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膜制备用碳化炉过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7158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膜制备用碳化炉过滤系统,包括碳化炉本体、一级过滤机构、二级过滤机构、三级过滤机构和真空泵,碳化炉本体、一级过滤机构、二级过滤机构、三级过滤机构与真空泵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碳化炉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氮气冲入口;一级过滤机构包括第一筒体和冷凝过滤器,冷凝过滤器设置在第一筒体的内部,冷凝过滤器的外壁与第一筒体的内壁密封连接;二级过滤机构包括第二筒体和隔板,隔板从上至下间隔设置在第二筒体的内部;三级过滤机构包括第三筒体和纤维吸附机构,纤维吸附机构设置在第三筒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过滤系统的过滤效果差,环保性差等问题进行改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过滤效果、环保性强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膜制备用碳化炉过滤系统
本技术涉及过滤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石墨膜制备用碳化炉过滤系统。
技术介绍
石墨膜是一种很薄导热材料,又称为导热石墨膜,导热石墨片,石墨散热片等,为电子产品的薄型化发展提供了可能。石墨膜具有良好的再加工性,可根据用途与PET等其他薄膜类材料复合或涂胶,这种材料有弹性,可裁切冲压成任意形状,可多次弯折;适用于将点热源转换为面热源的快速热传导,具有很高的导热性能,是由一种高度定向的石墨聚合物薄膜制成。目前,散热石墨膜广泛的应用于PDP、LCDTV、NotebookPC、UMPC、FlatPanelDisplay、MPU、Projector、PowerSupply、LED,MID,移动电话;DVD;数码相机;电脑及周边设备;传感器;半导体生产设备;光纤通信设备等电子产品中。PI膜经过石墨化、碳化、压延等多个步骤才能制备出石墨膜,其中,PI膜的碳化在碳化炉内进行,PI膜在碳化时会产生焦油、CO、非甲烷烃类等有害物质。现有的石墨膜制备过程中没有针对碳化炉设置合理有效的过滤系统,碳化产生的焦油、废气等有害物质不能充分的过滤,从而,有害物质的排放会严重污染环境,另外,在过滤的过程中产生的焦油容易堵塞过滤装置,从而使有害物质无法通过,从而有害物质会留在碳化炉内,最后留在石墨膜内,严重影响石墨膜的质量。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膜制备用碳化炉过滤系统,本技术具有对焦油、废气的过滤效果好、更加环保、不易堵塞、提高石墨膜的质量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石墨膜制备用碳化炉过滤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碳化炉的过滤系统对焦油、废气等有害物质的过滤效果差,环保性差,容易堵塞,石墨膜的质量差等技术问题,本技术具有对焦油、废气的过滤效果好、更加环保、不易堵塞、提高石墨膜的质量等优点。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膜制备用碳化炉过滤系统,包括碳化炉本体、一级过滤机构、二级过滤机构、三级过滤机构和真空泵,碳化炉本体、一级过滤机构、二级过滤机构、三级过滤机构与真空泵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碳化炉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氮气冲入口,氮气冲入口上设置有进气阀;一级过滤机构包括第一筒体和冷凝过滤器,第一筒体横向设置,冷凝过滤器设置在第一筒体的内部,并且冷凝过滤器的外壁与第一筒体的内壁密封连接,第一筒体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第一进气口与第一出气口分别位于冷凝过滤器的两侧,第一进气口与碳化炉的废气排出口通过第一通管连接,第一出气口通过第二通管与二级过滤机构连接,冷凝过滤器的内部具有空腔,冷凝过滤器的中部横向间隔设置有第一通气孔,冷凝过滤器的端部还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均与空腔连通;二级过滤机构包括第二筒体和隔板,第二筒体竖直设置,隔板从上至下间隔设置在第二筒体的内部,隔板的一端与第二筒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隔,间隔在第二筒体内腔的两侧交错设置,隔板上还间隔设置有第二通气孔,第二筒体侧壁的顶部设置第二进气口,第二进气口与第一出气口通过第二通管连接,第二筒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出气口,第二出气口与三级过滤机构通过第三通管连接;三级过滤机构包括第三筒体和纤维吸附机构,第三筒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三进气口,第三进气口与第二出气口通过第三通管连接,第三筒体侧壁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出气口,第三出气口与真空泵的抽气口通过第四通管连接,纤维吸附机构呈空心圆柱状,纤维吸附机构设置在第三筒体的内部,并且第三进气口与纤维吸附机构的中部连通,纤维吸附机构包括钢丝骨架和活性炭纤维棉,活性炭纤维棉填充在钢丝骨架的内部。进一步的,为了提高过滤的效率,冷凝过滤器、第一进气口与废气排出口的个数均为两个,两个第一进气口分别设置在第一筒体的两端,两个第一进气口分别与两个废气排出口通过第一通管连接,两个冷凝过滤器均设置在两个第一进气口之间,第一出气口设置在两个冷凝过滤器之间。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对第二筒体内部的多个隔板进行固定,提高隔板的安装结构强度,第二筒体的内部竖直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的顶端与第二筒体的顶壁固定连接,隔板间隔螺接在固定柱上。进一步的,为了延缓气体速度,延长气体在纤维吸附机构中停留的时间,更好的通过纤维吸附机构对气体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过滤,第三进气口的上部设置有挡板,挡板与第三筒体的底壁之间通过斜撑杆固定连接。进一步的,为了提高隔板对焦油的过滤效果,第二通气孔的直径为3~5mm。进一步的,为了节约能耗,真空泵为旋片式真空泵。冲氮气进行碳化对真空泵的功率要求较小,因此选择功率较小的旋片式真空泵,节约能耗。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在碳化炉内冲入氮气,通过氮气将碳化炉内的焦油、废气等有害物质带出,再依次通过一级过滤机构、二级过滤机构和三级过滤机构进行过滤,通过三级过滤机构充分对焦油、废气等有害物质进行过滤,更加环保,过滤机构不易堵塞,提高了石墨膜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级过滤机构侧面剖视图;图3为冷凝过滤器截面图;图4为冷凝过滤器侧视图;图5为二级过滤机构剖视图;图6为三级过滤机构剖视图;图7为纤维吸附机构剖视图。