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维护蓄电池的车载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160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维护蓄电池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圈、AC输入接头、AC输出接头、护套、AC电源线、下壳、电源线密封圈、DC正极输出线、DC负极输出线、锁紧螺钉、电源线固定上压块、电源线固定下压块、线路板、上壳、导光柱、DC+/‑输出接口、导光口;线路板上的电路包括:输入连接端、防雷保护电路、输入滤波电路、桥式整流电路、整流后的滤波电路、单端反激式原边电路、变压器、输出整流电路、输出滤波电路、极性反接保护电路、输出连接端、电流采样电路、原边控制电路、副边控制电路、微控制器、光耦;原边控制电路中设有电源管理芯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维护和保养蓄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维护蓄电池的车载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器,尤其是一种用于维护蓄电池的车载充电器。
技术介绍
汽车上的蓄电池,在寒冷的冬季,可能因为蓄电池自身储备电力的下降,导致无法启动汽车;这时需要及时给蓄电池补电;但是由于汽车还未启动,因此汽车上的发电机也无法启动;目前几乎所有的汽车很少配备有专用的充电器给蓄电池进行维护保养充电;当汽车处于静态布置,长时间未启动后,其蓄电池中的电力会自然损耗,蓄电池严重亏电轻则缩短蓄电池寿命,重则导致蓄电池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维护蓄电池的车载充电器,能够在蓄电池亏电时及时给蓄电池进行充电,从而能够维护和保养蓄电池,延长其寿命。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维护蓄电池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圈、AC输入接头、AC输出接头、护套、AC电源线、下壳、电源线密封圈、DC正极输出线、DC负极输出线、锁紧螺钉、电源线固定上压块、电源线固定下压块、线路板、上壳、导光柱、DC+/-输出接口、导光口;所述AC输入接头、AC输出接头分别连接相应的AC电源线;各AC电源线与AC输入接头、AC输出接头连接处套有护套;AC输入接头、AC输出接头穿过下壳上相应的安装孔,并套接相应的电源线密封圈安装到下壳上对应的安装孔中;电源线固定上压块和电源线固定下压块通过锁紧螺钉夹紧所述AC电源线,并通过锁紧螺钉固定在下壳上;AC输入接头所连接的AC电源线和AC输出接头所连接的AC电源线均连接到线路板一端的输入连接端上,完成AC电源线的转接;DC+/-输出接口安装在下壳上,分别与DC正极输出线和DC负极输出线一端连接,DC正极输出线和DC负极输出线另一端连接线路板上的输出连接端;所述导光柱安装在上壳的后端,导光柱一端对准上壳后端上的导光口;安装支架安装在上壳的侧面或下表面;所述线路板安装在上壳中,线路板上的发光指示灯对准导光柱;所述下壳焊接在上壳前端;AC输入接头、AC输出接头的前端还配有密封圈。进一步地,在上壳的上表面还设有标贴。进一步地,在上壳的下表面设有安装支架。进一步地,线路板上的电路包括:输入连接端、防雷保护电路、输入滤波电路、桥式整流电路、整流后的滤波电路、单端反激式原边电路、变压器、输出整流电路、输出滤波电路、极性反接保护电路、输出连接端、电流采样电路、原边控制电路、副边控制电路、微控制器、光耦;原边控制电路中设有电源管理芯片;输入连接端连接防雷保护电路一端,防雷保护电路另一端连接输入滤波电路一端,输入滤波电路另一端连接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整流后的滤波电路一端,整流后的滤波电路另一端连接单端反激式原边电路,单端反激式原边电路连接在变压器的原边;变压器的原边与原边控制电路连接;变压器的副边连接输出整流电路一端,输出整流电路另一端连接输出滤波电路一端,输出滤波电路另一端连接极性反接保护电路一端,极性反接保护电路另一端连接输出连接端;电流采样电路分别连接输出滤波电路和输出连接端;副边控制电路连接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出端,副边控制电路还连接微控制器;副边控制电路通过光耦连接原边控制电路;副边控制电路中设有比较器,比较器一端接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出电压,另一端接微控制器的设定电压信号,比较器的输出通过光耦反馈给原边控制电路。进一步地,输出整流电路采用同步整流电路。本技术的优点:1)防水防尘等级达到IP65,整体防护性能好。2)连续输出电流大,能够连续输出8A电流。3)设有极性反接保护电路,更安全可靠。4)输出线中,有AC输出专用接口,作为其它用电设备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前端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后端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气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维护蓄电池的车载充电器,如图1-图3所示,包括:密封圈1、AC输入接头2、AC输出接头3、护套4、AC电源线5、下壳6、电源线密封圈7、DC正极输出线8、DC负极输出线9、锁紧螺钉10、电源线固定上压块11、电源线固定下压块12、线路板13、上壳14、标贴15、导光柱16、安装支架17、DC+/-输出接口18、导光口19;所述AC输入接头2、AC输出接头3分别连接相应的AC电源线5;各AC电源线5与AC输入接头2、AC输出接头3连接处套有护套4;AC输入接头2、AC输出接头3穿过