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转子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649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包括底板、主体和中频电流感应圈,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右侧放置有主体,所述主体的左侧设有中频电流感应圈,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左侧上方设有圆板。该电机转子中频感应加热设备,通过底板、主体、中频电流感应圈、圆板、电机转子和装卸机构之间的配合,当需要对电机转子夹取定位时,操作人员只需将电机转子的内壁套接在两个弧形板的外侧,然后在将旋钮进行顺时针转动,使两个弧形板对电机转子的内壁进行抵紧,即可完成对电机转子的定位安装,无需操作人员手持夹钳进行作业,对操作人员的体能消耗有所降低,利于高效作业所需,实用性能得以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转子中频感应加热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机转子加工
,具体为一种电机转子中频感应加热设备。
技术介绍
电子转子的主要制成材质为合金,含有45号钢,也叫“油钢”,市场现货制热轧居多,冷轧规格1.0-4.0mm之间,该钢冷塑性一般,退火、正火比调质时要稍好,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切削加工性,经适当的热处理以后可获得一定的韧性、塑性和耐百磨性,材料来源方便,适合于氢焊和氩弧焊,在电机转子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中频加热设备对其进行退火作业(退火温度在850度左右)主要为了使电机转子有应力,现有技术中使用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对电机转子进行退火作业时,需要操作人员手持夹钳对电机转子进行夹取定位,对操作人员的体能消耗较大,进而对电机转子后续的退火作业效率产生影响,不利于高效作业所需,实用性能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转子中频感应加热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使用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对电机转子进行退火作业时,需要操作人员手持夹钳对电机转子进行夹取定位,对操作人员的体能消耗较大,进而对电机转子后续的退火作业效率产生影响,不利于高效作业所需,实用性能有待提升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转子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包括底板、主体和中频电流感应圈,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右侧放置有主体,所述主体的左侧设有中频电流感应圈,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左侧上方设有圆板,所述圆板的下表面下方呈环形设置有多个电机转子,所述电机转子通过装卸机构与圆板相连接;所述装卸机构包括槽板、异形板、弧形板、拉伸弹簧、斜块、锥形块、螺杆、旋钮和滑杆;多个所述槽板呈环形固接在圆板的下表面四周,所述槽板的一部分贯穿圆板,所述槽板左右两侧均插入有异形板,所述异形板的一部分贯穿槽板,所述异形板的外侧表面底端安装有弧形板,两个所述弧形板的外侧表面均与电机转子的内壁相抵紧,所述槽板的左右两面底端从下到上依次固接有两个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与异形板固定相连,所述异形板顶端内侧固接有斜块,两个所述斜块之间抵紧有锥形块,所述锥形块的上表面中心转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部分贯穿槽板,所述螺杆的外壁与槽板的接触面螺纹相连,所述螺杆的顶端固接有旋钮,所述锥形块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部分贯穿槽板,所述滑杆的外壁与槽板的接触面间隙配合。优选的,所述旋钮、螺杆和锥形块的中心点均位于同一条水平垂直线上。优选的,所述弧形板的外侧表面加工有凸凹棱。优选的,所述圆板通过支撑架与底板相连接;所述支撑架包括竖筒、竖杆、垫片、滑槽、滑块、丝杆、第一伞形齿轮、套环、第二伞形齿轮、横杆和转盘;所述竖筒位于圆板的正下方,所述竖筒的底端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相连,所述竖筒的顶端中心插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端与圆板转动相连,所述竖杆的底端固接有垫片,所述竖筒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卡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垫片固定相连,所述垫片的下表面中心固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伞形齿轮,所述第一伞形齿轮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外壁与竖筒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第一伞形齿轮的底端左侧啮合连接有第二伞形齿轮,所述第二伞形齿轮的左侧端部中心固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一部分贯穿竖筒,所述横杆的通过滚珠轴承与竖筒转动相连,所述横杆的外侧端部固接有转盘。优选的,所述滑槽与滑块构成滑动限位结构。优选的,所述竖杆的外壁顶端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包括圆盘和插销;所述圆盘的内壁与竖杆的外壁顶端固定相连,所述插销位于圆板的上表面中心左侧,所述插销依次贯穿圆板和圆盘,所述插销的外壁均与圆板和圆盘的接触面间隙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电机转子中频感应加热设备,相对于传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底板、主体、中频电流感应圈、圆板、电机转子和装卸机构之间的配合,当需要对电机转子夹取定位时,操作人员只需将电机转子的内壁套接在两个弧形板的外侧,然后在将旋钮进行顺时针转动,使两个弧形板对电机转子的内壁进行抵紧,即可完成对电机转子的定位安装,无需操作人员手持夹钳进行作业,对操作人员的体能消耗有所降低,继而可以利于后续对电机转子的退火作业进行,利于高效作业所需,实用性能得以提升。