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控硅关闭功能的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56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可控硅关闭功能的充电器,包括充电电路、可控硅控制电路、电池和电压反馈电路,充电电路通过可控硅控制电路与电池相连;电压反馈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池的正极相连,电压反馈电路的输出端与市电交流电源相连,可控硅控制电路包括可控硅、主控芯片U1、可控硅使能控制电路和可控硅触发控制电路,主控芯片U1的第一输入端与充电电路的输出端相连,主控芯片U1的输出端对应与可控硅使能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可控硅触发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可控硅触发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可控硅的阳极相连,可控硅使能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可控硅的控制极相连。本申请提供的充电器在可控硅导通状态下能主动关闭可控硅输出功能,有效保证电路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可控硅关闭功能的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充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可控硅关闭功能的充电器。
技术介绍
通常,充电器内设有可控硅,用于对充电器中的充电电池进行保护,防止充电电池过充。然而,传统的充电器中的可控硅一旦导通,在导通电流大于截止电流的情况下时,是没法关闭可控硅输出功能的,对电路的稳定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可控硅导通状态下能主动关闭可控硅输出功能的具有可控硅关闭功能的充电器。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可控硅关闭功能的充电器,包括充电电路、可控硅控制电路、电池和电压反馈电路,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通过变压器与市电交流电源AC相连,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可控硅控制电路与所述电池相连;所述电压反馈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电压反馈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市电交流电源AC相连,其中,所述可控硅控制电路包括可控硅、主控芯片U1、可控硅使能控制电路和可控硅触发控制电路,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主控芯片U1的输出端对应与所述可控硅使能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可控硅触发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可控硅触发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可控硅的阳极相连,所述可控硅使能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可控硅的控制极相连。相比于传统的充电器,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器增加了可控硅使能控制电路,使得可控硅控制电路在导通状态下能够关闭输出,且不会影响电路的稳定性和波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电路包括二极管D1、电容C1、电阻R1和电阻R2,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与市电交流电源AC相连,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一端和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一输入端相连。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压反馈电路包括光耦合器U2、稳压源U3、AC端控制芯片、电容C2、电容C3、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和电阻R8,所述电池的正极依次通过所述电阻R3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电阻R5的一端、所述电阻R6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一端、所述稳压源U3的R端相连;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电容C2分别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所述稳压源U3的K端相连;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8的一端、所述光耦合器U2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光耦合器U2的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均与12V电源相连,所述光耦合器U2的输出端通过所述AC端控制芯片与所述市电交流电源AC相连;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和所述稳压源U3的A端均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控硅触发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容C4、电阻R9、电阻R10和电阻R11,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9与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可控硅的控制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10与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4的一端、所述电阻R11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可控硅的阳极相连,所述可控硅的阴极与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相连。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控硅使能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3、电阻R12、电阻R13和电阻R14,所述电阻R12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的负极相连,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3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均与所述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阻R14与所述可控硅的控制极相连。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控硅控制电路还包括温度检测电路,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三输入端相连。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芯片U1采用型号为JXY-E09的控制芯片;所述稳压源U3采用型号为TL431的稳压源芯片。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中具体可控硅关闭功能的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中中具体可控硅关闭功能的充电器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可控硅关闭功能的充电器,包括充电电路100、可控硅控制电路200、电池300和电压反馈电路400,充电电路100的输入端通过变压器10与市电交流电源AC相连,充电电路100的输出端通过可控硅控制电路200与电池300相连;电压反馈电路400的输入端与电池300的正极相连,电压反馈电路400的输出端与市电交流电源AC相连,其中,可控硅控制电路200包括可控硅SCR、主控芯片U1、可控硅使能控制电路210和可控硅触发控制电路220,主控芯片U1的第一输入端与充电电路100的输出端相连,主控芯片U1的输出端对应与可控硅使能控制电路210的输入端、可控硅触发控制电路220的输入端相连,可控硅触发控制电路220的输出端与可控硅SCR的阳极相连,可控硅使能控制电路220的输出端与可控硅SCR的控制极相连。具体地,主控芯片U1可采用型号为JXY-E09的控制芯片。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充电电路100可包括二极管D1、电容C1、电阻R1和电阻R2,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与市电交流电源AC相连,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电容C1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电池的正极(BATV)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2的一端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主控芯片U1的第一输入端(第7引脚)相连。电压反馈电路400可包括光耦合器U2、稳压源U3、AC端控制芯片、电容C2、电容C3、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和电阻R8,电池的正极(BATV)依次通过电阻R3与电阻R4的一端相连,电阻R4的另一端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可控硅关闭功能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电路、可控硅控制电路、电池和电压反馈电路,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通过变压器与市电交流电源AC相连,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可控硅控制电路与所述电池相连;所述电压反馈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电压反馈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市电交流电源AC相连,其中,/n所述可控硅控制电路包括可控硅、主控芯片U1、可控硅使能控制电路和可控硅触发控制电路,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主控芯片U1的输出端对应与所述可控硅使能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可控硅触发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可控硅触发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可控硅的阳极相连,所述可控硅使能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可控硅的控制极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可控硅关闭功能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电路、可控硅控制电路、电池和电压反馈电路,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通过变压器与市电交流电源AC相连,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可控硅控制电路与所述电池相连;所述电压反馈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电压反馈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市电交流电源AC相连,其中,
所述可控硅控制电路包括可控硅、主控芯片U1、可控硅使能控制电路和可控硅触发控制电路,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主控芯片U1的输出端对应与所述可控硅使能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可控硅触发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可控硅触发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可控硅的阳极相连,所述可控硅使能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可控硅的控制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控硅关闭功能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包括二极管D1、电容C1、电阻R1和电阻R2,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与市电交流电源AC相连,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一端和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一输入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可控硅关闭功能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反馈电路包括光耦合器U2、稳压源U3、AC端控制芯片、电容C2、电容C3、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和电阻R8,所述电池的正极依次通过所述电阻R3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电阻R5的一端、所述电阻R6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一端、所述稳压源U3的R端相连;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电容C2分别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所述稳压源U3的K端相连;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建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集芯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