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大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木构建筑的承重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758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木构建筑的承重构件,包括底座,底座上方设连接座,连接座与底座之间设减震结构,其包括:第一法兰,其上均布开设有多个安装孔一;筒体一,下端固定在第一法兰上;粘滞阻尼液体,填充在筒体一内;筒体二,套装在筒体一内且筒体二的下端浸入粘滞阻尼液体内;密封件,设在筒体二与筒体一之间;连接盘,固定在筒体二的下端面上;柱体,竖直设置,和连接盘同轴固定;弹性件,套装在柱体上,且其一端与连接盘固定,另一端与筒体一的内底面固定;第二法兰,其上均布开设有多个安装孔二,第二法兰固定在筒体二的上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整体的抗震稳定性好,提高了整体结构的抗风险能力,提升了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耐久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木构建筑的承重构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木构建筑的承重构件。
技术介绍
作为木结构建筑物承重结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承重构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现代重型木结构建筑物承重支柱一般为实心方木,实心方木通过刚性连接的构造方式,完成与其他承重构件(包括柱、梁、屋架等)的刚性连接。刚性连接与传统木结构建筑通过榫卯柔性连接相比,抗震性能明显下降。在强震作用下,极易受到整体性破坏。同时,与其他木构件相比,实心方木结构下端与地面直接相接,受到潮湿、虫咬、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极易腐朽损坏。在自然力(包括风力、地震)和人为使用产生的震动、磨损作用下,进一步降低了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在损坏后,木构件的更换维修施工繁琐,如果整体更换该结构构件,经济成本也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木构建筑的承重构件,以弥补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升木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耐久性和稳定性,同时实现木构件的灵活替换和快速装配,显著降低施工强度和建造维修成本。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木构建筑的承重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用于与木桩的下端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缓冲振动用的减震结构,所述减震结构包括:第一法兰,其上均布开设有多个安装孔一,所述安装孔一用于穿设第一连接件实现和所述底座的可拆卸式连接;筒体一,下端固定在第一法兰上;粘滞阻尼液体,填充在所述筒体一内;筒体二,套装在所述筒体一内且筒体二的下端浸入所述粘滞阻尼液体内;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筒体二与筒体一之间,用于提供对粘滞阻尼液体的密封,防止粘滞阻尼液体的泄露;连接盘,固定连接在筒体二的下端面上;柱体,竖直设置,和所述连接盘同轴,与所述连接盘的下端面固定;弹性件,套装在所述柱体上,且其一端与所述连接盘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筒体一的内底面固定;第二法兰,其上均布开设有多个安装孔二,所述安装孔二用于穿设第一连接件实现和所述连接座的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二法兰固定在所述筒体二的上端。优选的,所述底座设置在混凝土基础上方,且通过预埋件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预埋件是高强度不锈钢连接螺栓。优选的,所述木桩的下端开设有多个对穿的水平设置的安装孔三,所述安装孔三内穿设有用于实现与连接座的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件。优选的,所述连接座包括:第三法兰,其上均布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四,所述安装孔四用于穿设第一连接件实现和所述第二法兰的可拆卸式连接;筒体三,其内径与所述木桩的下端匹配,实现对所述木桩的插装,所述筒体三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法兰的中部固定,所述筒体三的侧边设置有多个水平对穿开设的安装孔五,所述安装孔五用于穿设第二连接件实现对木桩的固定;多个加强肋一,均布设置在所述筒体三的周向,其相邻的两个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三法兰和筒体三固定。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第四法兰,其上均布开设有多个安装孔五,所述安装孔五用于穿设预埋件实现和混凝土基础的固定连接;筒体四,其下端与所述第四法兰的中部固定;第五法兰,设置在所述筒体四的上端且与所述筒体四的中部固定,其上均布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六,所述安装孔六用于穿设第一连接件实现和减震结构的连接;多个加强肋二,均布设置在所述筒体四的周向,其相邻的三个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五法兰、筒体四和第四法兰固定。优选的,所述筒体四内设置有用于缓冲震动的豆包阻尼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木构建筑的承重构件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合理。2、本专利技术的承重构件为组合式结构,更换时施工耗时少,且投资成本低,还能实现木构件的灵活替换和快速装配,显著降低施工强度和建造维修成本。3、本专利技术增加了减震装置,提升了木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耐久性和稳定性,实用性强,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座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座的主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座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木构建筑的承重构件,下面结合图1到图5的结构示意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木构建筑的承重构件,包括底座3,底座3设置在混凝土基础1的上方,在混凝土基础1内设置有预埋件2,预埋件2的一端固定在混凝土基础1内,另外一端延伸至底座3上方,实现和底座3的固定连接。