图中:1、碳化炉本体;11、氮气冲入口;12、废气排出口;111、进气阀;2、一级过滤机构;21、第一筒体;22、冷凝过滤器;211、第一进气口;212、第一出气口;221、空腔;222、第一通气孔;223、进水口;224、出水口;3、二级过滤机构;31、第二筒体;32、隔板;311、固定柱;312、第二进气口;313、第二出气口;321、第二通气孔;4、三级过滤机构;41、第三筒体;42、纤维吸附机构;43、挡板;411、第三进气口;412、第三出气口;421、钢丝骨架;422、活性炭纤维棉;5、真空泵;6、第一通管;7、第二通管;8、间隔;9、第三通管;10、斜撑杆;100、第四通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类似于“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石墨膜制备用碳化炉过滤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碳化炉本体1、一级过滤机构2、二级过滤机构3、三级过滤机构4和真空泵5,碳化炉本体1、一级过滤机构2、二级过滤机3构、三级过滤机构4与真空泵5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真空泵5为旋片式真空泵;碳化炉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氮气冲入口11,氮气冲入口11上设置有进气阀11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级过滤机构2包括第一筒体21和冷凝过滤器22,第一筒体21横向设置,冷凝过滤器22设置在第一筒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膜制备用碳化炉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碳化炉本体、一级过滤机构、二级过滤机构、三级过滤机构和真空泵,所述碳化炉本体、一级过滤机构、二级过滤机构、三级过滤机构与所述真空泵依次通过管路连接;/n所述碳化炉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氮气冲入口,所述氮气冲入口上设置有进气阀;/n所述一级过滤机构包括第一筒体和冷凝过滤器,所述第一筒体横向设置,所述冷凝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并且所述冷凝过滤器的外壁与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一筒体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分别位于所述冷凝过滤器的两侧,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碳化炉的废气排出口通过第一通管连接,所述第一出气口通过第二通管与所述二级过滤机构连接,所述冷凝过滤器的内部具有空腔,所述冷凝过滤器的中部横向间隔设置有第一通气孔,所述冷凝过滤器的端部还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均与所述空腔连通;/n所述二级过滤机构包括第二筒体和隔板,所述第二筒体竖直设置,所述隔板从上至下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的内部,所述隔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筒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间隔在所述第二筒体内腔的两侧交错设置,所述隔板上还间隔设置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筒体侧壁的顶部设置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通过所述第二通管连接,所述第二筒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与所述三级过滤机构通过第三通管连接;/n所述三级过滤机构包括第三筒体和纤维吸附机构,所述第三筒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三进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口通过所述第三通管连接,所述第三筒体侧壁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出气口,所述第三出气口与所述真空泵的抽气口通过第四通管连接,所述纤维吸附机构呈空心圆柱状,所述纤维吸附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三筒体的内部,并且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纤维吸附机构的中部连通,所述纤维吸附机构包括钢丝骨架和活性炭纤维棉,所述活性炭纤维棉填充在所述钢丝骨架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膜制备用碳化炉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碳化炉本体、一级过滤机构、二级过滤机构、三级过滤机构和真空泵,所述碳化炉本体、一级过滤机构、二级过滤机构、三级过滤机构与所述真空泵依次通过管路连接;
所述碳化炉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氮气冲入口,所述氮气冲入口上设置有进气阀;
所述一级过滤机构包括第一筒体和冷凝过滤器,所述第一筒体横向设置,所述冷凝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并且所述冷凝过滤器的外壁与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一筒体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分别位于所述冷凝过滤器的两侧,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碳化炉的废气排出口通过第一通管连接,所述第一出气口通过第二通管与所述二级过滤机构连接,所述冷凝过滤器的内部具有空腔,所述冷凝过滤器的中部横向间隔设置有第一通气孔,所述冷凝过滤器的端部还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均与所述空腔连通;
所述二级过滤机构包括第二筒体和隔板,所述第二筒体竖直设置,所述隔板从上至下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的内部,所述隔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筒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间隔在所述第二筒体内腔的两侧交错设置,所述隔板上还间隔设置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筒体侧壁的顶部设置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通过所述第二通管连接,所述第二筒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与所述三级过滤机构通过第三通管连接;
所述三级过滤机构包括第三筒体和纤维吸附机构,所述第三筒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三进气口,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先磊葛志远王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恒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