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结构斜向支撑节点及木结构度假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29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结构斜向支撑节点及木结构度假屋,属于木结构建筑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木结构斜向支撑节点,其支撑梁和支撑柱相互倾斜设置,支撑梁上开设有榫槽,支撑柱上设置有与榫槽配合的榫头,榫槽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榫头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连接件的连接板上设有第三连接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木结构斜向支撑节点用螺栓孔穿过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从而将支撑梁、支撑柱和连接件连接,提高了支撑梁和支撑柱之间榫卯连接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斜向支撑节点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木结构度假屋,其房屋本体与支撑腿之间采用斜向支撑节点连接,使得度假屋整体稳定性较强,安全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结构斜向支撑节点及木结构度假屋
本技术涉及木结构建筑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木结构斜向支撑节点及木结构度假屋。
技术介绍
木结构建筑作为我国传统的建筑结构形式,其结构体系相对比较成熟和完备。传统木结构梁柱节点间多采用榫卯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但这种榫卯连接的连接方式对于剪切力的承受能力较为弱,构件容易在受到剪切力时产生损害而破坏木结构建筑,因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作为主要承力件的支撑柱和支撑梁相互之间为垂直连接,且支撑柱处于竖直状态。例如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梁柱榫卯式节点结构(申请号为201910456721.6)的中国专利文件,该申请案的节点包括第一支柱、位于第一支柱顶部的组合梁、位于第一支柱上方并与第一支柱配合夹持组合梁的第二支柱及榫条板;第二支柱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榫头,第一支柱顶部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二榫头的第一卯口和位于第一卯口下方并用于与组合梁插接配合的第二卯口,第二卯口与第一卯口连通;第二榫头包括位于第二支柱中部的纵向榫头,及分设在纵向榫头两侧并分别与纵向榫头垂直设置的第一横向榫头和第二横向榫头;榫条板能够嵌入第二支柱与第一支柱插接形成的卯眼中;组合梁包括至少两个梁体。但随着建筑技艺的不断提高,建筑造型也日新月异。相比较于传统建筑方正的建筑形体,作为景观房或旅游房使用的木结构建筑,其造型更加的轻盈、独特、充满夸张性,更能够体现力量和张度之美。例如整体酷似长颈鹿的旅游房,其房屋本体由四个支撑腿完成支撑,该支撑腿仿造于长颈鹿的四肢,因而支撑腿不能够竖直设置,否则显得别扭且不合理。因此,为了满足旅游房整体的美观要求,通常需要将支撑腿倾斜设置,同时四个支撑腿之间不对称设置,此时支撑腿处于对房屋本体的斜向支撑状态,传统形式的榫卯连接方式已无法达到支撑腿的支撑稳定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度假屋斜向支撑的梁柱节点处榫卯连接不够稳定的不足,提供一种木结构斜向支撑节点。本方案通过在梁柱节点处的榫卯结构上设置连接件,通过螺栓将梁、柱与连接件连接,增强了斜向支撑的梁柱节点的稳定性。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结构度假屋,其支撑腿倾斜于房屋本体设置,且斜向支撑的梁柱节点处采用带有连接件的榫卯连接结构,整体稳定性强,不会发生倾覆或坍塌。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木结构斜向支撑节点,包括支撑梁、支撑柱和连接件,支撑梁和支撑柱相互倾斜设置;支撑梁上开设有榫槽,支撑柱上设置有与榫槽配合的榫头,榫槽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榫头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连接件的连接板上设有第三连接孔;斜向支撑节点被配置为:用连接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以将支撑梁、支撑柱和连接件连接。进一步地,支撑梁和支撑柱均设置为两个,两个支撑柱设置在两个支撑梁之间,连接板设置在两个支撑柱之间。进一步地,两个支撑梁上的第一连接孔和两个支撑柱上的第二连接孔与连接板上的第三连接孔位置相对应;斜向支撑节点被配置为:用连接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以将两个支撑梁和两个支撑柱与连接件连接。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设置为多个。进一步地,连接件包括壳体,壳体套设在两个支撑柱上,连接板设置在壳体上。进一步地,连接板的上端突出于壳体设置,榫头的位置与连接板上端的位置相对应。进一步地,壳体上设置有支撑部,支撑部平行于支撑梁的下侧面设置,且支撑部用于提供给支撑梁向上的支撑力。进一步地,壳体和支撑部之间设有加强筋,加强筋从支撑部的下侧面引出并延伸至壳体的外侧壁上,加强筋平行于支撑柱设置。进一步地,壳体和支撑柱在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用连接螺栓穿过壳体和支撑柱上的通孔将壳体和支撑柱连接。一种木结构度假屋,包括房屋本体和多个支撑腿,房屋本体和支撑腿之间通过上述的斜向支撑节点连接。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木结构斜向支撑节点,其支撑梁和支撑柱相互倾斜设置,支撑梁上开设有榫槽,支撑柱上设置有与榫槽配合的榫头,榫槽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榫头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连接件的连接板上设有第三连接孔。