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预埋件2是高强度不锈钢连接螺栓。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混凝土基础1可以是预制的基础,也可以是现浇的基础。其中,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底座3的结构组成包括:第四法兰31,其上均布开设有多个安装孔五,安装孔五是用于穿设预埋件2实现和混凝土基础1的固定连接的。第四法兰31的上方固定连接筒体四33,筒体四33位于第四法兰31的中部。筒体四33的上方固定第五法兰32,筒体四33位于第五法兰32的中部,第五法兰32上均布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六,安装孔六用于穿设第一连接件5实现和减震结构4的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强度,在筒体四33的周向均布设置多个加强肋二,加强肋二上相邻的三个侧面分别与第五法兰32、筒体四33和第四法兰31固定。底座3的上方设置有用于与木桩8的下端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座7,连接座7与底座3之间设置有用于缓冲振动用的减震结构4。具体的,减震结构4包括:和底座3的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法兰48,第一法兰48上均布开设有多个安装孔一,安装孔一用于穿设第一连接件5实现和底座3的连接。第一法兰48的上方固定连接筒体一46,筒体一46设置在第一法兰48的中部;筒体一46内填充有粘滞阻尼液体,用于实现对传递到减震结构4上的震动能量的耗散。筒体一46内套装有筒体二45,筒体二45的下端浸入粘滞阻尼液体内,筒体二45的上端与第二法兰47固定。其中,第二法兰47上均布开设有多个安装孔二,安装孔二用于穿设第一连接件5实现和连接座7的可拆卸式连接。密封件44,设置在筒体二45与筒体一46之间,用于提供对粘滞阻尼液体的密封,防止粘滞阻尼液体的泄露。其中,密封件44可以是O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套装在筒体二45与筒体一46之间。连接盘41,固定连接在筒体二45的下端面上,连接盘41的下端面固定柱体43,柱体43竖直设置且和连接盘41同轴。弹性件42,套装在柱体43上,且其一端与连接盘41固定,另一端与筒体一46的内底面固定。其中,弹性件42的整体形状可以是柱形或者锥形。进一步的,木桩8的下端开设有多个对穿的水平设置的安装孔三,安装孔三内穿设有用于实现与连接座7的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件6。进一步的,如图3到图5所示,连接座7包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木构建筑的承重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3),所述底座(3)的上方设置有用于与木桩(8)的下端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座(7),所述连接座(7)与底座(3)之间设置有用于缓冲振动用的减震结构(4),所述减震结构(4)包括:/n第一法兰(48),其上均布开设有多个安装孔一,所述安装孔一用于穿设第一连接件(5)实现和所述底座(3)的可拆卸式连接;/n筒体一(46),下端固定在第一法兰(48)上;/n粘滞阻尼液体,填充在所述筒体一(46)内;/n筒体二(45),套装在所述筒体一(46)内且筒体二(45)的下端浸入所述粘滞阻尼液体内;/n密封件(44),设置在所述筒体二(45)与筒体一(46)之间,用于提供对粘滞阻尼液体的密封,防止粘滞阻尼液体的泄露;/n连接盘(41),固定连接在筒体二(45)的下端面上;/n柱体(43),竖直设置,和所述连接盘(41)同轴,与所述连接盘(41)的下端面固定;/n弹性件(42),套装在所述柱体(43)上,且其一端与所述连接盘(41)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筒体一(46)的内底面固定;/n第二法兰(47),其上均布开设有多个安装孔二,所述安装孔二用于穿设第一连接件(5)实现和所述连接座(7)的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二法兰(47)固定在所述筒体二(45)的上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木构建筑的承重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3),所述底座(3)的上方设置有用于与木桩(8)的下端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座(7),所述连接座(7)与底座(3)之间设置有用于缓冲振动用的减震结构(4),所述减震结构(4)包括:
第一法兰(48),其上均布开设有多个安装孔一,所述安装孔一用于穿设第一连接件(5)实现和所述底座(3)的可拆卸式连接;
筒体一(46),下端固定在第一法兰(48)上;
粘滞阻尼液体,填充在所述筒体一(46)内;
筒体二(45),套装在所述筒体一(46)内且筒体二(45)的下端浸入所述粘滞阻尼液体内;
密封件(44),设置在所述筒体二(45)与筒体一(46)之间,用于提供对粘滞阻尼液体的密封,防止粘滞阻尼液体的泄露;
连接盘(41),固定连接在筒体二(45)的下端面上;
柱体(43),竖直设置,和所述连接盘(41)同轴,与所述连接盘(41)的下端面固定;
弹性件(42),套装在所述柱体(43)上,且其一端与所述连接盘(41)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筒体一(46)的内底面固定;
第二法兰(47),其上均布开设有多个安装孔二,所述安装孔二用于穿设第一连接件(5)实现和所述连接座(7)的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二法兰(47)固定在所述筒体二(45)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木构建筑的承重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设置在混凝土基础(1)上方,且通过预埋件(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木构建筑的承重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2)是高强度不锈钢连接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木构建筑的承重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桩(8)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丹郝倩茹王世礼
申请(专利权)人:大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