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折复位机器人的外力预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折复位机器人的外力预测方法,属于机器人
技术介绍
机器人辅助骨折复位手术,即由机器人自主完成部分复位手术操作或者医生操作机器人完成骨折复位操作,术中可通过X光机透视实时、图像导航系统等实时观察骨折部位的复位情况。机器人辅助骨折复位手术具有精度、不依赖于医生的经验、微创等优点,对提高手术精准度、减少患者手术损伤具有重要意义。机器人辅助骨折复位手术操作时,需要进行精准的外力感知或预测。1.机器人的外力感知方面,需考虑:①机器人辅助骨折复位过程中的力感知,一方面可以实时进行手术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与骨肌组织的接触碰撞检测,进行力交互;并且不能与患者或周围的器械发生碰撞。但由于受到复位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周围空间限制,机器人操作臂末端与周围环境间非常有限的工作空间,不便于安装外部传感器。②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与周围环境的接触力感知,采用力传感器进行外力检测,精密微型力传感器的价格昂贵,且容易损坏。机器人末端并不适合采用力传感器的外力感知方法。2.机器人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折复位机器人的外力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n(1)建立骨折复位机器人操作空间的完备动力学模型,根据拉格朗日动力学建模法,骨折复位机器人系统在操作空间的动力学方程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折复位机器人的外力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骨折复位机器人操作空间的完备动力学模型,根据拉格朗日动力学建模法,骨折复位机器人系统在操作空间的动力学方程为:
式中,F为机器人驱动力,M(q)为惯性矩阵,科氏力和向心力矩阵,G(q)为重力矩阵,分别表示复位机器人动平台加速度和速度;
(2)建立骨折复位机器人关节空间的完备动力学模型,由操作空间和关节空间的映射关系,复位机器人系统在关节空间的动力学方程为
式中,τ=JTF表示关节空间电动缸驱动力,D(q)、和P(q)分别表示关节空间中的惯性矩阵、科氏力和向心力矩阵以及重力矩阵,分别表示电动缸加速度和速度;
(3)分析机器人系统的广义动量及其偏差模型,根据机器人的力残差模型,构建力残差观测器,当复位机器人进行骨折复位时,机器人受到肌肉牵拉力、接触碰撞等外部干扰力Fext时,由复位机器人的速度雅可比矩阵J(q)映射到复位机器人的关节空间,在关节空间有外力矩τext=JT(q)Fext;此时,复位机器人在关节空间的动力学方程为:
式中,τext为由复位过程中的牵拉力、接触碰撞力等干扰力Fext施加于复位机器人各驱动电缸的力,可以根据所述方法进行预测;
(4)基于机器人系统完整动力学模型与卡尔曼滤波器,预测骨折复位机器人手术操作过程中的外力,机器人在骨折复位过程中与环境接触存在牵拉力、接触碰撞力等干扰力Fext时,机器人的广义动量将发生较大变化;根据复位机器人广义动量的力残差观测器,可以进行基于广义动量分析的机器人与环境的牵拉力、接触碰撞力预测;该方法只需测得复位机器人的支链驱动电缸编码器反馈的位移和速度信息以及电缸输出力;
由于难以确定加速度则通过对比实际广义动量和估计广义动量来检测碰撞;骨折复位机器人的广义动量及其偏导,分别为:
式中,p表示广义动量,广义动量时间导数,表示惯性矩阵D(q)时间...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