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压缩机漏料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444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垃圾压缩机漏料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所述垃圾压缩机漏料处理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在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的末端上设有一收集小车,所述收集小车的底部设有多个滤水孔;所述垃圾压缩机上设有提升机构和提升斗,所述提升机构与所述收集小车位于垃圾压缩机的同侧,且所述提升机构自所述垃圾压缩机的进料口竖直设置,所述提升斗与所述提升机构滑动连接;所述提升斗沿所述提升机构滑动时,位于所述收集小车的邻侧或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位置处。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垃圾压缩机漏料处理装置能实现泄漏垃圾和污水不落地,可控制,并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了因垃圾污水积压在地面造成的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压缩机漏料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垃圾压缩机漏料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在大型直压式垃圾压缩机工作过程中,在压缩机后部,会产生大量泄漏垃圾和污水,直接影响周围环境。压缩机在泄漏垃圾的该位置设定为落料口,所述垃圾压缩机的上端还设有与压缩机内部相同的进料口。目前行业内大多采用人工清扫泄漏垃圾,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因垃圾和污水的排放,工人操作环境恶劣,且在清扫过程中污染周边环境。如现用专利公告号CN109397736A公示的一种污水过滤排放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垃圾压缩机,其主要解决的是垃圾压缩机的污水排放的问题,对于泄漏垃圾如何处理,并没有任何研究。又如现用专利公告号CN208560509U公示的一种大型垃圾压缩机防污水外泄漏机构,仅解决了垃圾压缩机防污水外泄漏的问题,对于清扫没有任何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压缩机漏料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既能防泄漏,又能方便清扫。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压缩机漏料处理装置连接于垃圾压缩机的落料口和进料口之间,所述垃圾压缩机漏料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将垃圾压缩机的落料口输出的垃圾转移至垃圾压缩机旁侧的输送机构,在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的末端上设有一收集小车,所述收集小车的底部设有多个滤水孔;所述垃圾压缩机上设有提升机构和提升斗,所述提升机构与所述收集小车位于垃圾压缩机的同侧,且所述提升机构自所述垃圾压缩机的进料口竖直设置,所述提升斗与所述提升机构滑动连接;所述提升斗沿所述提升机构滑动时,位于所述收集小车的邻侧或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位置处。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输送机构,能够连续不断的将垃圾压缩机泄漏的垃圾进行转移,有效减少了垃圾压缩机落料口的漏料散落而造成地面环境污染的现象;且输送机构将漏料自动输送至垃圾压缩机的旁侧进行收集,在垃圾压缩机的外侧作业更利于处理工作的进行,简化处理的工作难度;收集小车不仅可以进行漏料的收集,还能实现污水过滤,便于过滤后的垃圾再次进入垃圾压缩机中进一步处理;通过提升机构实现垃圾的自动回收。优选的,所述收集小车的底部设有将多个滤水孔围合的滤口侧板,所述滤口侧板自所述收集小车的底部向下竖直延伸。滤口侧板形成通道,起导向作用,便于过滤的污水朝一个方向排出。优选的,在所述收集小车的下方设有一将自滤水孔流出的水排出的第一水沟。第一水沟可以与市政下水道相连,能够及时的将滤水孔流出的水排出,避免堆积引发的恶臭。优选的,所述收集小车的底部设有脚轮,所述收集小车通过所述脚轮向所述提升斗的方向移动。脚轮的设置方便推送收集小车,将收集小车转移至需要的位置。为了避免污水散落造成地面的污染,所述滤口侧板的宽度小于第一水沟的宽度,使所述滤口侧板能够伸入所述第一水沟中。优选的,所述垃圾压缩机一侧的下方设有第二水沟,所述第一水沟与第二水沟位于所述垃圾压缩机的两个相对侧;所述输送机构的下方设有一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与所述第二水沟相连。泄漏垃圾在输送机构上泄漏的污水,进入集水槽中,并自第二水沟排出,实现泄漏垃圾的第一次污水过滤。所述收集小车包括多个小车侧板和底板,多个所述小车侧板首尾依次围合,所述底板设置在多个小车侧板的一端,所述滤水孔设于所述底板上。小车侧板起围挡作用,避免泄漏垃圾落入后散落,能够集中收集。优选的,所述滤水孔位于所述收集小车远离输送机构的一侧。滤水孔的位置的设定与垃圾自输送机构落入的运动轨迹有关,而该运动轨迹与输送机构的输送速度及垃圾的重量有关,设定的该滤水孔的位置更利于泄漏垃圾的二次滤水。优选的,所述提升斗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筒,所述提升斗的大口径朝向所述垃圾压缩机的进料口设置。锥形筒的提升斗可有效减少垃圾散落至地面,给转运的工作带来便捷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垃圾压缩机漏料处理方法,包括:将垃圾压缩机的落料口输出的垃圾进行污水过滤,过滤后的垃圾输送至垃圾压缩机的一侧外端收集,过滤后的污水输送至垃圾压缩机的另一侧外端排出;收集的垃圾进行第二次污水过滤,二次过滤后的污水排出,二次过滤后的垃圾再回收进入垃圾压缩机中进一步处理。