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茶青萎调:将采摘茶青摊放,并对茶青进行摊翻;2)揉捻:将萎调好的茶青装入65型揉捻桶中压实,先轻压揉捻28‑30分钟,再中压揉捻30‑35分钟,再重压揉捻10‑15分钟,最后松压空揉4‑6分钟;3)发酵:将揉捻好的茶青装入发酵移动平台并压实,在25.5‑27℃的温度下,发酵5‑6小时,得到红茶;4)烘干:将发酵好的红茶放入烘干机中进行反复烘干,烘干后在烘干机上即刻进行提香。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工出来的红茶具有发酵均匀、色泽一致、成茶率高、碎茶率低的优点,而且常温发酵时间短,提高红茶加工效率,适合大批量生产,有利于红茶行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生产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红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色泽黑褐油润、香气浓郁带甜,因而得名红茶。红茶主要具有多种功效:第一,具有提神消疲的作用,因为红茶可以兴奋神经中枢,加快血液循环,以利于新陈代谢,使人能够集中注意力,消除疲劳;第二,红茶具有生津清热的作用,红茶当中的多酚类、糖类、氨基酸、果胶等可以刺激唾液的分泌,所含的咖啡碱能够控制下视丘的体温中枢,维持体内的生理平衡,达到生津清热的功效;第三,喝红茶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红茶当中含有咖啡碱,能够扩张肾脏的微血管,抑制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增加尿量,有助于排除体内的乳酸、尿酸,以及过多的盐分、有害物质等,从而能够缓解心脏病或肾病所引起的水肿;第四,红茶具有解毒作用,红茶当中的茶多碱能够吸附重金属和生物碱,并且沉淀分解排出体外,具有解毒、排毒的保健功效;第五,红茶具有养胃、护胃的作用,因为红茶属于全发酵的茶类,能够养胃,促进人体的消化,如果红茶加上糖或者牛奶,还能起到消炎和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对胃溃疡有一定的效果。因而红茶深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红茶存在生产加工时间长、发酵不均匀、色泽不一致、成茶率低、碎茶率高的问题,影响红茶行业的健康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茶加工方法,具有发酵均匀、色泽一致、成茶率高、碎茶率低、汤色金黄透亮、常温发酵时间短、适合大批量生产的优点,有利于红茶行业的发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红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茶青萎调:将采摘茶青摊放,并对茶青进行摊翻,翻匀至茶青萎蔫状态基本一致,茶青失去鲜活状及光泽,呈萎蔫状,触手柔软,萎调完成;2)揉捻:将萎调好的茶青装入65型揉捻桶中压实,盖上盖子,先轻压揉捻28-30分钟,再中压揉捻30-35分钟,再重压揉捻10-15分钟,在轻压、中压、重压揉捻的过程中,均往揉捻盘上喷洒沸水,最后松压空揉4-6分钟,让揉捻桶内的茶青充分揉匀,水分分布均匀,随即卸下茶青;3)发酵:将揉捻好的茶青装入发酵移动平台并压实,在茶青表面先用塑料薄膜覆盖严实,再用密实度好的棉布加盖在塑料薄膜上,在25.5-27℃的温度下,发酵5-6小时,得到红茶;4)烘干:将发酵好的红茶放入烘干机中进行反复烘干,烘干后在烘干机上即刻进行提香,提香温度为130-140℃,红茶无焦糊味,茶干脆即可。进一步地,步骤2)揉捻中,装入65型揉捻桶中的茶青重量为25-30kg。进一步地,步骤2)揉捻中,所述轻压揉捻、中压揉捻、重压揉捻、松压空揉的揉捻转速均为45-47r/min。进一步地,,步骤2)揉捻中,在所述轻压、中压、重压揉捻的过程中往揉捻盘上泼洒沸水的质量分别为0.5-1kg、0.5-1kg、1-1.5kg。进一步地,,步骤2)揉捻中,所述轻压揉捻30分钟,所述中压揉捻32分钟,所述重压揉捻12分钟,所述松压空揉5分钟。进一步地,步骤4)烘干中,所述反复烘干的操作方法为先将发酵好的红茶放放入烘干机中烘干,然后将其取出摊凉后,再将其放入烘干机中烘干,重复操作2-3次。进一步地,步骤4)烘干中,所述提香温度为135℃。发酵过程中用密实度好的棉布加盖在塑料薄膜上,主要是起到保温和提高发酵温度的作用。在揉捻过程中喷洒沸水的主要作用是:增加茶青的温度,再加上揉捻过程中茶青相互摩擦产生的热量,使得茶叶在揉捻成形的同时也加快了茶叶的发酵,进而缩短常温下茶叶的发酵时间。