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改进结构的模式盘及其空调箱运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457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36
一种具有改进结构的模式盘及其空调箱运动机构,其中模式盘包括:底盘、轨迹槽运动结构和控制连杆,其中:控制连杆设置于底盘正反侧中心并内部贯通,轨迹槽运动结构设置于底盘的正侧和反侧;该空调箱运动机构包括:空调箱壳体以及设置于其内部的伺服电机、除霜连杆、除霜曲柄、除霜风门、后吹风门、后吹曲柄、后吹长连杆、后吹连杆和模式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模式盘采用深浅槽结构,通过在模式盘上添加局部新的轨迹槽和连杆上添加辅助销,当两条轨迹槽相交时,弥补轨迹槽相交导致的缺失,可以有效利用空间,减小模式盘的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改进结构的模式盘及其空调箱运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车载空调箱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具有改进结构的模式盘及其空调箱运动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人们对车载空调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求空调实现的模式和控制风门不断增加。现有的空调箱的设计运动机构为,使用的电机行程较小,轨迹线行程小可以通过优化设计,均匀的分布在模式盘上的方式,节约空间,可以满足空调的5个常规模式。目前较高档的空调需要实现6到7个模式,为满足合理压力角,通常会使用行程较大的电机,导致轨迹线变长,无法均匀分布在模式盘上;且新增加空调后吹面和后吹脚的轨迹线多达4-5条,导致模式盘的平面尺寸变大。即要满足边界的要求,又要保证合理的压力角,保证运动机构平稳运行,在整车有限的边界条件下,很难满足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具有改进结构的模式盘及其空调箱运动机构,先保证其中一条轨迹线正常实现功能,再在模式盘上添加局部新的轨迹槽和连杆上添加辅助销,当两条轨迹槽相交时,弥补轨迹槽相交导致的缺失,可以有效利用空间,减小模式盘的大小。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结构的模式盘,包括:底盘、轨迹槽运动结构和控制连杆,其中:控制连杆设置于底盘正反侧中心并内部贯通,轨迹槽运动结构设置于底盘的正侧和反侧。所述的轨迹槽运动结构包括:深轨迹槽、浅轨迹槽和弥补轨迹槽,其中:深轨迹槽设置于底盘正反两侧外周,浅轨迹槽设置于底盘正反两侧边缘处并与深轨迹槽相交,弥补轨迹槽设置于所述相交的位置,以相交导致的槽体缺失,从而在有效利用空间的同时减小模式盘的大小。所述的深轨迹槽、浅轨迹槽和弥补轨迹槽的数量根据环境不同可设置多条及底盘的正、反任一一侧或两侧。所述的深轨迹槽的高度为8~12mm,宽度为5mm,配合的销。所述的浅轨迹槽的高度为3~7mm,宽度为5mm,配合的销。所述的弥补轨迹槽的高度为3~7mm。所述的深轨迹槽、浅轨迹槽和弥补轨迹槽的壁厚大于1.5mm。所述的控制连杆包括:弧形结构、五角凹槽和空心杆,其中:空心杆设置于底盘正反侧中心并内部贯通,五角凹槽设置于底盘正侧上的空心杆的顶端,弧形结构设置于五角凹槽侧上。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模式盘的空调箱运动机构,包括:空调箱壳体以及设置于其内部的伺服电机、除霜连杆、除霜曲柄、除霜风门、后吹风门、后吹曲柄、后吹长连杆、后吹连杆和模式盘,其中:除霜曲柄两端分别与除霜连杆和除霜风门相连,空调箱壳体设置于伺服电机下,模式盘与伺服电机相连,后吹连杆两端分别于模式盘和后吹长连杆相连,后吹曲柄两端分别与后吹长连杆和后吹风门相连,除霜风门和后吹风门分别设置于上下两端。所述的后吹连杆上设有辅助销,其中:辅助销与模式盘相配合。技术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模式盘采用深浅槽结构,先保证其中一条轨迹线正常实现功能,再在模式盘上添加局部新的轨迹槽和连杆上添加辅助销,当两条轨迹槽相交时,弥补轨迹槽相交导致的缺失,可以有效利用空间,减小模式盘的大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模式盘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模式盘反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模式盘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深轨迹槽原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浅轨迹槽原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空调箱运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后吹连杆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中模拟示意图;图中:伺服电机1、电机支架2、除霜连杆3、除霜曲柄4、除霜风门5、后吹风门6、后吹曲柄7、后吹长连杆8、后吹连杆9、模式盘10、空调箱壳体11、底盘12、轨迹槽运动结构13、控制连杆14、深轨迹槽15、浅轨迹槽16、弥补轨迹槽17、弧形结构18、五角凹槽19、空心杆20、辅助销21。