本技术的木结构斜向支撑节点先将支撑梁、支撑柱和连接件进行组装,然后用螺栓孔穿过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从而将支撑梁、支撑柱和连接件连接,提高了支撑梁和支撑柱之间榫卯连接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斜向支撑节点的稳定性。(2)本技术中,支撑件的壳体上设置有支撑部,支撑部平行于支撑梁的下侧面设置,因而将支撑梁、支撑柱和连接件进行连接后,支撑梁的下侧面能够支撑在壳体上的支撑部上,从而提供给支撑梁更稳定的支撑力,壳体和支撑部之间设有加强筋,加强筋平行于支撑柱设置,提高了连接件整体的强度,从而提高了斜向支撑节点的抗剪力能力。(3)本技术的木结构度假屋,其包括房屋本体和多个支撑腿,房屋本体和支撑腿之间通过斜向支撑节点连接,从而能够提高度假屋整体的抗剪力能力,进而提高度假屋整体的稳定性,有效地避免度假屋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倾覆或坍塌,提高度假屋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木结构度假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木结构斜向支撑节点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连接件与支撑梁和支撑柱的配合关系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榫头和榫槽的配合关系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支撑腿;11、支撑梁;111、榫槽;112、凸起;113、第一连接孔;12、支撑柱;121、榫头;122、缺口;123、第二连接孔;13、连接件;131、壳体;132、连接板;133、第三连接孔;134、支撑部;2、房屋本体;3、楼梯。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参照图2,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木结构的斜向支撑节点,其包括相互倾斜设置的支撑梁11和支撑柱12,支撑梁11和支撑柱12之间为榫卯连接,具体可以是支撑柱12的顶端设置有榫头121,支撑梁11的下侧面开设有榫槽111,榫槽111的结构与榫头121的结构相对应。此外,支撑柱12上还设置有连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结构斜向支撑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梁(11)、支撑柱(12)和连接件(13),所述支撑梁(11)和支撑柱(12)相互倾斜设置;支撑梁(11)上开设有榫槽(111),所述支撑柱(12)上设置有与所述榫槽(111)配合的榫头(121),所述榫槽(111)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3),所述榫头(121)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23),所述连接件(13)的连接板(132)上设有第三连接孔(133);/n所述斜向支撑节点被配置为:用连接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113)、第二连接孔(123)和第三连接孔(133),以将支撑梁(11)、支撑柱(12)和连接件(1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结构斜向支撑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梁(11)、支撑柱(12)和连接件(13),所述支撑梁(11)和支撑柱(12)相互倾斜设置;支撑梁(11)上开设有榫槽(111),所述支撑柱(12)上设置有与所述榫槽(111)配合的榫头(121),所述榫槽(111)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3),所述榫头(121)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23),所述连接件(13)的连接板(132)上设有第三连接孔(133);
所述斜向支撑节点被配置为:用连接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113)、第二连接孔(123)和第三连接孔(133),以将支撑梁(11)、支撑柱(12)和连接件(1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结构斜向支撑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11)和支撑柱(12)均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柱(12)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梁(11)之间,所述连接板(132)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柱(1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木结构斜向支撑节点,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梁(11)上的第一连接孔(113)和两个所述支撑柱(12)上的第二连接孔(123)与所述连接板(132)上的第三连接孔(133)位置相对应;
所述斜向支撑节点被配置为:用连接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113)、第二连接孔(123)和第三连接孔(133),以将两个支撑梁(11)和两个支撑柱(12)与连接件(1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木结构斜向支撑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113)、第二连接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颖璐陈李宗苑中伟张震唐玮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木韵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