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Fe双金属氧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65252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Cu‑Fe双金属氧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制备Cu‑Fe双金属氧化物材料的方法包括:(1)将铁氰酸盐与溶剂混合,得到第一溶液;将铜盐、络合剂、稳定剂与溶剂混合,得到第二溶液;(2)将所述第二溶液加入到所述第一溶液中并进行反应,得到反应产物;(3)对所述反应产物进行固液分离,并收集固体产物;(4)将所述固体产物进行煅烧处理,得到所述Cu‑Fe双金属氧化物材料。该Cu‑Fe双金属氧化物材料具有相互连接的多孔结构、大量的中孔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具备稳定的库伦效率、高理论容量和稳定的循环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u-Fe双金属氧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Cu-Fe双金属氧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环境危机意识逐渐浓厚,人们越来越多的热衷于开发高效率和环境友好型的能量储存技术。目前而言,锂离子电池(LIBs)以其高能量、长寿命、无记忆效应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主要动力源,但是经过多个周期充放电循环后会出现电池容量等性能下降的现象。室温条件下测试的电池,容量衰减比较快,就意味着电池品质相对较差。因此高容量和循环性能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然而商业化的负极电池材料通常以碳材料为主流,比如石墨烯,硬碳材料等,传统的碳材料负极在新时代电池技术要求下,显现出诸多短处。所以对高性能、长续航的负极材料电池材料提出了更深入的研究要求,目前已经报道了很多提升碳材料理论容量以及首次库伦效率的方法,主要技术思路为碳材料自身的预处理或引入杂质离子加以提供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以减少负极在电池中充放电时由于消耗电解液而导致锂离子嵌入石墨中,成为“死锂”。然而随着近年来新颖的电池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Cu-Fe双金属氧化物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1)将铁氰酸盐与溶剂混合,得到第一溶液;将铜盐、络合剂、稳定剂与溶剂混合,得到第二溶液;/n(2)将所述第二溶液加入到所述第一溶液中并进行反应,得到反应产物;/n(3)对所述反应产物进行固液分离,并收集固体产物;/n(4)将所述固体产物进行煅烧处理,得到所述Cu-Fe双金属氧化物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Cu-Fe双金属氧化物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铁氰酸盐与溶剂混合,得到第一溶液;将铜盐、络合剂、稳定剂与溶剂混合,得到第二溶液;
(2)将所述第二溶液加入到所述第一溶液中并进行反应,得到反应产物;
(3)对所述反应产物进行固液分离,并收集固体产物;
(4)将所述固体产物进行煅烧处理,得到所述Cu-Fe双金属氧化物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氰酸盐为铁氰化钾、铁氰化镁、铁氰化钠中的至少之一;
任选地,所述铜盐选自氯化铜、硫酸铜、醋酸铜,硝酸铜中的至少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选自水、无水乙醇、乙二醇中的至少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络合剂选自柠檬酸三钠;
任选地,所述稳定剂选自聚乙烯吡咯烷酮K23-27、聚乙烯吡咯烷酮K29-32、十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刘涛齐士博吕豪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