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座式单轨车体底架边梁及侧墙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8164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19
一种跨座式单轨车体底架边梁及侧墙连接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底架结构的结构强度,简化了制造工艺,大大减少了弧焊焊接量。整体结构采用中空双壁大型铝合金挤压型材组合焊接而成,并结构进行了轻量化设计,底架边梁型材纵向通长布置保证了车体在纵向、垂向、扭转等载荷作用下,强度、刚度满足要求。该底架边梁型材与侧墙连接处设计插接接口,简化了侧墙与底架处连接形式,提高了侧墙与底架装配精度,减小了装配难度,减少了侧墙与底架连接处焊缝数量,对整体质量、精度有所提高,水平方向底架边梁型材与铝地板连接处设计搭接接口,此结构便于与铝底板装配焊接,在底架总装时可调整底架铝结构整体宽度尺寸,保证了制造精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座式单轨车体底架边梁及侧墙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车辆车体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单轨车体底架边梁及侧墙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跨座式单轨交通是一种典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具有地形适应性强、爬坡能力大、转弯半径小、土地资源占用少、噪音低、建设周期短、造价低等独特优势。在多制式城轨交通中,高架线路运行综合优势明显。独特的优势决定该制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有着进一步推广、应用的广泛空间。传统跨座式单轨底架边梁采用矩形腔铝型材结构,与之连接的侧墙铝型材采用开口结构,在承力和结构强度上已难满足现在车体承载及寿命的要求,并且底架边梁与侧墙连接需借助中间辅助型材,此类结构焊缝数量多、密度大、焊接变形大,焊缝质量与外观成型均不易控制,难以达到较高制造精度的技术要求。此外,该结构还具有制造工艺复杂,制造工序多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基于单轨车体结构轻量化、模块化的设计趋势,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车体底架边梁及侧墙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边梁制造工艺复杂、弧焊焊接量大、焊接难度大等问题。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车体底架边梁及侧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车体底架大部件采用铝合金闭口型材的插接结构,该结构中底架边梁采用铝合金挤压成型工艺制造而成,型腔内部为双层腔体三角形型腔,底架边梁上面采用插接接口与闭口铝合金型材的侧墙焊接,水平方向与铝地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底架边梁与侧墙连接处设计插接接口,简化了侧墙与底架处连接形式,提高了侧墙与底架装配精度。进一步地,所述底架边梁上端设计插接接口与侧墙进行弧焊连接,减小总组成工序组装侧墙大部件时的作业难度。进一步地,所述底架边梁与侧墙连接处的插接接口接头处开设坡口,提高焊透性。进一步地,所述底架边梁水平方向与铝地板连接处设计搭接接口,便于与铝底板装配焊接。本专利技术对底架边梁型材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对外形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弧形边缘的设计与侧墙衔接,保证了整车外观的协调性、美观性。同时本专利技术型腔内部采用三角形型腔双层腔体形式,增大了底架边梁整体承载能力,同时将侧墙型材优化成闭口铝合金型材与底架边梁进行焊接,满足了车辆车下采用底架边梁吊装的设计要求。该结构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理念,提高了底架结构的结构强度,简化了制造工艺,大大减少了弧焊焊接量。整体结构采用中空双壁大型铝合金挤压型材组合焊接而成,并结构进行了轻量化设计,底架边梁型材纵向通长布置保证了车体在纵向、垂向、扭转等载荷作用下,强度、刚度满足要求。该底架边梁型材与侧墙连接处设计插接接口,简化了侧墙与底架处连接形式,提高了侧墙与底架装配精度,减小了装配难度,减少了侧墙与底架连接处焊缝数量,对整体质量、精度有所提高。该底架边梁结构上端设计插接接口与侧墙墙板进行弧焊连接,减小总组成工序组装侧墙大部件时的作业难度,接头处开设坡口,提高焊透性。水平方向底架边梁型材与铝地板连接处设计搭接接口,此结构便于与铝底板装配焊接,在底架总装时可调整底架铝结构整体宽度尺寸,保证了制造精度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型材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底架边梁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本专利技术跨座式单轨列车车体底架大部件采用铝合金闭口型材的插接结构,该结构中底架边梁1上端连接侧墙2,水平方向连接铝地板3,底架边梁采用铝合金挤压成型工艺得到此断面的通长底架边梁铝合金型材。该底架边梁型材与侧墙连接处设计插接接口101,此结构简化了侧墙与底架处连接形式,提高了侧墙与底架装配精度,减小了装配难度,减少了侧墙与底架连接处焊缝数量,对整体质量、精度有所提高。该底架边梁结构上端设计插接接口101与侧墙墙板进行弧焊连接,减小总组成工序组装侧墙大部件时的作业难度,接头处开设坡口103,提高焊透性。水平方向底架边梁型材与铝地板连接处设计搭接接口102,此结构便于与铝底板装配焊接,在底架总装时可调整底架铝结构整体宽度尺寸,保证了制造精度的要求。参照图2,基于单轨的外形,本专利技术对底架边梁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对外形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弧形边缘的设计与侧墙衔接,保证了整车外观的协调性、美观性。同时本专利技术对型材型腔进行了优化设计,型腔内部采用双层腔体布置形式,腔体采用三角形型腔设计,此结构增大了底架边梁整体承载能力,同时将侧墙型材优化成闭口铝合金型材,与底架边梁进行焊接,满足了车辆车下采用底架边梁吊装的设计要求。该结构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理念,提高了底架结构的结构强度,简化了制造工艺,大大减少了弧焊焊接量。整体结构采用中空双壁大型铝合金挤压型材组合焊接而成,并结构进行了轻量化设计,底架边梁型材纵向通长布置保证了车体在纵向、垂向、扭转等载荷作用下,强度、刚度满足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座式单轨车体底架边梁及侧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车体底架大部件采用铝合金闭口型材的插接结构,该结构中底架边梁采用铝合金挤压成型工艺制造而成,型腔内部为双层腔体三角形型腔,底架边梁上面采用插接接口与闭口铝合金型材的侧墙焊接,水平方向与铝地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座式单轨车体底架边梁及侧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车体底架大部件采用铝合金闭口型材的插接结构,该结构中底架边梁采用铝合金挤压成型工艺制造而成,型腔内部为双层腔体三角形型腔,底架边梁上面采用插接接口与闭口铝合金型材的侧墙焊接,水平方向与铝地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座式单轨车体底架边梁及侧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边梁与侧墙连接处设计插接接口,简化了侧墙与底架处连接形式,提高了侧墙与底架装配精度。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恒王舜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