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滤波绕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6529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滤波绕组,包括A相铁柱、B相铁柱、C相铁柱、第一线圈、第二线圈与第三线圈;所述第一线圈缠绕A相铁柱的上部与B相铁柱的下部;所述第二线圈缠绕B相铁柱的上部与C相铁柱的下部;所述第三线圈缠绕C相铁柱的上部与A相铁柱的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一线圈、第二线圈与第三线圈均为双股线组成;双股线单线之间的距离为绝缘层厚度的0.5~2倍;双股线线匝之间的距离为绝缘层厚度的1~2倍,形成虚拟的电容与电感,组成无源滤波回路,起到节能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滤波绕组
本技术涉及节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滤波绕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还缺少有效的滤波绕组。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滤波绕组,第一线圈、第二线圈与第三线圈均为双股线组成;双股线单线之间的距离为绝缘层厚度的0.5~2倍;双股线线匝之间的距离为绝缘层厚度的1~2倍,形成虚拟的电容与电感,组成无源滤波回路,起到节能的有益效果。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新型滤波绕组,其特征在于:包括A相铁柱、B相铁柱、C相铁柱、第一线圈、第二线圈与第三线圈;所述第一线圈缠绕A相铁柱的上部与B相铁柱的下部;所述第二线圈缠绕B相铁柱的上部与C相铁柱的下部;所述第三线圈缠绕C相铁柱的上部与A相铁柱的下部;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与第三线圈均为双股线组成;所述双股线单线之间的距离为绝缘层厚度的0.5~2倍;所述双股线线匝之间的距离为绝缘层厚度的1~2倍。其中,所述的第一线圈位于A相铁柱上部部分的磁通方向向下且第一线圈位于B相铁柱下部部分的磁通方向向上。其中,所述的第二线圈位于B相铁柱上部部分的磁通方向向下且第二线圈位于C相铁柱下部部分的磁通方向向上。其中,所述的第三线圈位于C相铁柱上部部分的磁通方向向下且第三线圈位于A相铁柱下部部分的磁通方向向上。其中,所述的双股线单线之间的距离为绝缘层厚度的2倍且双股线线匝之间的距离为绝缘层厚度的2倍。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点:本技术第一线圈、第二线圈与第三线圈均为双股线组成;双股线单线之间的距离为绝缘层厚度的0.5~2倍;双股线线匝之间的距离为绝缘层厚度的1~2倍,形成虚拟的电容与电感,组成无源滤波回路,起到节能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线圈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A相铁柱、2为B相铁柱、3为C相铁柱、4为第一线圈、5为第二线圈、6为第三线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新型滤波绕组,包括A相铁柱1、B相铁柱2、C相铁柱3、第一线圈4、第二线圈5与第三线圈6;第一线圈4缠绕A相铁柱1的上部与B相铁柱2的下部;第二线圈5缠绕B相铁柱2的上部与C相铁柱3的下部;第三线圈6缠绕C相铁柱3的上部与A相铁柱1的下部;第一线圈4、第二线圈5与第三线圈6均为双股线组成;双股线单线之间的距离为绝缘层厚度的0.5~2倍;双股线线匝之间的距离为绝缘层厚度的1~2倍。其中,第一线圈4位于A相铁柱1上部部分的磁通方向向下且第一线圈4位于B相铁柱2下部部分的磁通方向向上。第二线圈5位于B相铁柱2上部部分的磁通方向向下且第二线圈5位于C相铁柱3下部部分的磁通方向向上。第三线圈6位于C相铁柱3上部部分的磁通方向向下且第三线圈6位于A相铁柱1下部部分的磁通方向向上。双股线单线之间的距离为绝缘层厚度的2倍且双股线线匝之间的距离为绝缘层厚度的2倍。使用时,第一线圈4缠绕A相铁柱1的上部与B相铁柱2的下部;第二线圈5缠绕B相铁柱2的上部与C相铁柱3的下部;第三线圈6缠绕C相铁柱3的上部与A相铁柱1的下部;第一线圈4位于A相铁柱1上部部分的磁通方向向下且第一线圈4位于B相铁柱2下部部分的磁通方向向上;第二线圈5位于B相铁柱2上部部分的磁通方向向下且第二线圈5位于C相铁柱3下部部分的磁通方向向上;第三线圈6位于C相铁柱3上部部分的磁通方向向下且第三线圈6位于A相铁柱1下部部分的磁通方向向上。这样的设计,可以改善三相不平衡现象。同时,第一线圈4、第二线圈5与第三线圈6均为双股线组成;双股线单线之间的距离为绝缘层厚度的0.5~2倍;双股线线匝之间的距离为绝缘层厚度的1~2倍,形成虚拟的电容与电感,组成无源滤波回路,起到节能的有益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滤波绕组,其特征在于:包括A相铁柱(1)、B相铁柱(2)、C相铁柱(3)、第一线圈(4)、第二线圈(5)与第三线圈(6);所述第一线圈(4)缠绕A相铁柱(1)的上部与B相铁柱(2)的下部;所述第二线圈(5)缠绕B相铁柱(2)的上部与C相铁柱(3)的下部;所述第三线圈(6)缠绕C相铁柱(3)的上部与A相铁柱(1)的下部;所述第一线圈(4)、第二线圈(5)与第三线圈(6)均为双股线组成;所述双股线单线之间的距离为绝缘层厚度的0.5~2倍;所述双股线线匝之间的距离为绝缘层厚度的1~2倍。/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滤波绕组,其特征在于:包括A相铁柱(1)、B相铁柱(2)、C相铁柱(3)、第一线圈(4)、第二线圈(5)与第三线圈(6);所述第一线圈(4)缠绕A相铁柱(1)的上部与B相铁柱(2)的下部;所述第二线圈(5)缠绕B相铁柱(2)的上部与C相铁柱(3)的下部;所述第三线圈(6)缠绕C相铁柱(3)的上部与A相铁柱(1)的下部;所述第一线圈(4)、第二线圈(5)与第三线圈(6)均为双股线组成;所述双股线单线之间的距离为绝缘层厚度的0.5~2倍;所述双股线线匝之间的距离为绝缘层厚度的1~2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滤波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线圈(4)位于A相铁柱(1)上部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尤祥洪福建吴俊吴映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科南京综合能源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