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红茶加工方法加工出来的红茶具有发酵均匀、色泽一致、成茶率高、碎茶率低的优点,而且汤色金黄透亮,味道香醇,常温发酵时间短,提高红茶加工效率,适合大批量生产,有利于红茶行业的发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一种红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茶青萎调:将采摘茶青摊放,并对茶青进行摊翻,翻匀至茶青萎蔫状态基本一致,茶青失去鲜活状及光泽,呈萎蔫状,触手柔软,萎调完成;2)揉捻:将萎调好的茶青装入65型揉捻桶中压实,盖上盖子,先轻压揉捻28-30分钟,再中压揉捻30-35分钟,再重压揉捻10-15分钟,在轻压、中压、重压揉捻的过程中,均往揉捻盘上喷洒沸水,最后松压空揉4-6分钟,让揉捻桶内的茶青充分揉匀,水分分布均匀,随即卸下茶青;3)发酵:将揉捻好的茶青装入发酵移动平台并压实,在茶青表面先用塑料薄膜覆盖严实,再用密实度好的棉布加盖在塑料薄膜上,在25.5-27℃的温度下,发酵5-6小时,得到红茶;4)烘干:将发酵好的红茶放入烘干机中进行反复烘干,烘干后在烘干机上即刻进行提香,提香温度为130-140℃,红茶无焦糊味,茶干脆即可。进一步地,步骤2)揉捻中,装入65型揉捻桶中的茶青重量为25-30kg。进一步地,步骤2)揉捻中,所述轻压揉捻、中压揉捻、重压揉捻、松压空揉的揉捻转速均为45-47r/min。进一步地,,步骤2)揉捻中,在所述轻压、中压、重压揉捻的过程中往揉捻盘上泼洒沸水的质量分别为0.5-1kg、0.5-1kg、1-1.5kg。进一步地,,步骤2)揉捻中,所述轻压揉捻30分钟,所述中压揉捻32分钟,所述重压揉捻12分钟,所述松压空揉5分钟。进一步地,步骤4)烘干中,所述反复烘干的操作方法为先将发酵好的红茶放放入烘干机中烘干,然后将其取出摊凉后,再将其放入烘干机中烘干,重复操作2-3次。进一步地,步骤4)烘干中,所述提香温度为135℃。发酵过程中用密实度好的棉布加盖在塑料薄膜上,主要是起到保温和提高发酵温度的作用。在揉捻过程中喷洒沸水的主要作用是:增加茶青的温度,再加上揉捻过程中茶青相互摩擦产生的热量,使得茶叶在揉捻成形的同时也加快了茶叶的发酵,进而缩短常温下茶叶的发酵时间。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红茶加工方法加工出来的红茶具有发酵均匀、色泽一致、成茶率高、碎茶率低的优点,而且汤色金黄透亮,味道香醇,常温发酵时间短,提高红茶加工效率,适合大批量生产,有利于红茶行业的发展。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n1)茶青萎调:将采摘茶青摊放,并对茶青进行摊翻,翻匀至茶青萎蔫状态基本一致,茶青失去鲜活状及光泽,呈萎蔫状,触手柔软,萎调完成;/n2)揉捻:将萎调好的茶青装入65型揉捻桶中压实,盖上盖子,先轻压揉捻28-30分钟,再中压揉捻30-35分钟,再重压揉捻10-15分钟,在轻压、中压、重压揉捻的过程中,均往揉捻盘上泼洒沸水,最后松压空揉4-6分钟,让揉捻桶内的茶青充分揉匀,水分分布均匀,随即卸下茶青;/n3)发酵:将揉捻好的茶青装入发酵移动平台并压实,在茶青表面先用塑料薄膜覆盖严实,再用密实度好的棉布加盖在塑料薄膜上,在25.5-27℃的温度下,发酵5-6小时,得到红茶;/n4)烘干:将发酵好的红茶放入烘干机中进行反复烘干,烘干后在烘干机上即刻进行提香,提香温度为130-140℃,红茶无焦糊味,茶干脆即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茶青萎调:将采摘茶青摊放,并对茶青进行摊翻,翻匀至茶青萎蔫状态基本一致,茶青失去鲜活状及光泽,呈萎蔫状,触手柔软,萎调完成;
2)揉捻:将萎调好的茶青装入65型揉捻桶中压实,盖上盖子,先轻压揉捻28-30分钟,再中压揉捻30-35分钟,再重压揉捻10-15分钟,在轻压、中压、重压揉捻的过程中,均往揉捻盘上泼洒沸水,最后松压空揉4-6分钟,让揉捻桶内的茶青充分揉匀,水分分布均匀,随即卸下茶青;
3)发酵:将揉捻好的茶青装入发酵移动平台并压实,在茶青表面先用塑料薄膜覆盖严实,再用密实度好的棉布加盖在塑料薄膜上,在25.5-27℃的温度下,发酵5-6小时,得到红茶;
4)烘干:将发酵好的红茶放入烘干机中进行反复烘干,烘干后在烘干机上即刻进行提香,提香温度为130-140℃,红茶无焦糊味,茶干脆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揉捻中,装入65型揉捻桶中的茶青重量为25-30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双勇,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安顺春来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