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475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06
本申请涉及一种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涉及预制混凝土框架的领域,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上的若干预制柱以及连接相邻的预制柱的预制梁,预制柱通过连接框与底板连接,预制柱与预制梁之间通过预埋组件连接,预埋组件包括设置于预制柱外的槽钢、设置于预制梁一端的方形钢以及设置于槽钢顶部的连接板,方形钢一端滑动套设于槽钢和连接板之间,方形钢内设置有挡板,方形钢远离槽钢的一端滑动套设于预制梁一端,方形钢内对应槽钢的位置设置有竖缓冲组件,竖缓冲组件的缓冲方向与预制柱的长度方向平行,方形钢内对应预制梁端部的位置设置有横缓冲组件,横缓冲组件的缓冲方向与预制梁的长度方向平行。本申请能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及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预制混凝土框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预应力用来减小或抵消荷载所引起的混凝土拉应力,从而将结构构件的拉应力控制在较小范围,甚至处于受压状态,以推迟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和开展,从而提高构件的抗裂性能和刚度。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优点如下:抗裂性好,刚度大;节省材料,减小自重;可以减小混凝土梁的竖向剪力和主拉应力;提高受压构件的稳定性;提高构件的耐疲劳性能。现有的装配式结构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装配式结构,而是预制与现浇结合的一种结构,在一些重要节点部位,像梁柱节点处,仍然用混凝土现场浇筑的方式建造。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预制梁和预制柱之间通过浇筑混凝土进行连接,该种连接方式为刚性连接,在一些地震频发的地区,其预制梁和预制柱之间的连接节点容易被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及施工方法。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包括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若干预制柱以及连接相邻的所述预制柱的预制梁,所述预制柱通过连接框与底板连接,所述预制柱与预制梁之间通过预埋组件连接,所述预埋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预制柱外的槽钢、设置于所述预制梁一端的方形钢以及设置于所述槽钢顶部的连接板,所述方形钢一端滑动套设于槽钢和连接板之间,所述方形钢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方形钢远离槽钢的一端滑动套设于预制梁一端,所述方形钢内对应槽钢的位置设置有竖缓冲组件,所述竖缓冲组件分别与方形钢和槽钢连接,所述竖缓冲组件的缓冲方向与预制柱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方形钢内对应预制梁端部的位置设置有横缓冲组件,所述横缓冲组件分别与预制梁和方形钢连接,所述横缓冲组件的缓冲方向与预制梁的长度方向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制柱与预制梁之间通过预埋组件进行连接,由于方形钢滑动连接于槽钢和挡板之间,使得预制柱和预制梁在竖直方向上具有一定的伸缩空间,且方形钢与槽钢之间安装有竖缓冲组件,使得预制柱和预制梁之间在竖直方向上具有一定的缓冲性能,以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除此之外,由于方形钢滑动套设于预制梁端部,使得预制柱和预制梁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定的伸缩空间,且方形钢与预制梁之间安装有横缓冲组件,使得预制柱和预制梁之间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定的缓冲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优选的,所述槽钢的开口朝上,所述槽钢与连接板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所述竖缓冲组件包括竖直设置于所述方形钢上下两侧的若干竖缓冲弹簧以及水平设置于所述竖缓冲弹簧远离方形钢一端的两组竖缓冲板,两所述竖缓冲板分别位于方形钢上下两侧,两所述竖缓冲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方形钢的上下两侧抵接,所述方形钢相对的两外侧壁分别与槽钢相对的两内侧壁贴合,所述槽钢相对的两内侧壁均开设有竖滑槽,所述竖滑槽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方形钢相对的两外侧壁均设置有滑动连接于竖滑槽内的竖滑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预制柱和预制梁在竖直方向上发生相对滑动时,方形钢能在槽钢内竖直滑动,并使竖缓冲弹簧被压缩或者拉伸,从而在竖直方向上对预制梁起到缓冲作用;此外,当方形钢在槽钢内滑动时,竖滑块能在竖滑槽内滑动,竖滑块和竖滑槽的设置可以对方形钢的滑动起到限位作用,从而提高方形钢与槽钢的连接稳定性。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水平设置于所述槽钢相对两外侧的顶部位置的连接条、螺纹穿设于连接条底部的若干连接螺栓以及螺纹连接于连接螺栓外侧的连接螺母,所述连接条的长度方向与槽钢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连接条顶部与连接板底部贴合,所述连接螺母下端部与连接板顶部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预制梁之前,先将方形钢安装于预制梁端部,然后将方形钢通过槽钢的开口安装于槽钢内,然后将连接板安装于槽钢上,使连接条顶部与连接板底部贴合,并安装连接螺栓和连接螺母,以固定连接板,从而便于方形钢与槽钢之间的安装。优选的,所述横缓冲组件包括水平设置于所述挡板靠近预制梁一侧的若干横缓冲弹簧以及滑动连接于所述方形钢内的横缓冲板,所述横缓冲板连接于横缓冲弹簧远离挡板的一端,所述横缓冲板呈竖直设置,所述预制梁端部与横缓冲板远离横缓冲弹簧的一侧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预制柱和预制梁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相对滑动时,预制梁能在方形钢内水平滑动,并使横缓冲弹簧被压缩或者拉伸,从而在水平方向上对预制梁起到缓冲作用。