轮相对于所述内凸轮偏心设置,所述外凸轮位于外侧所述对接块的凸轮孔内,所述内凸轮位于内侧所述对接块的凸轮孔内。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内凸轮和所述外凸轮均为圆形凸轮,所述内凸轮和所述外凸轮均为所述凸轮轴的偏心轮,所述内凸轮相对所述外凸轮偏心设置。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内凸轮的中心轴和所述外凸轮的中心轴关于所述凸轮轴相对称设置。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左制动蹄两端的所述对接块内外交错设置,所述右制动蹄两端的所述对接块内外交错设置。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凸轮轴、内凸轮以及外凸轮一体设置。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还包括刹车分泵,所述刹车分泵包括输出泵和加强泵,所述输出泵包括第一泵体、第一推杆、第一活塞以及第一橡胶皮碗,所述第一泵体设有内腔,所述第一橡胶皮碗设于所述内腔内,所述第一橡胶皮碗将所述内腔间隔为第一活塞腔和第一鼓风腔,所述第一活塞滑设于所述第一活塞腔内,所述第一推杆一端伸入所述第一活塞腔内且与所述第一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杆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泵体外部,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泵体横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泵体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鼓风腔的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设有第一进气管;所述加强泵包括第二泵体、第二推杆、第二活塞以及第二橡胶皮碗,所述第二泵体固定设于所述第一泵体后部,所述第一泵体与所述第二泵体之间设有通孔,所述第二橡胶皮碗固定于所述第二泵体的内腔内,所述第二橡胶皮碗将所述第二泵体的内腔间隔为第二活塞腔和第二鼓风腔,所述第二活塞滑设于所述第二活塞腔内,所述第二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杆的一端贯穿所述通孔顶靠于所述第一推杆上,所述第二泵体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二鼓风腔的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设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一推杆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两所述凸轮转动将所述左制动蹄和所述右制动蹄撑开。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摇臂、顶杆以及第二摇臂,所述第一摇臂呈直角状,所述第一摇臂一端与所述第一推杆抵接,所述第一摇臂的另一端与竖向设置的所述顶杆的一端铰接,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与横向设置的所述第二摇臂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摇臂的另一端与一个所述凸轮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摇臂的中部铰接于车架上,所述第一推杆推动所述第一摇臂绕中部的铰接轴转动并顶推所述顶杆上下移动,所述顶杆推动所述第二摇臂摆动使所述凸轮轴转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1、本申请的强力凸轮刹车平衡装置在刹车时,凸轮轴转动使左制动蹄与右制动蹄相对撑开,左右制动蹄上的摩擦片与制动鼓接触产生刹车摩擦力,导该制动装置刹车力大,可以实现强力刹车;2、提高了刹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刹车可靠,刹车灵敏,且刹车寿命长:3、刹车时左制动蹄和右制动蹄的两端同时相对撑开,实现了平衡刹车、提高了刹车的平稳性,而且使摩擦片与制动鼓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减小了两者之间的磨损。由于所述内凸轮和所述外凸轮均为圆形凸轮,所述内凸轮和所述外凸轮均为所述凸轮轴的偏心轮,圆形凸轮具有便于加工和工作可靠的特点。由于所述内凸轮的中心轴和所述外凸轮的中心轴关于所述凸轮轴相对称设置,凸轮转动过程中内凸轮和外凸轮分别将左右制动蹄撑开实现刹车功能。由于所述左制动蹄两端的所述对接块内外交错设置,所述右制动蹄两端的所述对接块内外交错设置,使左右凸轮轴上内外凸轮的设置位置保持一起,提高刹车平稳性和稳定性。由于所述凸轮轴、内凸轮以及外凸轮一体设置,便于加工和安装,且构造简单、工作可靠、不易损坏。由于还包括刹车分泵,所述刹车分泵包括输出泵和加强泵,所述输出泵包括第一泵体、第一推杆、第一活塞以及第一橡胶皮碗,所述第一泵体设有内腔,所述第一橡胶皮碗设于所述内腔内,所述第一橡胶皮碗将所述内腔间隔为活塞腔和鼓风腔,所述第一活塞滑设于所述活塞腔内,所述第一推杆一端伸入所述活塞腔内且与所述第一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杆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泵体外部,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泵体横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泵体上设有连通所述鼓风腔的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设有第一进气管;所述加强泵包括第二泵体、第二推杆、第二活塞以及第二橡胶皮碗,所述第二泵体固定设于所述第一泵体后部,所述第一泵体与所述第二泵体之间设有通孔,所述第二橡胶皮碗固定于所述第二泵体的内腔内,所述第二橡胶皮碗将所述第二泵体的内腔间隔为第二活塞腔和第二鼓风腔,所述第二活塞滑设于所述第二活塞腔内,所述第二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杆的一端贯穿所述通孔顶靠于所述第一推杆上,所述第二泵体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二鼓风腔的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设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一推杆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两所述凸轮转动将所述左制动蹄和所述右制动蹄撑开,由于设有加强泵,可以使刹车力提高一倍以上,大大提高了刹车效果,也大大提高了车辆的平衡性和安全性,降低了维修成本,使司机刹车过程中感到更加轻便和舒适。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的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的制动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的刹车分泵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对接块、12-底板、13-摩擦片、14-左制动蹄、15-右制动蹄,21-凸轮轴、22-内凸轮、23-外凸轮,301-活塞腔、302-鼓风腔、3-输出泵,30-第一进气管、31-第一泵体、32-第一推杆、33-第一活塞、34-第一橡胶皮碗、4-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力凸轮刹车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鼓、底板、摩擦片、左制动蹄、右制动蹄以及凸轮机构,所述左制动蹄与所述右制动蹄的两端分别设有对接块,所述对接块上设有凸轮孔,所述左制动蹄与所述右制动蹄相对设置构成两对相对端,每一对所述相对端上的所述对接块内外交错设置,每一对所述相对端之间设有所述凸轮机构,所述凸轮机构包括凸轮轴、内凸轮以及外凸轮,所述内凸轮和所述外凸轮分别固定设于所述凸轮轴上,所述外凸轮相对于所述内凸轮偏心设置,所述外凸轮位于外侧所述对接块的凸轮孔内,所述内凸轮位于内侧所述对接块的凸轮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力凸轮刹车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鼓、底板、摩擦片、左制动蹄、右制动蹄以及凸轮机构,所述左制动蹄与所述右制动蹄的两端分别设有对接块,所述对接块上设有凸轮孔,所述左制动蹄与所述右制动蹄相对设置构成两对相对端,每一对所述相对端上的所述对接块内外交错设置,每一对所述相对端之间设有所述凸轮机构,所述凸轮机构包括凸轮轴、内凸轮以及外凸轮,所述内凸轮和所述外凸轮分别固定设于所述凸轮轴上,所述外凸轮相对于所述内凸轮偏心设置,所述外凸轮位于外侧所述对接块的凸轮孔内,所述内凸轮位于内侧所述对接块的凸轮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力凸轮刹车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凸轮和所述外凸轮均为圆形凸轮,所述内凸轮和所述外凸轮均为所述凸轮轴的偏心轮,所述内凸轮相对所述外凸轮偏心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力凸轮刹车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凸轮的中心轴和所述外凸轮的中心轴关于所述凸轮轴相对称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力凸轮刹车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制动蹄两端的所述对接块内外交错设置,所述右制动蹄两端的所述对接块内外交错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强力凸轮刹车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轴、内凸轮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芳文
申请(专利权)人:梁芳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