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具有改进结构的模式盘10,包括:底盘12、轨迹槽运动结构13和控制连杆14,其中:控制连杆14设置于底盘12正反侧中心并内部贯通,轨迹槽运动结构13设置于底盘12的正侧和反侧。所述的轨迹槽运动结构13包括:深轨迹槽15、浅轨迹槽16和弥补轨迹槽17,其中:深轨迹槽15呈不规则形状设置于底盘12正反两侧,浅轨迹槽16设置于底盘12正反两侧边缘处并与深轨迹槽15相交,弥补轨迹槽17分别设置于底盘12正侧上深轨迹槽15和浅轨迹槽16的轨迹旁。本实施例通过仿真模拟计算出的风门在不同模式下,应处于哪一个角度位置,设计模式盘的要求如图8所示,例如:模式盘需要旋转225°,所有每条轨迹线都相对于轴扫过225°的圆弧,每条轨迹线上是有相对于模式盘轴心的不同半径的圆弧,即风门旋转的角度。然后通过DMU模拟半径的大小后经光顺曲线链接并组成完成的轨迹线,进一步通过后吹连杆上的销的位置并匹配后吹风门的原理设计得到更新后的弥补轨迹线,最后截取更新后的弥补轨迹线相对于原轨迹槽缺失的部分,布置在模式盘上得到弥补轨迹槽。如图3中a区域所示,所述的浅轨迹槽和弥补轨迹槽通过梯度设计结构组合成一条完整轨迹槽。所述的梯度设计结构是指每5mm的梯度做一条轨迹。如图5所示,所述的控制连杆14包括:弧形结构18、五角凹槽19和空心杆20,其中:空心杆20设置于底盘12正反侧中心并内部贯通,五角凹槽19设置于底盘12正侧上的空心杆20的顶端,弧形结构18设置于五角凹槽19侧上。如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模式盘的空调箱运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1、电机支架2、除霜连杆3、除霜曲柄4、除霜风门5、后吹风门6、后吹曲柄7、后吹长连杆8、后吹连杆9、模式盘10和空调箱壳体11,其中:伺服电机1设置于电机支架2内,除霜连杆3与电机支架2相连,除霜曲柄4两端分别与除霜连杆3和除霜风门5相连,空调箱壳体11设置于伺服电机1下,模式盘10与伺服电机1相连,后吹连杆8两端分别于模式盘10和后吹长连杆8相连,后吹曲柄7两端分别与后吹长连杆8和后吹风门6相连,除霜风门5和后吹风门6分别设置于上下两端。所述的后吹连杆9上设有辅助销21,其中:辅助销21与模式盘10相配合。如图4所示,在既定的边界条件下,轨迹槽相交时,可以使用深浅槽的方法:首先,深轨迹槽可以保证整个行程都有轨迹槽控制连杆,保证风门的角度。如图5所示,相交的区域使浅轨迹槽不完整,无法控制连杆,保证风门角度,所以通过在后吹连杆添加辅助销,模式盘上添加弥补轨迹槽特征,弥补相交却失轨迹槽的结构,设计优化出更小的模式盘。上述具体实施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和宗旨的前提下以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局部调整,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且不由上述具体实施所限,在其范围内的各个实现方案均受本专利技术之约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改进结构的模式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轨迹槽运动结构和控制连杆,其中:控制连杆设置于底盘正反侧中心并内部贯通,轨迹槽运动结构设置于底盘的正侧和反侧;/n所述的轨迹槽运动结构包括:深轨迹槽、浅轨迹槽和弥补轨迹槽,其中:深轨迹槽设置于底盘正反两侧外周,浅轨迹槽设置于底盘正反两侧边缘处并与深轨迹槽相交,弥补轨迹槽设置于所述相交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改进结构的模式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轨迹槽运动结构和控制连杆,其中:控制连杆设置于底盘正反侧中心并内部贯通,轨迹槽运动结构设置于底盘的正侧和反侧;
所述的轨迹槽运动结构包括:深轨迹槽、浅轨迹槽和弥补轨迹槽,其中:深轨迹槽设置于底盘正反两侧外周,浅轨迹槽设置于底盘正反两侧边缘处并与深轨迹槽相交,弥补轨迹槽设置于所述相交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式盘,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连杆包括:弧形结构、五角凹槽和空心杆,其中:空心杆设置于底盘正反侧中心并内部贯通,五角凹槽设置于底盘正侧上的空心杆的顶端,弧形结构设置于五角凹槽侧上。


3.一种空调箱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箱壳体以及设置于其内部的伺服电机、除霜连杆、除霜曲柄、除霜风门、后吹风门、后吹曲柄、后吹长连杆、后吹连杆和模式盘,其中:除霜曲柄两端分别与除霜连杆和除霜风门相连,空调箱壳体设置于伺服电机下,模式盘与伺服电机相连,后吹连杆两端分别于模式盘和后吹长连杆相连,后吹曲柄两端分别与后吹长连杆和后吹风门相连,除霜风门和后吹风门分别设置于上下两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铎王亨泰穆景阳瞿晓华江宜春朱亮
申请(专利权)人:空调国际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