优选的,所述方形钢相对的两内侧壁对应预制梁的位置均开设有横滑槽,所述横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横缓冲弹簧的伸缩方向平行,所述预制梁相对的两侧面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横滑槽内的横滑块,所述横滑槽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横缓冲弹簧的伸缩长度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预制梁在方形钢内滑动时,横滑块能在横滑槽内滑动,横滑块和横滑槽的设置可以对预制梁的滑动起到限位作用,提高方形钢与预制梁的连接稳定性;此外,横滑槽的长度有限,可以限制预制梁的滑动距离,避免预制梁脱离方形钢。优选的,所述连接框通过紧固组件固定于底板上,所述连接框顶部开设有方形的连接槽,所述预制柱下端部滑动插接于连接槽内,所述连接槽槽底竖直设置有若干减震弹簧,所述连接槽内水平设置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竖直滑动于连接槽内,所述减震板设置于减震弹簧远离连接槽槽底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制柱与底板之间通过连接框进行连接,由于预制柱下端部滑动连接于连接槽内,使预制柱下端部能与减震板顶部抵接,而减震弹簧能对减震板进行支撑,使得预制柱与连接框在竖直方向上具有一定的伸缩空间,并使得预制柱与底板在竖直方向上具有一定的缓冲性能,进一步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优选的,所述减震板顶面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贯穿减震板上下两侧,所述连接槽内设置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穿过安装口,所述橡胶板顶部与预制梁下端部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预制柱在连接槽内滑动时,橡胶板不仅能对预制柱进行支撑,还能为预制柱提供弹性回复力,从而提高预制柱与底板之间的缓冲性能。优选的,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框外侧的底部位置的紧固板以及螺纹穿设于紧固板顶部的若干紧固螺钉,所述紧固板底部与底板贴合,所述紧固板与底板之间通过紧固螺钉进行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固板的设置便于紧固螺钉的安装,而紧固螺钉的安装可以提高连接框与底板的连接强度。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施工图,规划好预制柱、预制梁的安装数量以及安装位置,在底板的对应位置安装连接框,并通过紧固螺钉固定连接框;b.将减震弹簧、减震板以及橡胶板安装于连接槽内,将预制柱插接于连接框的连接槽内处;c.将横缓冲组件安装于方形钢内,并将方形钢安装于预制梁端部,并使横滑块位于横滑槽内;d.将竖缓冲组件安装于方形钢处,然后将预制梁安装于相邻两组预制柱之间,使预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的若干预制柱(2)以及连接相邻的所述预制柱(2)的预制梁(3),所述预制柱(2)通过连接框(4)与底板(1)连接,所述预制柱(2)与预制梁(3)之间通过预埋组件连接,所述预埋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预制柱(2)外的槽钢(12)、设置于所述预制梁(3)一端的方形钢(13)以及设置于所述槽钢(12)顶部的连接板(14),所述方形钢(13)一端滑动套设于槽钢(12)和连接板(14)之间,所述方形钢(13)内设置有挡板(19),所述方形钢(13)远离槽钢(12)的一端滑动套设于预制梁(3)一端,所述方形钢(13)内对应槽钢(12)的位置设置有竖缓冲组件,所述竖缓冲组件分别与方形钢(13)和槽钢(12)连接,所述竖缓冲组件的缓冲方向与预制柱(2)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方形钢(13)内对应预制梁(3)端部的位置设置有横缓冲组件,所述横缓冲组件分别与预制梁(3)和方形钢(13)连接,所述横缓冲组件的缓冲方向与预制梁(3)的长度方向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的若干预制柱(2)以及连接相邻的所述预制柱(2)的预制梁(3),所述预制柱(2)通过连接框(4)与底板(1)连接,所述预制柱(2)与预制梁(3)之间通过预埋组件连接,所述预埋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预制柱(2)外的槽钢(12)、设置于所述预制梁(3)一端的方形钢(13)以及设置于所述槽钢(12)顶部的连接板(14),所述方形钢(13)一端滑动套设于槽钢(12)和连接板(14)之间,所述方形钢(13)内设置有挡板(19),所述方形钢(13)远离槽钢(12)的一端滑动套设于预制梁(3)一端,所述方形钢(13)内对应槽钢(12)的位置设置有竖缓冲组件,所述竖缓冲组件分别与方形钢(13)和槽钢(12)连接,所述竖缓冲组件的缓冲方向与预制柱(2)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方形钢(13)内对应预制梁(3)端部的位置设置有横缓冲组件,所述横缓冲组件分别与预制梁(3)和方形钢(13)连接,所述横缓冲组件的缓冲方向与预制梁(3)的长度方向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12)的开口朝上,所述槽钢(12)与连接板(14)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所述竖缓冲组件包括竖直设置于所述方形钢(13)上下两侧的若干竖缓冲弹簧(15)以及水平设置于所述竖缓冲弹簧(15)远离方形钢(13)一端的两组竖缓冲板(16),两所述竖缓冲板(16)分别位于方形钢(13)上下两侧,两所述竖缓冲板(16)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方形钢(13)的上下两侧抵接,所述方形钢(13)相对的两外侧壁分别与槽钢(12)相对的两内侧壁贴合,所述槽钢(12)相对的两内侧壁均开设有竖滑槽(17),所述竖滑槽(17)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方形钢(13)相对的两外侧壁均设置有滑动连接于竖滑槽(17)内的竖滑块(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水平设置于所述槽钢(12)相对两外侧的顶部位置的连接条(24)、螺纹穿设于连接条(24)底部的若干连接螺栓(25)以及螺纹连接于连接螺栓(25)外侧的连接螺母(26),所述连接条(24)的长度方向与槽钢(12)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连接条(24)顶部与连接板(14)底部贴合,所述连接螺母(26)下端部与连接板(14)顶部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缓冲组件包括水平设置于所述挡板(19)靠近预制梁(3)一侧的若干横缓冲弹簧(21)以及滑动连接于所述方形钢(13)内的横缓冲板(20),所述横缓冲板(20)连接于横缓冲弹簧(21)远离挡板(19)的一端,所述横缓冲板(20)呈竖直设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协笑谢克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九万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