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多纤维缆线组件及其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7323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了一种形成圆形多纤维缆线组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提供圆形多纤维缆线、热收缩管、管材、保护罩、卷曲管,和多纤维连接器;将热收缩管拧到多纤维缆线上;剥开预定长度的多纤维缆线的内、外套层;在必要时将多纤维缆线的纤维接合成带状;按照需要制备管材;将多纤维缆线的纤维和加强构件拧入管材中;将保护罩和卷曲管置于管材上,将多纤维连接器装配至带状缆线;将卷曲管卷绕在管材、加强构件和多纤维连接器的周围;将热收缩管热收缩至圆形多纤维缆线和管材上;使保护罩滑动以使其连接至多纤维连接器,以便提供圆形的多纤维缆线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光导纤维通信的多光纤带连接器,或终端。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形的、加套的多光纤带终端,该终端连接至用来接纳带状缆线的连接器,例如MTO连接器。
技术介绍
带状缆线包含许多平行嵌入在塑料材料中的纤维,以形成扁平的带状结构。带状缆线可直接用于环境友好的地方,而无需任何保护或加强。对于许多其它应用,一根或多根带通过加强构件来包装,例如凯夫拉尔(kevlar),其位于用于保护和容易处理的PVC外罩内。这种带状缆线20示于图1。带状缆线20包括两根12-光纤带22,它们由嵌入在外壳26中的纤维24形成。12-光纤带22被封装在外罩28内,其中线束30作为较强构件。外罩28是具有矩形横截面的管子,由于该横截面具有较小的厚度/宽度比,因此将被认为是“扁平”的缆线。于是,带状缆线20相对而言较薄。目前,几乎所有的被应用的具有加套的带状缆线均为扁平缆线。带状缆线20可通过示于图2-4的端接过程直接终止在多纤维连接器32,例如MTO连接器,以提供扁平的缆线组件34。图2-4的目的在于展示带状缆线20是怎样连接至连接器32的。连接器32装配至带状缆线20的12-光纤带22的细节没有被示出,因为这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可替换地,带状缆线20可被分成单根纤维,并且随后终止在单个的纤维连接器,例如SC型连接器,这示于由本申请的受让人所拥有的US专利No.6623173中。用于单根光纤带端接的技术已经发展得很完善。多光纤带和端接领域仍在发展中。扁平缆线组件在缆线路由选择中具有数个缺点。首先,扁平缆线组件仅可沿扁平侧弯曲。任何试图沿其它方向弯曲该扁平缆线组件都将损坏该缆线。第二,当具有多根缆线的扁平缆线组件沿它的可弯曲方向弯曲时,外部缆线被拉伸并且内部缆线被压缩。由于缆线被固定于连接器,缆线不能沿着彼此滑动以降低应力,从而有可能导致缆线损坏或具有较高的衰减。第三,扁平缆线组件具有较低的抗破碎性,这是由于外罩很薄并且不能为缆线提供足够的保护。为了克服这些缺点,近年来引进了圆形的多光纤带。一种类型的圆形多纤维缆线40a示于图5中,并且第二种类型的圆形多纤维缆线40b示于图6和7中。圆形多纤维缆线40a包括两根24-光纤带42a,圆形多纤维缆线40b包括两根12-纤维束42b;每一根纤维束42b中的纤维由沿纤维束42b的长度方向螺旋形缠绕的线(未示出)松散地包含。圆形多纤维缆线40a和圆形多纤维缆线40b均具有第一套层44和第二套层46。加强构件的绞合线48被夹在第一和第二套层44和46之间。这种双外罩结构使得圆形多纤维缆线40a,40b比扁平缆线具有更好的抗破碎性。图6和7中的圆形多纤维缆线40b可沿任何方向弯曲,而不会对特定的纤维产生显著的强度。由于圆形缆线40a中的纤维为带状,因此图5的圆形缆线40a比图6和7的圆形缆线40b对弯曲的抵抗要弱一些,尽管如此,它相对于图1的扁平缆线20仍然得到了改进。当圆形缆线40a沿带42a的窄边弯曲时,圆形缆线40a可逐渐滚动以便将带42a扭曲到外罩44,46内部,从而避免带42a中的突然的弯曲应力。这种滚动效应预先植入到所述类型的圆形多纤维缆线中,并且示于US专利No.6295401。除了这些优点之外,圆形缆线40a,40b还具有传统铜质缆线的触感,并且比扁平缆线通常能更顺利地处理和定线。由于圆形多纤维缆线只在最近几年才被专利技术,因此它们还未被广泛地用到实际应用中。应该至少部分地相信这是预期的,因为还没有技术被开发出来用于将圆形多纤维缆线端接至连接器。由于圆形多纤维缆线具有两层外罩,它们很难端接。由于至少两个原因,圆形多纤维缆线还不能以与扁平缆线连接至连接器同样的方式连接至连接器。首先,现存的连接器只能接纳一个外罩。第二,连接器部件不能套在圆形缆线上,从而不能提供连接器装配所需的空间。