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换位导线的油浸式变压器低压绕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79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换位导线的油浸式变压器低压绕组结构,包括绝缘圆筒、第一绝缘套筒和第二绝缘套筒,所述第一绝缘套筒和第二绝缘套筒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并且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夹紧板,两个所述弧形夹紧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垫,所述绝缘圆筒的外表面开设有导线槽,并且导线槽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该绕组中的绕线具有更好的固定限位效果,避免绕线松散的情况发生,绕线稳定性好,使用效果好,适合推广,使得该绕组散热效率提高,使得该绕组在发生碰撞时能够具有很好的缓冲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换位导线的油浸式变压器低压绕组结构
本技术涉及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采用换位导线的油浸式变压器低压绕组结构。
技术介绍
变压器是变换交流电压、交变电流和阻抗的器件,当初级线圈中通有交流电流时,铁芯(或磁芯)中便产生交流磁通,使次级线圈中感应出电压(或电流),变压器由铁芯(或磁芯)和线圈组成,线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绕组,其中接电源的绕组叫初级线圈,其余的绕组叫次级线圈,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变压器在我们生活中的使用十分普遍,变压器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按用途可以分为:电力变压器和特殊变压器(电炉变、整流变、工频试验变压器、调压器、矿用变、音频变压器、中频变压器、高频变压器、冲击变压器、仪用变压器、电子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等),电路符号常用T当作编号的开头,例:T01,T201等,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健康高速发展,电力需求持续快速增长,2011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69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7%,消费需求依然旺盛,人均用电量3483千瓦时,比上年增加351千瓦时,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电力建设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中国变压器制造行业的发展。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变压器低压绕组中的绕线固定限位效果较差,容易发生绕线松散的情况,绕线稳定性差,使用效果差,且绕组散热效率提高,以及绕组在发生碰撞时不具有很好的缓冲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换位导线的油浸式变压器低压绕组结构,使得该绕组中的绕线具有更好的固定限位效果,避免绕线松散的情况发生,绕线稳定性好,使用效果好,适合推广,使得该绕组散热效率提高,使得该绕组在发生碰撞时能够具有很好的缓冲保护作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用换位导线的油浸式变压器低压绕组结构,包括绝缘圆筒、第一绝缘套筒和第二绝缘套筒,所述第一绝缘套筒和第二绝缘套筒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并且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夹紧板,两个所述弧形夹紧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垫;所述绝缘圆筒的外表面开设有导线槽,并且导线槽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垫;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垫相对的一侧均与绝缘圆筒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绝缘套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第二绝缘套筒的一侧开设有与卡块相适配的卡槽。优选的,两个所述弧形夹紧板和第一弹性垫相对的一侧均相接触;所述第一绝缘套筒和第二绝缘套筒的一侧均为不封闭设置,并且第一绝缘套筒和第二绝缘套筒的另一侧均开设有通口。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套筒和第二绝缘套筒的内壁均设置有扇叶,并且第一绝缘套筒和第二绝缘套筒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弹性垫。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绝缘圆筒、第一绝缘套筒、第二绝缘套筒、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弧形夹紧板、第一弹性垫、导线槽、第二弹性垫、卡块和卡槽的设置,使得该绕组中的绕线具有更好的固定限位效果,避免绕线松散的情况发生,绕线稳定性好,使用效果好,适合推广,由于通口和扇叶的设置,使得该绕组散热效率提高,由于第三弹性垫的设置,使得该绕组在发生碰撞时能够具有很好的缓冲保护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弧形夹紧板结构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绝缘圆筒结构的正面图。