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变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0070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逆变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一、榫槽、固定板二、榫头、真空吸盘、对拉螺栓、卡槽以及挂钩,固定板一通过膨胀螺丝安装在底板前端面上侧,固定板二通过膨胀螺丝安装在底板前端面下侧,固定板一通过固定片与固定板二相连接固定,固定槽内部下侧开设有榫槽,榫头对称焊接在逆变器主体上下端面,该设计解决了原有逆变器在固定结构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底板后端面安装有真空吸盘,底板通过对拉螺栓与挂板连接固定,底板后端面焊接有挂钩,挂板前端面开设有卡槽,该设计解决了原有逆变器在悬挂结构上不够完善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安全牢固,稳定性高。

An inverter fixed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verter fixed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xed plate one, a tenon slot, a fixed plate two, a tenon and a vacuum sucker, a pull bolt, a groove and a hook. The fixed plate is install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front end of the floor through an expansion screw, and the fixed plate two is installed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front end face of the floor through an expansion screw, and a fixed plate is fixed. The over fixed plate is fixed with the fixed plate, the lower side of the fixed slot is opened with tenon groove, and the tenon is welded on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inverter body symmetrically. The design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original inverter has a shortage in the fixed structure. The rear end face of the bottom plate is installed with a vacuum sucker, and the bottom plate is fixed by connecting the pulling bolt to the hanging plate. The rear end face of the bottom plate is welded with hooks, and the front end face of the hanging plate is opened with a card slot. The design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original inverter is not perfect in the suspensio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is reasonable in structure, easy to assemble, secure and stable, and has high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逆变器固定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逆变器固定装置,属于逆变器

技术介绍
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转变成交流电。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广泛适用于空调、家庭影院、电动砂轮、电动工具、缝纫机、电脑等,在国外因汽车的普及率较高外出工作或外出旅游即可用逆变器连接蓄电池带动电器及各种工具工作,把家用电器连接到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端就能在汽车内使用各种电器。现有的逆变器在固定结构方面存在不足,目前的逆变器固定安装结构较为繁琐,给系统安装和维护带来极大不便,现有的逆变器在悬挂结构上不够完善,逆变器悬挂不牢固容易引发安全隐患,现在急需一种逆变器固定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逆变器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安全牢固,稳定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逆变器固定装置,包括逆变器主体、固定机构、悬挂机构以及底板,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逆变器主体后侧,所述底板安装在逆变器主体后端面,所述悬挂机构设置在底板后端面,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一、膨胀螺丝、固定片、固定槽、榫槽、固定板二以及榫头,所述固定板一通过膨胀螺丝安装在底板前端面上侧,所述固定板二通过膨胀螺丝安装在底板前端面下侧,所述固定板一通过固定片与固定板二相连接固定,所述固定片安装在固定板一与固定板二连接处,所述固定槽开设在固定板一下侧,所述固定槽开设在固定板二上侧,所述固定槽内部下侧开设有榫槽,所述榫头对称焊接在逆变器主体上下端面,所述悬挂机构包括真空吸盘、螺栓孔、对拉螺栓、卡槽、挂钩以及挂板,所述底板后侧设有挂板,所述底板后端面安装有真空吸盘,所述螺栓孔贯穿底板以及挂板,所述螺栓孔开设在底板前端面中间位置,所述底板通过对拉螺栓与挂板连接固定,所述底板后端面焊接有挂钩,所述挂板前端面开设有卡槽。进一步地,所述逆变器主体外表面设有一层防锈漆。进一步地,所述膨胀螺丝设有四组,且四组膨胀螺丝规格相同,所述固定片设有两组,且两组固定片规格相同。进一步地,所述膨胀螺丝设有防松垫圈。进一步地,所述榫槽设有两组,且两组榫槽规格相同,所述榫头设有两组,且两组榫头规格相同,所述榫槽与榫头相啮合。进一步地,所述真空吸盘设有多组,且多组真空吸盘均由丁腈橡胶材质制成。进一步地,所述挂钩设有多组,且多组挂钩规格相同,所述卡槽设有多组,且多组卡槽规格相同,所述挂钩与卡槽相匹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逆变器固定装置,因本技术添加了固定板一、膨胀螺丝、固定片、固定槽、榫槽、固定板二以及榫头,该设计简化了逆变器的固定安装结构,方便了逆变器的拆卸维护,解决了原有逆变器在固定结构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安装便捷性。