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类烘干装置,包括一级烘干室以及二级烘干室,一级烘干室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面出风的热风出风单元,底部设置有镂空隔板,并在镂空隔板下部设置有加湿装置;二级烘干室在一级烘干室侧的对侧设置有循环风道,并在该循环风道内设置有冷凝器以及气液分离器;一级烘干室与二级烘干室之间通过隔板分隔,一级烘干室与二级烘干室在隔板上部设置有连通部;而所述隔板设置于转台上,隔板上设置有挂架固定座,每个挂架固定座上可拆卸固定有挂架,并在每个挂架上设置有对鱼进行挂晾的挂钩。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两级腔室结构进行热风和单热形式进行干燥,使得鱼的加工更加方便,干燥效率更高。
A fish dry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类烘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设备中的烘干装置,具体为一种鱼类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鱼类作为一种常见的食物原料由于其体内营养丰富,倍受人们喜爱,但由于其中含有的盐分较少,其保质期短,无法满足长期贮藏的要求,因而,在我国南方地区,经常会对鱼进行干制处理,用于提高鱼的保质期;另外,在我国的很多地区也有很多将鱼干制成的菜肴,这些使得鱼的干制技术具有应用价值。传统的鱼干是将鱼宰杀冲洗之后进行悬挂自然烘干或者是放置在烘房内进行热风烘干:自然风干方式是将新鲜鱼类处理后挂晾到通风干燥、且有太阳的地方进行晾晒,这种方式虽然能最大程度保留鱼的香味,并保证鱼干的口感,但是其干燥效率较低,受环境影响明显,容易导致鱼在干燥过程中变质,不利于大规模的工厂化作业;在烘房内进行烘干作业时,由于烘干过程一直在热风空间中进行,烘干干燥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要求难于控制:一方面容易出现同批次的鱼在进行批量烘干操作时不同区域中鱼的烘干速度不一,出现一些区域中的鱼尚未干透时,而一些区域的鱼因为水份散发过快而出现表面焦化的情况,影响鱼干的质量;在另一方面,对于同一条鱼而言,若鱼的尺寸过大,在烘房中热风烘干的烘干速度较快,还有可能出现鱼皮和表面鱼肉已经开始脱水,而内层鱼肉依然具有较大的水分的情况,同样会影响鱼的保存和鱼干的质量。基于上述方法的缺陷,还有一种南方地区的地方制备鱼干的方法,该方法将鱼先利用烘房进行烘干到一定程度(通常至含水量45~50%),然后再取出后再放到通风干燥有太阳的地方晾晒或者再用炭火逐一烤干的方式进行二次干燥,这种方法能兼顾干燥效率和鱼的干燥质量,并能有效提高制备后的鱼干的口感,但缺陷在于整个过程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鱼类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鱼类烘干装置,包括一级烘干室以及二级烘干室,所述一级烘干室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出风单元,底部设置有镂空隔板,并在镂空隔板下部设置有朝向第一烘干室的加湿装置,所述出风单元为在一级烘干室侧壁上均匀设置的多个导流风机,且所述导流风机在进风端连接热风风机;所述二级烘干室在一级烘干室侧的对侧设置有循环风道,并在该循环风道内设置有冷凝器以及气液分离器;一级烘干室与二级烘干室之间通过隔板分隔,一级烘干室与二级烘干室在隔板上部设置有连通部;所述隔板底部设置于转台上,隔板的两面上均设置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挂架固定座,每个挂架固定座上均可拆卸固定有挂架,并在每个挂架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对鱼进行挂晾的挂钩。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连通部的设置位置位置高于最上层挂架的顶面水平位置。作为进一步限定,用于分隔一级烘干室和二级烘干室的所述隔板为导热材料隔板。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冷凝器以及气液分离器竖向设置于循环风道中,并在冷凝器以及气液分离器的下部设置有连接到蓄水槽的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为导流管或者导流平面,以将冷凝器以及气液分离器中的水气收集并导入蓄水槽中以方便集中处理,且为了减少结构冗赘,所述蓄水槽也可以设置为加湿装置的供水水源。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通过回风管连接热风风机以有效进行余热利用。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一级烘干室中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以及湿度传感器,所述热风风机通过温度传感器测得的实时数值与临界值进行比较来调整输出功率;所述加湿装置通过湿度传感器测得的实时数值与设定的临界值进行比较来控制开启和关闭。