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侧双胎侧壁安全防爆轮胎
本技术涉及防爆轮胎
,具体是一种单侧双胎侧壁安全防爆轮胎。
技术介绍
一旦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轮胎突然爆裂,那么所引起的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据200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因高速行驶中突然爆胎而导致的车毁人亡事故被列为高速公路意外事故榜首,占高速公路意外事故死亡人数的49.81%,受伤人数占63.94%,超越疲劳驾车、超速行驶成为高速道路交通意外的最大杀手,据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最近的调查显示,美国每年有19.5万起交通事故是由于爆胎造成的。防爆轮胎学名叫“泄气保用轮胎”。英文缩写RSC。充气后的轮胎胎壁是支撑车辆重量的主要部位,特别是一些扁平比(扁平比是轮胎高度与宽度的比)较大的轮胎,胎壁非常“肥厚”,“爆胎”严重时通常会导致胎壁的瞬间崩裂,从而使轮胎瞬间失去支撑力,导致车辆重心立刻发生变化,特别是前轮驱动车的前轮爆胎,爆胎后瞬间的重心转移很可能会令车辆失控。现有汽车轮胎其整体基本都是橡胶制成的,尽管在制作轮胎过程中,有些轮胎在橡胶内部加入一些钢丝等抗拉防爆物体,但是,其效果不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侧双胎侧壁安全防爆轮胎,包括轮毂(10),所述轮毂(10)单侧具有双胎侧(50),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胎侧(50)由外侧胎侧A(51)、外侧胎侧B(52)、内侧胎侧A(53)和内侧胎侧B(54)组成,所述外侧胎侧A(51)、外侧胎侧B(52)、内侧胎侧A(53)、内侧胎侧B(54)的侧壁内均具备胎圈(20),所述胎圈(20)与轮毂(10)相接触,所述轮毂(10)最外侧中部设置有胎冠(30),所述胎冠(30)由胎面橡胶层(31)、胎冠增强件(32)及凹槽(33)组成,所述胎冠增强件(32)由钢丝和尼龙纤维沿轮胎周向覆盖,所述胎冠(30)两侧设置有胎体增强件(40),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侧双胎侧壁安全防爆轮胎,包括轮毂(10),所述轮毂(10)单侧具有双胎侧(50),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胎侧(50)由外侧胎侧A(51)、外侧胎侧B(52)、内侧胎侧A(53)和内侧胎侧B(54)组成,所述外侧胎侧A(51)、外侧胎侧B(52)、内侧胎侧A(53)、内侧胎侧B(54)的侧壁内均具备胎圈(20),所述胎圈(20)与轮毂(10)相接触,所述轮毂(10)最外侧中部设置有胎冠(30),所述胎冠(30)由胎面橡胶层(31)、胎冠增强件(32)及凹槽(33)组成,所述胎冠增强件(32)由钢丝和尼龙纤维沿轮胎周向覆盖,所述胎冠(30)两侧设置有胎体增强件(40),所述外侧胎侧A(51)、外侧胎侧B(52)、内侧胎侧A(53)和内侧胎侧B(54)内壁设置有两层保气层(60),所述内侧胎侧A(53)和内侧胎侧B(54)内侧设置有缓冲层A(70),所述缓冲层A(70)内壁设置有缓冲层B(80),所述轮毂(10)外壁上设置有备用胶圈(90),所述备用胶圈(90)由备用胶圈体(91)、固定孔(902)、螺钉(903)组成,所述备用胶圈体(91)由螺钉(903)穿过固定孔(902)固定在轮毂(10)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侧双胎侧壁安全防爆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胎侧A(51)、外侧胎侧B(52)、内侧胎侧A(53)和内侧胎侧B(54)均从胎圈(20)径向向外延伸至胎冠(30),所述外侧胎侧A(51)、外侧胎侧B(52)、内侧胎侧A(53)和内侧胎侧B(54)从轮胎肩部开始沿轮胎径向延伸,所述外侧胎侧A(51)、外侧胎侧B(52)、内侧胎侧A(53)和内侧胎侧B(54)共用同一轮胎行驶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侧双胎侧壁安全防爆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胎侧A(51)、外侧胎侧B(52)分别与内侧胎侧A(53)、内侧胎侧B(54)之间形成多个气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锋,张正伟,滕雷,陈雪梅,朱丽艳,陈东,杨宝忠,鲁言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