通过底板、主体、中频电流感应圈、圆板、电机转子、装卸机构和支撑架之间的配合,对电机装置进行定位按后,将主体进行启动使中频电流感应圈进行运作,同时操作人员将转盘进行施力转动,能够使位于中频电流感应圈上方的电机转子。进入到中频电流感应圈内侧进行退火作业,退火完成后将转盘进行相反方向施力转动,然后对圆板进行转动,将相邻的电机转子位于中频电流感应圈上方,然后在重复上述作业即可其他电机转子进行退火作业,便于操作人员对同批次电机转子进行作业,利于对电机转子的高效加工作业。通过竖杆、圆板和限位销之间的配合,当对圆板进行上下位置调节的过程中,将插销依次贯穿圆板和圆板,能够对圆板起到限位作用,以防止圆板发生转动,利于电机转子顺利垂直插入到中频电流感应圈内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圆板、电机转子和装卸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圆板、竖杆和限位销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底板、竖筒和竖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电机转子、弧形板和异形板的俯视局部剖视图。图中:1、底板,2、主体,3、中频电流感应圈,4、圆板,5、电机转子,6、装卸机构,601、槽板,602、异形板,603、弧形板,604、拉伸弹簧,605、斜块,606、锥形块,607、螺杆,608、旋钮,609、滑杆,7、支撑架,701、竖筒,702、竖杆,703、垫片,704、滑槽,705、滑块,706、丝杆,707、第一伞形齿轮,708、套环,709、第二伞形齿轮,710、横杆,711、转盘,8、限位销,801、圆盘,802、插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机转子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包括底板1、主体2和中频电流感应圈3,底板1的上表面右侧放置有主体2,主体2为中频感应加热装置主体,型号为HY-1560AB,且主体2的电源线与外界供电装置相对接,主体2的左侧设有中频电流感应圈3,底板1的上表面左侧上方设有圆板4,圆板4的下表面下方呈环形设置有多个电机转子5,电机转子5通过装卸机构6与圆板4相连接,装卸机构6包括槽板601、异形板602、弧形板603、拉伸弹簧604、斜块605、锥形块606、螺杆607、旋钮608和滑杆609,多个槽板601呈环形固接在圆板4的下表面四周,槽板60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转子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包括底板(1)、主体(2)和中频电流感应圈(3),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右侧放置有主体(2),所述主体(2)的左侧设有中频电流感应圈(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左侧上方设有圆板(4),所述圆板(4)的下表面下方呈环形设置有多个电机转子(5),所述电机转子(5)通过装卸机构(6)与圆板(4)相连接;/n所述装卸机构(6)包括槽板(601)、异形板(602)、弧形板(603)、拉伸弹簧(604)、斜块(605)、锥形块(606)、螺杆(607)、旋钮(608)和滑杆(609);/n多个所述槽板(601)呈环形固接在圆板(4)的下表面四周,所述槽板(601)的一部分贯穿圆板(4),所述槽板(601)左右两侧均插入有异形板(602),所述异形板(602)的一部分贯穿槽板(601),所述异形板(602)的外侧表面底端安装有弧形板(603),两个所述弧形板(603)的外侧表面均与电机转子(5)的内壁相抵紧,所述槽板(601)的左右两面底端从下到上依次固接有两个拉伸弹簧(604),所述拉伸弹簧(604)的另一端与异形板(602)固定相连,所述异形板(602)顶端内侧固接有斜块(605),两个所述斜块(605)之间抵紧有锥形块(606),所述锥形块(606)的上表面中心转连接有螺杆(607),所述螺杆(607)的一部分贯穿槽板(601),所述螺杆(607)的外壁与槽板(601)的接触面螺纹相连,所述螺杆(607)的顶端固接有旋钮(608),所述锥形块(606)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滑杆(609),所述滑杆(609)的一部分贯穿槽板(601),所述滑杆(609)的外壁与槽板(601)的接触面间隙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转子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包括底板(1)、主体(2)和中频电流感应圈(3),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右侧放置有主体(2),所述主体(2)的左侧设有中频电流感应圈(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左侧上方设有圆板(4),所述圆板(4)的下表面下方呈环形设置有多个电机转子(5),所述电机转子(5)通过装卸机构(6)与圆板(4)相连接;
所述装卸机构(6)包括槽板(601)、异形板(602)、弧形板(603)、拉伸弹簧(604)、斜块(605)、锥形块(606)、螺杆(607)、旋钮(608)和滑杆(609);
多个所述槽板(601)呈环形固接在圆板(4)的下表面四周,所述槽板(601)的一部分贯穿圆板(4),所述槽板(601)左右两侧均插入有异形板(602),所述异形板(602)的一部分贯穿槽板(601),所述异形板(602)的外侧表面底端安装有弧形板(603),两个所述弧形板(603)的外侧表面均与电机转子(5)的内壁相抵紧,所述槽板(601)的左右两面底端从下到上依次固接有两个拉伸弹簧(604),所述拉伸弹簧(604)的另一端与异形板(602)固定相连,所述异形板(602)顶端内侧固接有斜块(605),两个所述斜块(605)之间抵紧有锥形块(606),所述锥形块(606)的上表面中心转连接有螺杆(607),所述螺杆(607)的一部分贯穿槽板(601),所述螺杆(607)的外壁与槽板(601)的接触面螺纹相连,所述螺杆(607)的顶端固接有旋钮(608),所述锥形块(606)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滑杆(609),所述滑杆(609)的一部分贯穿槽板(601),所述滑杆(609)的外壁与槽板(601)的接触面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608)、螺杆(607)和锥形块(606)的中心点均位于同一条水平垂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603)的外侧表面加工有凸凹棱。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伟峰许雪丰张利军张军肖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秦川特种电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