因本技术添加了真空吸盘、螺栓孔、对拉螺栓、卡槽、挂钩以及挂板,该设计增加了逆变器悬挂的牢固性,解决了原有逆变器在悬挂结构上不够完善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稳定性。因膨胀螺丝设有防松垫圈,该设计可以防止膨胀螺丝的松动,因逆变器主体外表面设有一层防锈漆,该设计提高了逆变器的使用寿命,因膨胀螺丝设有四组,且四组膨胀螺丝规格相同,固定片设有两组,且两组固定片规格相同,该设计增加了本技术的牢固性,因真空吸盘设有多组,且多组真空吸盘均由丁腈橡胶材质制成,该设计增加了真空吸盘的吸附性,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安全牢固,稳定性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逆变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逆变器固定装置中固定机构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逆变器固定装置中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逆变器固定装置中悬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逆变器主体、2-固定机构、3-悬挂机构、4-底板、21-固定板一、22-膨胀螺丝、23-固定片、24-固定槽、25-榫槽、26-固定板二、27榫头、31-真空吸盘、32-螺栓孔、33-对拉螺栓、34-卡槽、35-挂钩、36-挂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逆变器固定装置,包括逆变器主体1、固定机构2、悬挂机构3以及底板4,固定机构2设置在逆变器主体1后侧,底板4安装在逆变器主体1后端面,悬挂机构3设置在底板4后端面。固定机构2包括固定板一21、膨胀螺丝22、固定片23、固定槽24、榫槽25、固定板二26以及榫头27,固定板一21通过膨胀螺丝22安装在底板4前端面上侧,固定板二26通过膨胀螺丝22安装在底板4前端面下侧,固定板一21通过固定片23与固定板二26相连接固定,固定片23安装在固定板一21与固定板二26连接处,固定槽24开设在固定板一21下侧,固定槽24开设在固定板二26上侧,固定槽24内部下侧开设有榫槽25,榫头27对称焊接在逆变器主体1上下端面,该设计解决了原有逆变器在固定结构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悬挂机构3包括真空吸盘41、螺栓孔42、对拉螺栓43、卡槽44、挂钩45以及挂板46,底板4后侧设有挂板46,底板4后端面安装有真空吸盘41,螺栓孔42贯穿底板4以及挂板46,螺栓孔42开设在底板4前端面中间位置,底板4通过对拉螺栓43与挂板46连接固定,底板4后端面焊接有挂钩45,挂板46前端面开设有卡槽44,该设计解决了原有逆变器在悬挂结构上不够完善的问题。逆变器主体1外表面设有一层防锈漆,膨胀螺丝22设有四组,且四组膨胀螺丝22规格相同,固定片23设有两组,且两组固定片23规格相同,膨胀螺丝22设有防松垫圈,榫槽25设有两组,且两组榫槽25规格相同,榫头27设有两组,且两组榫头27规格相同,榫槽25与榫头27相啮合,真空吸盘41设有多组,且多组真空吸盘41均由丁腈橡胶材质制成,挂钩45设有多组,且多组挂钩45规格相同,卡槽44设有多组,且多组卡槽44规格相同,挂钩45与卡槽44相匹配。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对本技术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首先,工作人将逆变器主体1放置在固定板二26上侧的固定槽24内,逆变器下端面后侧的榫头27与固定槽24内部下侧的榫槽25相互啮合,固定板一21安装在逆变器主体1上侧,逆变器主体1上端面后侧的榫头27与榫槽25相啮合,从而将逆变器主体1牢牢地安装在固定槽24内,工作人员再通过膨胀螺丝22将固定板一21以及固定板二26安装在底板4前端面,然后将固定片23安装在固定板一21与固定板二26连接处,固定板一21通过固定片23与固定板二26相固定连接,该设计简化了逆变器的固定安装结构,方便了逆变器的拆卸维护,解决了原有逆变器在固定结构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安装便捷性。首先将底板4后端面的挂钩45放置在挂板46前端面卡槽44内,然后工作人员将对拉螺栓43放置在螺栓孔42,工作人员通过工具将对拉螺栓43拧紧,从而使底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逆变器固定装置,包括逆变器主体、固定机构、悬挂机构以及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逆变器主体后侧,所述底板安装在逆变器主体后端面,所述悬挂机构设置在底板后端面;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一、膨胀螺丝、固定片、固定槽、榫槽、固定板二以及榫头,所述固定板一通过膨胀螺丝安装在底板前端面上侧,所述固定板二通过膨胀螺丝安装在底板前端面下侧,所述固定板一通过固定片与固定板二相连接固定,所述固定片安装在固定板一与固定板二连接处,所述固定槽开设在固定板一下侧,所述固定槽开设在固定板二上侧,所述固定槽内部下侧开设有榫槽,所述榫头对称焊接在逆变器主体上下端面;所述悬挂机构包括真空吸盘、螺栓孔、对拉螺栓、卡槽、挂钩以及挂板,所述底板后侧设有挂板,所述底板后端面安装有真空吸盘,所述螺栓孔贯穿底板以及挂板,所述螺栓孔开设在底板前端面中间位置,所述底板通过对拉螺栓与挂板连接固定,所述底板后端面焊接有挂钩,所述挂板前端面开设有卡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变器固定装置,包括逆变器主体、固定机构、悬挂机构以及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逆变器主体后侧,所述底板安装在逆变器主体后端面,所述悬挂机构设置在底板后端面;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一、膨胀螺丝、固定片、固定槽、榫槽、固定板二以及榫头,所述固定板一通过膨胀螺丝安装在底板前端面上侧,所述固定板二通过膨胀螺丝安装在底板前端面下侧,所述固定板一通过固定片与固定板二相连接固定,所述固定片安装在固定板一与固定板二连接处,所述固定槽开设在固定板一下侧,所述固定槽开设在固定板二上侧,所述固定槽内部下侧开设有榫槽,所述榫头对称焊接在逆变器主体上下端面;所述悬挂机构包括真空吸盘、螺栓孔、对拉螺栓、卡槽、挂钩以及挂板,所述底板后侧设有挂板,所述底板后端面安装有真空吸盘,所述螺栓孔贯穿底板以及挂板,所述螺栓孔开设在底板前端面中间位置,所述底板通过对拉螺栓与挂板连接固定,所述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建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集芯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