为了提供对前述问题的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使圆形多纤维缆线与用来接纳带状缆线的连接器端连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形成的圆形缆线组件。其它特征和优点将通过阅读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并结合附图而变得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将圆形多纤维缆线端接至用来接纳带状缆线的多纤维连接器的方法,以便形成圆形的多纤维缆线组件。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该方法使用数个相对便宜的部件来使得圆形多纤维缆线能够被处理,以使得缆线的端部可端接至通常用于与带状缆线或扁平缆线一起使用的标准连接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缆线弯曲时能抵抗其损坏的圆形多纤维缆线组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比扁平多纤维缆线组件具有更高抗破碎性的圆形多纤维缆线组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传统铜制缆线触感的圆形多纤维缆线组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与扁平多纤维缆线组件相比,总的来说能更容易处理和更易布线的圆形多纤维缆线组件。简单地说,并且根据前面的描述,提供了一种形成圆形多纤维缆线组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提供圆形多纤维缆线、热收缩管、管材、保护罩、卷曲管,和多纤维连接器;将热收缩管拧到多纤维缆线上;剥开预定长度的多纤维缆线的内、外套层;在必要时将多纤维缆线的纤维接合成带状;按照需要制备管材;将多纤维缆线的纤维和加强构件拧入管材中;将保护罩和卷曲管置于管材上,将多纤维连接器装配至带状缆线;将卷曲管卷绕在管材、加强构件和多纤维连接器的周围;将热收缩管热收缩至圆形多纤维缆线和管材上;使保护罩滑动以使其连接至多纤维连接器,以便提供圆形的多纤维缆线组件。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和操作的组织以及方式,及其进一步的目的和优点,可通过结合附图并参照下面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图1是现有技术中扁平带状缆线的透视图;图2-4是透视图,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扁平带状缆线通过多纤维连接器端接,以形成现有技术的扁平缆线组件;图5是现有技术的包含两根24-光纤带的第一种类型的圆形缆线的透视图;图6是现有技术的包含两根12-光纤束的第二种类型的圆形缆线的透视图;图7是图6的第二种类型的圆形缆线的横截面图;图8是图6的第二种类型的圆形缆线的透视图,其纤维已根据本专利技术形成了带状;图9-12是图5的第一种类型的圆形缆线的透视图,其通过多纤维连接器端接在一起,以便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圆形缆线组件;和图13A-13D是流程图,示出了将圆形多纤维缆线端接至用来接纳带状缆线的多纤维连接器的步骤,以便形成本专利技术的圆形多纤维缆线组件。具体实施例方式尽管本专利技术易受不同形式的实施例的影响,其中这些实施例示于附图中并将被详细描述,应该理解,本公开的特定实施例应被认为是本专利技术原理的示例,而并不意味着将本专利技术限制为所显示和描述的那样。现在将参照附图5-13D论述将圆形多纤维缆线40a,40b端接至用来接纳带状缆线20的多纤维连接器32的方法100,以便形成圆形多纤维缆线组件200。该方法100的步骤更好地示于图13A-13D中。在步骤102中,提供圆形多纤维缆线40a或圆形多纤维缆线40b。由于圆形多纤维缆线40a以被提供,这里将进一步描述方法100。如图5所示,圆形多纤维缆线40a包括两根24-光纤带42a。当然,提供更多或更少的24-光纤带42a也是可以理解的。第一套层44缠绕在带42a上,并且第二套层4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形多纤维缆线组件,包括:圆形多纤维缆线;被构造为接纳扁平多纤维缆线的连接器;和用于将所述圆形多纤维缆线连接至所述连接器的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宗托马斯D希尔特伊戈尔格鲁瓦斯
申请(专利权)人:莫莱克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