图中:1-绝缘圆筒,2-第一绝缘套筒,3-第二绝缘套筒,4-第一弹性件,5-第二弹性件,6-弧形夹紧板,7-第一弹性垫,8-导线槽,9-第二弹性垫,10-通口,11-扇叶,12-第三弹性垫,13-卡块,14-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一种采用换位导线的油浸式变压器低压绕组结构,包括绝缘圆筒1、第一绝缘套筒2和第二绝缘套筒3,所述第一绝缘套筒2和第二绝缘套筒3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4和第二弹性件5,并且第一弹性件4和第二弹性件5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夹紧板6,两个所述弧形夹紧板6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垫7。为了进一步对绕线起到限位固定作用,所述绝缘圆筒1的外表面开设有导线槽8,并且导线槽8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垫9。为了对绝缘圆筒1上的绕线进行很好的夹紧固定,两个所述弧形夹紧板6和第一弹性垫7相对的一侧均相接触。为了将第一绝缘套筒2和第二绝缘套筒3套在绝缘圆筒1上,以及为了增加绕组的散热效率,所述第一绝缘套筒2和第二绝缘套筒3的一侧均为不封闭设置,并且第一绝缘套筒2和第二绝缘套筒3的另一侧均开设有通口10。为了通过第一弹性垫7对绝缘圆筒1上的绕线进行限位固定,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垫7相对的一侧均与绝缘圆筒1的外表面相接触。为了使得该绕组散热效率提高,以及使得该绕组在发生碰撞时能够具有很好的缓冲保护作用,所述第一绝缘套筒2和第二绝缘套筒3的内壁均设置有扇叶11,并且第一绝缘套筒2和第二绝缘套筒3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弹性垫12,第一弹性垫7、第二弹性垫9和第三弹性垫12的材料为橡胶。为了使第一绝缘套筒2和第二绝缘套筒3更稳定的套在绝缘圆筒1上,所述第一绝缘套筒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13,所述第二绝缘套筒3的一侧开设有与卡块13相适配的卡槽14,绕组中绕的导线为换位导线,换位导线内部为两列宽面接触的扁导线,左列顶部扁导线换至居中顶部,右列导线依次下移一位,右列底部的扁导线换至左列底部,左列依次上移一位,这样完成依次换位,之后按照同样的顺时针方向,每经过0.5-1米完成一次换位,如果使用逆时针的换位方式,也按照同样原理。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导线先沿着导线槽8绕在绝缘圆筒1上,然后通过通口10按压第一绝缘套筒2和第二绝缘套筒3上的弧形夹紧板6,对第一弹性件4和第二弹性件5进行挤压,将第一绝缘套筒2和第二绝缘套筒3套在绝缘圆筒1外表面,通过将卡块13插入卡槽14使第一绝缘套筒2和第二绝缘套筒3安装的更加稳定,松开弧形夹紧板6,弧形夹紧板6和第一弹性垫7在第一弹性件4和第二弹性件5的弹力作用下对绝缘圆筒1上的导线起到很好的夹紧固定作用,当风通过通口10吹入该绕组,带动扇叶11转动,从而使得该绕组散热效率提高,当该绕组发生碰撞时,由于第三弹性垫12的弹力作用,使得该绕组在发生碰撞时能够具有很好的缓冲保护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由于绝缘圆筒1、第一绝缘套筒2、第二绝缘套筒3、第一弹性件4、第二弹性件5、弧形夹紧板6、第一弹性垫7、导线槽8、第二弹性垫9、卡块13和卡槽14的设置,使得该绕组中的绕线具有更好的固定限位效果,避免绕线松散的情况发生,绕线稳定性好,使用效果好,适合推广,由于通口10和扇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换位导线的油浸式变压器低压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圆筒(1)、第一绝缘套筒(2)和第二绝缘套筒(3),所述第一绝缘套筒(2)和第二绝缘套筒(3)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4)和第二弹性件(5),并且第一弹性件(4)和第二弹性件(5)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夹紧板(6),两个所述弧形夹紧板(6)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垫(7);所述绝缘圆筒(1)的外表面开设有导线槽(8),并且导线槽(8)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垫(9);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垫(7)相对的一侧均与绝缘圆筒(1)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绝缘套筒(2)和第二绝缘套筒(3)的内壁均设置有扇叶(11),并且第一绝缘套筒(2)和第二绝缘套筒(3)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弹性垫(12);所述第一绝缘套筒(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13),所述第二绝缘套筒(3)的一侧开设有与卡块(13)相适配的卡槽(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换位导线的油浸式变压器低压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圆筒(1)、第一绝缘套筒(2)和第二绝缘套筒(3),所述第一绝缘套筒(2)和第二绝缘套筒(3)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4)和第二弹性件(5),并且第一弹性件(4)和第二弹性件(5)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夹紧板(6),两个所述弧形夹紧板(6)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垫(7);所述绝缘圆筒(1)的外表面开设有导线槽(8),并且导线槽(8)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垫(9);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垫(7)相对的一侧均与绝缘圆筒(1)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绝缘套筒(2)和第二绝缘套筒(3)的内壁均设置有扇叶(11),并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剑逸潘晨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巨熊变压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