下壳6上相应的安装孔,并套接相应的电源线密封圈7安装到下壳6上对应的安装孔中;起到密封作用;电源线固定上压块11和电源线固定下压块12通过锁紧螺钉10夹紧所述AC电源线5,并通过锁紧螺钉10固定在下壳6上;AC输入接头2所连接的AC电源线和AC输出接头3所连接的AC电源线均连接到线路板13一端的输入连接端上,完成AC电源线的转接;220v交流电可以同时输入至线路板13和从AC输出接头3转出,方便其它需要220v交流电的设备使用;DC+/-输出接口18安装在下壳6上,分别与DC正极输出线8和DC负极输出线9一端连接,DC正极输出线8和DC负极输出线9另一端连接线路板13上的输出连接端;所述导光柱16安装在上壳14的后端,导光柱16一端对准上壳14后端上的导光口19;标贴15安装在上壳14的上表面;安装支架17安装在上壳14的侧面或下表面;通过安装支架17可以将车载充电器连接至车辆上;所述线路板13安装在上壳14中,线路板13上的发光指示灯对准导光柱16;所述下壳6焊接在上壳14前端;AC输入接头2、AC输出接头3的前端还配有密封圈1,以便AC输入接头2、AC输出接头3连接相应AC插座时能具有防水性。线路板13上的电路参见图4,包括:输入连接端、防雷保护电路、输入滤波电路、桥式整流电路、整流后的滤波电路、单端反激式原边电路、变压器、输出整流电路、输出滤波电路、极性反接保护电路、输出连接端、电流采样电路、原边控制电路、副边控制电路、微控制器、光耦;原边控制电路中设有电源管理芯片;其中,输出整流电路采用同步整流电路;输入连接端连接防雷保护电路一端,防雷保护电路另一端连接输入滤波电路一端,输入滤波电路另一端连接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整流后的滤波电路一端,整流后的滤波电路另一端连接单端反激式原边电路,单端反激式原边电路连接在变压器的原边;变压器的原边与原边控制电路连接;变压器的副边连接输出整流电路一端,输出整流电路另一端连接输出滤波电路一端,输出滤波电路另一端连接极性反接保护电路一端,极性反接保护电路另一端连接输出连接端;电流采样电路分别连接输出滤波电路和输出连接端;副边控制电路连接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出端,副边控制电路还连接微控制器;副边控制电路通过光耦连接原边控制电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维护蓄电池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圈(1)、AC输入接头(2)、AC输出接头(3)、护套(4)、AC电源线(5)、下壳(6)、电源线密封圈(7)、DC正极输出线(8)、DC负极输出线(9)、锁紧螺钉(10)、电源线固定上压块(11)、电源线固定下压块(12)、线路板(13)、上壳(14)、导光柱(16)、安装支架(17)、DC+/-输出接口(18)、导光口(19);/n所述AC输入接头(2)、AC输出接头(3)分别连接相应的AC电源线(5);各AC电源线(5)与AC输入接头(2)、AC输出接头(3)连接处套有护套(4);/nAC输入接头(2)、AC输出接头(3)穿过下壳(6)上相应的安装孔,并套接相应的电源线密封圈(7)安装到下壳(6)上对应的安装孔中;电源线固定上压块(11)和电源线固定下压块(12)通过锁紧螺钉(10)夹紧所述AC电源线(5),并通过锁紧螺钉(10)固定在下壳(6)上;AC输入接头(2)所连接的AC电源线和AC输出接头(3)所连接的AC电源线均连接到线路板(13)一端的输入连接端上,完成AC电源线的转接;/nDC+/-输出接口(18)安装在下壳(6)上,分别与DC正极输出线(8)和DC负极输出线(9)一端连接,DC正极输出线(8)和DC负极输出线(9)另一端连接线路板(13)上的输出连接端;/n所述导光柱(16)安装在上壳(14)的后端,导光柱(16)一端对准上壳(14)后端上的导光口(19);/n所述线路板(13)安装在上壳(14)中,线路板(13)上的发光指示灯对准导光柱(16);所述下壳(6)焊接在上壳(14)前端;/nAC输入接头(2)、AC输出接头(3)的前端还配有密封圈(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维护蓄电池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圈(1)、AC输入接头(2)、AC输出接头(3)、护套(4)、AC电源线(5)、下壳(6)、电源线密封圈(7)、DC正极输出线(8)、DC负极输出线(9)、锁紧螺钉(10)、电源线固定上压块(11)、电源线固定下压块(12)、线路板(13)、上壳(14)、导光柱(16)、安装支架(17)、DC+/-输出接口(18)、导光口(19);
所述AC输入接头(2)、AC输出接头(3)分别连接相应的AC电源线(5);各AC电源线(5)与AC输入接头(2)、AC输出接头(3)连接处套有护套(4);
AC输入接头(2)、AC输出接头(3)穿过下壳(6)上相应的安装孔,并套接相应的电源线密封圈(7)安装到下壳(6)上对应的安装孔中;电源线固定上压块(11)和电源线固定下压块(12)通过锁紧螺钉(10)夹紧所述AC电源线(5),并通过锁紧螺钉(10)固定在下壳(6)上;AC输入接头(2)所连接的AC电源线和AC输出接头(3)所连接的AC电源线均连接到线路板(13)一端的输入连接端上,完成AC电源线的转接;
DC+/-输出接口(18)安装在下壳(6)上,分别与DC正极输出线(8)和DC负极输出线(9)一端连接,DC正极输出线(8)和DC负极输出线(9)另一端连接线路板(13)上的输出连接端;
所述导光柱(16)安装在上壳(14)的后端,导光柱(16)一端对准上壳(14)后端上的导光口(19);
所述线路板(13)安装在上壳(14)中,线路板(13)上的发光指示灯对准导光柱(16);所述下壳(6)焊接在上壳(14)前端;
AC输入接头(2)、AC输出接头(3)的前端还配有密封圈(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衡长森潘卫星梅家才
申请(专利权)人:帝发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