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和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017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中和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中和釜,其结构包括釜体,釜体的上端一侧连通有进料阀,釜体的下端中部连通有出料阀,釜体的上端内腔一侧可拆卸安装有喷头,釜体的内腔一侧开设有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喷头、挡板、液压缸、条形槽、万向轮和拉绳,在中和釜工作时,既可以带动挡板复位对喷头进行遮挡,避免了搅拌过程中溶液迸溅堵塞喷头的情况,又可以使支撑板与地面分离,从而方便釜体进行移动。进行移动。进行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和釜


[0001]本技术涉及中和釜
,具体为一种中和釜。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等领域。
[0003]经检索公开号为(CN215693939U),公开了一种中和反应釜,包括储液罐、盖体、喷淋单元、送液单元和搅拌单元,所述储液罐上部开口且内部形成储液腔,所述盖体拆卸式设于所述开口处,所述喷淋单元固设于所述盖体上且用于给所述储液罐中补充冷却液降温。
[0004]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该技术虽然可以对釜体内补充冷却液进行降温,避免剧烈放热发生危险,但是每次添加完后无法对喷头进行遮挡,导致搅拌过程中溶液迸溅堵塞喷头,增加维护难度。为此,需要设计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和釜,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和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上端一侧连通有进料阀,所述釜体的下端中部连通有出料阀,所述釜体的上端内腔一侧可拆卸安装有喷头,所述釜体的内腔一侧开设有滑槽;
[0007]所述釜体的内腔设置有挡板,所述釜体的两侧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侧可拆卸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可拆卸安装有直板,所述直板的下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挡板靠近滑槽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尺寸与滑槽的尺寸相适配,且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板的中部开设有条形槽,所述直板与条形槽活动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直板的中部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的尺寸大于出料阀的尺寸。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直板的下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自由端与挡板的上端固定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喷头、挡板、液压缸、条形槽、万向轮和拉绳,在中和釜工作时,既可以带动挡板复位对喷头进行遮挡,避免了搅拌过程中溶液迸溅堵塞喷头的情况,又可以使支撑板与地面分离,从而方便釜体进行移动。
附图说明
[001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中和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中和釜的支撑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釜体,2、进料阀,3、出料阀,4、喷头,5、滑槽,6、挡板,7、滑块,8、液压缸,9、直板,10、支撑板,11、条形槽,12、万向轮,13、通口,14、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请参阅图1

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和釜,包括釜体1,釜体1的上端一侧连通有进料阀2,釜体1的下端中部连通有出料阀3,釜体1的上端内腔一侧可拆卸安装有喷头4,釜体1的内腔一侧开设有滑槽5;
[0019]釜体1的内腔设置有挡板6,釜体1的两侧焊接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的外侧可拆卸安装有液压缸8,液压缸8的输出端可拆卸安装有直板9,直板9的下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2。
[0020]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的喷头4、挡板6、液压缸8、条形槽11、万向轮12和拉绳14,在中和釜工作时,既可以带动挡板6复位对喷头4进行遮挡,避免了搅拌过程中溶液迸溅堵塞喷头4的情况,又可以使支撑板10与地面分离,从而方便釜体1进行移动。
[0021]在有的技术方案中,挡板6靠近滑槽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块7,滑块7的尺寸与滑槽5的尺寸相适配,且滑块7与滑槽5滑动连接。
[0022]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滑块7与滑槽5配合,便于提高挡板6的稳定性。
[0023]在有的技术方案中,支撑板10的中部开设有条形槽11,直板9与条形槽11活动连接。
[0024]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直板9与条形槽11配合,便于提高直板9的稳定性。
[0025]在有的技术方案中,直板9的中部开设有通口13,通口13的尺寸大于出料阀3的尺寸。
[0026]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通口13尺寸大于出料阀3的尺寸,方便出料阀3穿过。
[0027]在有的技术方案中,直板9的下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绳14,拉绳14的自由端与挡板6的上端固定连接。
[0028]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挡板6上的拉绳14配合,便于带动挡板6移动。
[0029]工作原理,中和釜工作时,当需要对釜体1内添加冷却液时,通过开关打开液压缸8,液压缸8带动直板9向下移动一段距离,直板9带动拉绳14向下移动,凭借挡板6自重,挡板6与喷头4分离,从而方便喷头4添加冷却液,当添加完后液压缸8带动直板9复位,直板9通过拉绳14带动挡板6复位对喷头4进行遮挡,避免了搅拌过程中溶液迸溅堵塞喷头4的情况,当需要对釜体1进行移动时,通过开关控制液压缸8带动直板9向下移动,使直板9上的万向轮12反作用力撑起釜体1,使支撑板10与地面分离,从而方便釜体1进行移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和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上端一侧连通有进料阀(2),所述釜体(1)的下端中部连通有出料阀(3),所述釜体(1)的上端内腔一侧可拆卸安装有喷头(4),所述釜体(1)的内腔一侧开设有滑槽(5);所述釜体(1)的内腔设置有挡板(6),所述釜体(1)的两侧焊接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外侧可拆卸安装有液压缸(8),所述液压缸(8)的输出端可拆卸安装有直板(9),所述直板(9)的下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靠近滑槽(5)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绵竹市瑞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