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烘干装置分隔出两个腔室,然后对两个腔室的加热方式进行控制,并充分利用热源,通过均匀设置的多个导流风机,有效提高一级烘干室中热风烘干的效率和干燥的均匀性,而加湿装置的设置可以提高一级烘干室内湿度的均匀性,并缓解鱼类原料表面风干过快,而内部湿度较大的情况,配合导流风机的组合可有效保证一级烘干室内所有鱼类原料烘干的均匀性;挂架上挂晾的鱼类原料可在一级烘干室内进行预烘干后通过转台送入二级烘干室中,而二级烘干室继续利用一级烘干室的热量进行热烘干,减少了将鱼类原料进行风干后取出进行晾晒或炭火烘干的工序,操作更加方便,减少了劳动的强度;通过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进行湿度和温度控制、人工干预少,智能化程度更高,并能够通过冷凝器以及气液分离器在运行的过程中进行湿热空气的热量和水汽回收,将能量和资源充分利用,使得整个设备的自适应性更好、更加节能环保,同时,便于批量化生产,也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地面;2、回风管;3、导流板;4、冷凝器;5、气液分离器;6、二级烘干室;7、隔板;8、热风风机;9、蓄水槽;10、加湿器;11、镂空隔板;12、导流风机;13一级烘干室;14、挂钩;15、挂架;16、转台;17、挂架固定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的一种鱼类烘干装置的较佳实施例,鱼类烘干装置设置于包括干燥室,其干燥室内通过隔板7分隔出一级烘干室13以及二级烘干室6。隔板7的底部设置于转台16上,上部为连通部,并通过连通部连接一级烘干室13以及二级烘干室6;在隔板7的两面上均设置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挂架固定座17,每个挂架固定座17上均可拆卸固定有挂架15,并在每个挂架15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对鱼进行挂晾的挂钩14。在本实施例中,一级烘干室13的内侧侧壁上设置有十六个导流风机12,这十六个导流风机12在一级烘干室13内侧壁上均匀布置,导流风机12后部连接热风风腔,而该热风风腔与外部热风风机8相连,并以热风风机8作为热风源进行供热。导流风机12将热风风机8输送的热风送入一级烘干室13形成循环,并能在隔板7上部穿过连通部将热风送入二级烘干室6。隔板7为导热材料隔板,能方便将一级烘干室13中的部分热量导入二级烘干室6中,而同时通过连通部的热风也会带入部分热量为二级烘干室6提供热源,这种间接热源设置使得二级烘干室6中的平均温度和平均湿度都要低于一级烘干室13,这种双温双湿烘干方式是对先利用烘房进行烘干到一定程度,然后再取出后再放到通风干燥有太阳的地方晾晒或者再用炭火逐一烤干的方式进行二次干燥的烘干方式的模拟,有利于提高鱼干的口感。通过挂钩14挂晾在挂架15上的待干燥鱼类原料的主要干燥过程在一级烘干室13中进行,其热风在烘干的起始过程中夹带水气从隔板7上部通过连通部进入二级烘干室6,并在风压和导流板3的作用下进入二级烘干室6左侧的风道中,经过冷凝器4和气液分离器5进行热量和水气的回收,其热量经过回风管2进行热风风机8,而水气经过凝结向下滴落,进而通过下部的导流斜面流入蓄水槽9。同时,在此过程中,由于隔板7上连通部设置的水平位置高于最上层挂架15的顶面水平位置,因而通过隔板7的含高温水气的热风对二级烘干室6中挂架上的鱼类原料影响也较小。当一级烘干室13的干燥进行一段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类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烘干室以及二级烘干室,所述一级烘干室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出风单元,底部设置有镂空隔板,并在镂空隔板下部设置有朝向第一烘干室的加湿装置,所述出风单元为在一级烘干室侧壁上均匀设置的多个导流风机,且所述导流风机在进风端连接热风风机;所述二级烘干室在一级烘干室侧的对侧设置有循环风道,并在该循环风道内设置有冷凝器以及气液分离器;一级烘干室与二级烘干室之间通过隔板分隔,一级烘干室与二级烘干室在隔板上部设置有连通部;所述隔板底部设置于转台上,隔板的两面上均设置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挂架固定座,每个挂架固定座上均可拆卸固定有挂架,并在每个挂架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对鱼进行挂晾的挂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类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烘干室以及二级烘干室,所述一级烘干室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出风单元,底部设置有镂空隔板,并在镂空隔板下部设置有朝向第一烘干室的加湿装置,所述出风单元为在一级烘干室侧壁上均匀设置的多个导流风机,且所述导流风机在进风端连接热风风机;所述二级烘干室在一级烘干室侧的对侧设置有循环风道,并在该循环风道内设置有冷凝器以及气液分离器;一级烘干室与二级烘干室之间通过隔板分隔,一级烘干室与二级烘干室在隔板上部设置有连通部;所述隔板底部设置于转台上,隔板的两面上均设置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挂架固定座,每个挂架固定座上均可拆卸固定有挂架,并在每个挂架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对鱼进行挂晾的挂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部的设置位置位置高于最上层挂架的顶面水平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新兵,刘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