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基酸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氨基酸生产
,具体的说是一种氨基酸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氨基酸为无色晶体,熔点超过200℃,比一般有机化合物的熔点高很多,α一氨基酸有酸、甜、苦、鲜4种不同味感,谷氨酸单钠盐和甘氨酸是用量最大的鲜味调味料。氨基酸一般易溶于水、酸溶液和碱溶液中,不溶或微溶于乙醇或乙醚等有机溶剂,氨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别很大,例如酪氨酸的溶解度最小,25℃时,100g水中酪氨酸仅溶解0.045g,但在热水巾酪氨酸的溶解度较大。在氨基酸生产中需要菌种进行发酵,从而就会将菌种液注入对应的容器瓶体内,一般向容器瓶体内注入菌种液的设备存在只能单侧运行注入菌种液且不便两侧交替运行注入菌种液的结构不足,且效率有待提高,由于需要注入的容器瓶体较多,单一的逐个注入菌种液较耽误时间,且放置容器瓶体不连续也会影响进度,同时盛装菌种液的容器静止时间长,则会出现沉积情况,不利于将菌种液均匀注入容器瓶体内。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氨基酸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基酸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nS1:将谷氨酸棒杆菌接种于淀粉水解糖或甜菜糖蜜为原料制备的培养基中,于30-34℃下进行恒温培养12-14h,使培养基中残留糖分含量处于0.5%以下,制得一级种子;/nS2:将S1中生产制得的一级种子再次通入新培养基中进行二次培养8-12h,待培养基中残留糖分处于1.0%以下制得二级种子,将二级种子通入氨基酸生产装置中进行汇集;/nS3:使用氨基酸生产装置将汇集的二级种子均匀接种于生产罐中进行发酵处理,发酵30-36h后将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即制得精制氨基酸;/n其中S2中所述氨基酸生产装置包括凸台(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基酸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谷氨酸棒杆菌接种于淀粉水解糖或甜菜糖蜜为原料制备的培养基中,于30-34℃下进行恒温培养12-14h,使培养基中残留糖分含量处于0.5%以下,制得一级种子;
S2:将S1中生产制得的一级种子再次通入新培养基中进行二次培养8-12h,待培养基中残留糖分处于1.0%以下制得二级种子,将二级种子通入氨基酸生产装置中进行汇集;
S3:使用氨基酸生产装置将汇集的二级种子均匀接种于生产罐中进行发酵处理,发酵30-36h后将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即制得精制氨基酸;
其中S2中所述氨基酸生产装置包括凸台(1)、菌种引出机构、菌种抽吸机构、往复移动机构和瓶体传送机构,所述凸台(1)顶部的凸块结构两侧相邻表面开设有条形槽(3),且凸台(1)顶部安装有T型框(4)的凸侧板一端;所述菌种引出机构包括菌液室(20)和引流管(23),所述菌液室(20)开设在凸台(1)内部,且菌液室(20)内底部转动安装有三个搅板(24),三个所述搅板(24)底部转动连接轴一端安装在对应的第二电机(19)的轴杆一端,所述引流管(23)顶部内侧安装有止回阀(22),且引流管(23)顶部端口安装在对应的引流孔(21)底部端口上;
所述菌种抽吸机构包括吸筒(15)和第二气缸(10),所述吸筒(15)内滑动安装有活塞杆(25),且活塞杆(25)一端穿过矩形载板(14)顶部表面,所述吸筒(15)底部端口套装有橡胶环块(16),所述第二气缸(10)安装在对应的L型板(11)的横板中部,且第二气缸(10)的推杆一端通过牵动板(17)与活塞杆(25)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L型板(11)对称安装在矩形载板(14)顶部表面两侧;
所述往复移动机构包括长螺杆(8),所述长螺杆(8)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长螺杆(8)两端内侧均转动安装有方板(7),位于同一个长螺杆(8)上的方板(7)安装在T型框(4)内对应侧壁顶部,且两个长螺杆(8)之间相间螺纹连接有两个方条块(9),两个所述方条块(9)底部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气缸(6),且第一气缸(6)的推杆端安装矩形载板(14)顶部两侧边缘中间位置;
所述瓶体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带(2),所述第一传送带(2)安装在条形槽(3)内,且条形槽(3)外侧的凸台(1)表面安装有传送框一端,所述传送框内安装有第二传送带(5),且第二传送带(5)与第一传送带(2)一侧处于相互垂直的位置关系。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