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强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强部件,并涉及用于提高承受外力传递的结构体的耐久性的加强部件。
技术介绍
最近,当设计如汽车等的运输设备时,需要考虑各种因素,这些因素应设计成满足规定的抗冲击性和燃油消耗量的标准,才可生产出全球市场上具有价格竞争力的运输设备,上述抗冲击性为抵抗外部冲击的性能,上述燃油消耗量为每行驶距离或单位时间消耗的燃料量。然而,上述的两种考虑要素为相互对立的要素,满足规定的标准为非常困难的工作。作为一例,在增加形成运输设备的钢板的厚度以提高抗冲击性的情况下,具有运输设备的重量增加且燃油消耗量减少的问题。并且,虽然可将形成运输设备的钢板用作高强度钢板,但是存在因运输设备的价格提高而导致价格竞争力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既不导致燃油消耗量的损失又提高运输设备的抗冲击性的加强部件来解决上述问题。然而,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限定于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从本说明书及附图中明确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强部件,用于提高承受外力传递的结构体的耐久性,其特征在于,包括:/n加强部,用于提高上述结构体的耐久性;以及/n限制部,限制上述加强部的位置移动并定位于上述结构体以使上述加强部以上述结构体为基准位于预设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11 KR 10-2019-00685431.一种加强部件,用于提高承受外力传递的结构体的耐久性,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强部,用于提高上述结构体的耐久性;以及
限制部,限制上述加强部的位置移动并定位于上述结构体以使上述加强部以上述结构体为基准位于预设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限制部具有用于限制以上述限制部为基准的上述加强部的位置移动的本体部、使上述本体部临时固定于上述结构体的第一固定部以及使上述本体部固定于上述结构体的第二固定部,
上述本体部通过上述第一固定部来临时固定于上述结构体之后,通过上述第二固定部来固定于上述结构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强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二固定部为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无法使上述本体部固定于上述结构体,在上述第二固定部为第二状态的情况下,使上述本体部固定于上述结构体,
上述本体部通过上述第一固定部来临时固定于上述结构体之后,因上述第二固定部的状态从上述第一状态改变为上述第二状态而固定于上述结构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强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固定部通过热量来将状态从上述第一状态改变为上述第二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强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固定部与上述本体部相连接,
在上述第二固定部为上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使上述第一固定部与上述结构体固定以使上述本体部固定于上述结构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限制部具有用于限制以上述限制部为基准的上述加强部的位置移动的本体部以及使上述本体部固定于上述结构体的第二固定部,
上述本体部具有用于限制以上述本体部为基准的上述加强部的位置移动的保持部以及与上述保持部及上述第二固定部相连接的连接部,
在上述第二固定部为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无法使上述连接部固定于上述结构体,
在上述第二固定部为第二状态的情况下,使上述连接部固定于上述结构体,
在上述保持部为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无法限制以上述本体部为基准的上述加强部的位置移动,
在上述保持部为第二状态的情况下,限制以上述本体部为基准的上述加强部的位置移动。
7.根据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