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酶解工艺制备复合氨基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4686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酶解工艺制备复合氨基酸的方法,涉及氨基酸制取领域。该方法包括原料处理、原料酶解准备、原料酶解、压滤分离、脱色处理、氨基酸提纯和氨基酸干燥步骤。相较于盐酸水解工艺制备复合氨基酸,采用酶解的方式,解决了盐酸水解工艺制备复合氨基酸可能发生有害物质超标的缺陷问题;相较于传统酶解工艺制备复合氨基酸,采用纳滤膜过滤,解决了传统酶解产品分子量大,对热不稳定的缺陷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酶解工艺制备复合氨基酸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氨基酸制取
,具体为一种酶解工艺制备复合氨基酸的方法。
技术介绍
氨基酸,是含有碱性氨基和酸性羧基的有机化合物,羧酸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形成的化合物,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通常由蛋白质制取氨基酸,制取的工艺有酸水解工艺、酶解工艺等。盐酸水解工艺制备复合氨基酸一般用1:1的盐酸对高蛋白质原料进行高温高压长时间水解,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再经过中和、脱色、提纯、干燥工序得到复合氨基酸粉。盐酸水解工艺可以通过该工艺制备得到食品级复合氨基酸粉,但因为盐酸的存在,在水解过程中会生成3-氯-1.2-丙二醇,该物质具有一定的致癌性,若生成过程控制不当,会造成成品中3-氯-1.2-丙二醇含量超标,而且随着市场对食品安全性要求的提高,该工艺生成的复合氨基酸粉的应用范围正日益受限。传统酶解工艺制备复合氨基酸,一般用蛋白酶对蛋白质原料进行酶解,然后经灭火、离心、浓缩、喷雾干燥得到复合氨基酸粉。通过该工艺制得的成品,含有大量的大分子多肽,成品游离氨基酸含量低,一般不超过40%,而且成品对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酶解工艺制备复合氨基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p1原料处理/n将原料进行破碎处理,并进行筛分;/nSp2原料酶解准备/n将筛分后的原料加入纯水,原料和纯水的比例按质量为1:10,并将原料和纯水进行充分的搅拌,并将混合物加热至40~50℃,放置3~5h;/nSp3原料酶解/n在Sp2中的混合物中加入1%混合物质量的酶制剂,用pH调节试剂调节初始pH值为7.0~9.0,进行充分混合,将混合物加热至50~55℃,经过2h后,对混合物进行测定,再根据酶解的程度进而控制后续的酶解时间;/nSp4压滤分离/n待Sp3中的混合物酶解结束后,进行压滤处理,将固体不溶物去除,获得滤液,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酶解工艺制备复合氨基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p1原料处理
将原料进行破碎处理,并进行筛分;
Sp2原料酶解准备
将筛分后的原料加入纯水,原料和纯水的比例按质量为1:10,并将原料和纯水进行充分的搅拌,并将混合物加热至40~50℃,放置3~5h;
Sp3原料酶解
在Sp2中的混合物中加入1%混合物质量的酶制剂,用pH调节试剂调节初始pH值为7.0~9.0,进行充分混合,将混合物加热至50~55℃,经过2h后,对混合物进行测定,再根据酶解的程度进而控制后续的酶解时间;
Sp4压滤分离
待Sp3中的混合物酶解结束后,进行压滤处理,将固体不溶物去除,获得滤液,并将滤液进行加热至80~85℃,时间为30~60min,进行酶的灭活处理;
Sp5脱色处理
将灭活后的滤液维持在80~85℃,并加活性炭进行脱色,时间为3~5h;
Sp6氨基酸提纯
待Sp5的脱色结束后,将滤液通过纳滤膜截留系统,使得大分子物质和盐类截留,获得第二次的滤液,其分子量小于2000道尔顿;
Sp7氨基酸浓缩
待Sp6的提纯结束后,将提纯液在真空浓缩器里进行浓缩,增加液体固形物含量;
Sp8氨基酸干燥
将Sp7浓缩后的氨基酸液体,采用高速离心喷雾干燥进行干燥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龙李国政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绵竹市瑞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