上述方案中,泄漏垃圾的污水过滤后,垃圾与污水沿不同的两个方向输送至垃圾压缩机的外侧,实现分流,避免处理时堵塞和滞留等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垃圾压缩机漏料处理方法,采用上述的垃圾压缩机漏料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包括:垃圾压缩机的落料口输出的垃圾掉落至输送机构上,通过所述输送机构将垃圾输送至位于垃圾压缩机旁侧的收集小车上;垃圾落入收集小车时,在自重和下落的加速度作用下,将水分抖出,并自滤水孔流出;完成水过滤的垃圾输送至提升斗中,并在提升机构的作用下,提升所述提升斗至进料口的位置处,将提升斗内的垃圾自所述进料口倒回至垃圾压缩机中,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与相关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落料口设置的输送机构,能连续不断的将垃圾压缩机泄漏的垃圾转移至收集小车内收集,收集后的垃圾又通过提升斗和提升机构回收至垃圾压缩机内,且在输送的过程将污水过滤,从而实现泄漏垃圾和污水不落地,可控制,并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了因垃圾污水积压在地面造成的环境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垃圾压缩机漏料处理装置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垃圾压缩机漏料处理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垃圾压缩机漏料处理装置中的收集小车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垃圾压缩机漏料处理装置中的收集小车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垃圾压缩机、11-落料口、12-进料口、13-第一水沟、14-第二水沟、2-输送机构、3-收集小车、31-小车侧板、32-底板、33-滤水孔、34-滤口侧板、35-脚轮、4-提升机、5-提升机构、6-集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垃圾压缩机漏料处理装置包括输送机构2、收集小车3、提升斗4、提升机构5和集水槽6。垃圾压缩机1包括在其上设置的进料口12和在后端设置的落料口11。在所述垃圾压缩机1的两侧设有第一水沟13和第二水沟14。所述第一水沟13和第二水沟14的长度延伸方向与垃圾压缩机中的垃圾输送方向一致。所述第一水沟13和第二水沟14开设在地面上,可与市政下水道相连。所述输送机构2设于所述落料口11的下方,所述输送机构2的输送方向为自落料口11向第一水沟13的方向输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机构2为皮带输送机。在所述输送机构2的输送方向的末端上设有所述收集小车3,且所述收集小车3位于输送机构2该末端的下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压缩机漏料处理装置,连接于垃圾压缩机(1)的落料口(11)和进料口(12)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垃圾压缩机(1)的落料口(11)输出的垃圾转移至垃圾压缩机(1)旁侧的输送机构(2),在所述输送机构(2)的输送方向的末端上设有一收集小车(3),所述收集小车(3)的底部设有多个滤水孔(33);所述垃圾压缩机(1)上设有提升机构(5)和提升斗(4),所述提升机构(5)与所述收集小车(3)位于垃圾压缩机(1)的同侧,且所述提升机构(5)自所述垃圾压缩机(1)的进料口(12)竖直设置,所述提升斗(4)与所述提升机构(5)滑动连接;所述提升斗(4)沿所述提升机构(5)滑动时,位于所述收集小车(3)的邻侧或位于所述进料口(12)的位置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压缩机漏料处理装置,连接于垃圾压缩机(1)的落料口(11)和进料口(12)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垃圾压缩机(1)的落料口(11)输出的垃圾转移至垃圾压缩机(1)旁侧的输送机构(2),在所述输送机构(2)的输送方向的末端上设有一收集小车(3),所述收集小车(3)的底部设有多个滤水孔(33);所述垃圾压缩机(1)上设有提升机构(5)和提升斗(4),所述提升机构(5)与所述收集小车(3)位于垃圾压缩机(1)的同侧,且所述提升机构(5)自所述垃圾压缩机(1)的进料口(12)竖直设置,所述提升斗(4)与所述提升机构(5)滑动连接;所述提升斗(4)沿所述提升机构(5)滑动时,位于所述收集小车(3)的邻侧或位于所述进料口(12)的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压缩机漏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小车(3)的底部设有将多个滤水孔(33)围合的滤口侧板(34),所述滤口侧板(34)自所述收集小车(3)的底部向下竖直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压缩机漏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集小车(3)的下方设有一将自滤水孔(33)流出的污水排出的第一水沟(13);所述收集小车(3)的底部设有脚轮(35),所述收集小车(3)通过所述脚轮(35)向所述提升斗(4)的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压缩机漏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口侧板(34)的宽度小于第一水沟(13)的宽度,使所述滤口侧板(34)能够伸入所述第一水沟(13)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压缩机漏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压缩机(1)一侧的下方设有第二水沟(14),所述第一水沟(13)与第二水沟(14)位于所述垃圾压缩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晓军张胜夏振威赵庆松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仁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