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厨房排烟止回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147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住宅厨房排烟止回结构,包括第一止回段、转接段和第二止回段,第一止回段的上端端面为下倾斜面,第一止回段的上端端部活动铰接有上阀板;转接段为弧形弯管结构,转接段的第一端与第一止回段的下端套紧相通配合,转接段的第二端套紧于单烟道的进风口内,转接段的第二端端部伸出单烟道的进风口外至单烟道外,第二止回段的第一端端部套装于转接段的第二端端部内,第二止回段的第一端内设有密封下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双阀体设置,密封效果佳,不会发生油烟倒灌,并利用上阀体能防止单烟道内的高层的坠落物、火星或蚊虫从第一止回段窜入至住宅内,且整个止回结构采用三段拆分式,易于组装、更换,使用更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住宅厨房排烟止回结构
本技术涉及厨房排烟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防止回烟的排烟止回结构。
技术介绍
高层住宅建造烟管道用于集中油烟于屋顶排放,厨房油烟也由粗放型排放到集中式的排放的过程,传统住宅设计的烟道类型单一,多为竖向单烟道,这种烟道的局限之处就是容易造成油烟倒灌、串味,尤其是多台抽油烟机共同工作时,倒灌则更为严重,为此,烟道设计由单烟道式依次演变出主次式烟道,变压式烟道和止逆阀式烟道。目前市面上主次式烟道、变压式烟道和止逆阀式烟道等三种常常在高层建筑中使用,特别是单烟道止逆阀式烟道应用最为广泛。但是,现有的单烟道止逆阀式烟道,其在进风口处加装一个止逆阀,利用止逆阀门的开关来防止油烟倒灌,然而,此种止逆阀安装在进风口,止逆阀打开时单烟道内的其它楼层的油烟或烟道内的蚊虫或火星仍会从进风口入窜入居住空间内,止回效果不佳。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由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单烟道内的油烟、火星或蚊虫从进风口处窜入的住宅厨房排烟止回结构。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住宅厨房排烟止回结构,包括第一止回段、转接段和第二止回段,上述第一止回段处于单烟道内,上述第一止回段呈其上下两端为开口状的中空管体,上述第一止回段沿单烟道的上下方向延伸竖立设置,上述第一止回段的上端端面呈向单烟道的中轴线方向倾斜向下的下倾斜面,且上述第一止回段的上端端部位于下倾斜面最高部位处活动铰接有封盖第一止回段上端端口的上阀板;上述转接段为弧形弯管结构,上述转接段的第一端与上述第一止回段的下端套紧相通配合,上述转接段的第二端套紧于单烟道的进风口内,且上述转接段的第二端端部伸出单烟道的进风口外至单烟道外,上述第二止回段为具有外螺纹的并横卧与第一止回段垂直设置的中空管体,上述第二止回段的第一端端部套装于上述转接段的第二端端部内,上述第二止回段的第一端内靠近单烟道的进风口处设有密封第二止回段中空腔室并受第二止回段第二端输入的抽油烟风力而打开的下阀门。上述转接段的第二端端部具有外螺纹,上述转接段第二端端部外螺装有与单烟道外侧壁相贴配合的螺旋卡片。上述下阀门具有转接轴和密封第二止回段的中空腔室的阀片,上述阀片由上半阀片和下半阀片组成,上述转接轴横卧固定于上述第二止回段内,上述转接轴的轴线方向与上述第二止回段的中轴线垂直设置,上述上半阀片的一侧和上述下半阀片的一侧均转动套装于上述转接轴外,且上述转接轴外套装有一扭簧,上述扭簧的一臂抵靠在上半阀片朝向转接段的一面上、另一臂抵靠在下半阀片朝向转接段的一面上。上述第一止回段、转接段和第二止回段均为阻燃件或不锈钢铁件。上述下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45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住宅厨房排烟止回结构,组装时,第一止回段与转接段套装后,再装入单烟管的进风口上,之后再将第二止回段套装在转接段上,厨房油烟机的排烟管套装于第二止回段外并与第二止回段螺装在一起,完成本新型排烟止回结构的组装;应用时,厨房油烟机启动抽油时,下阀体和上阀体依次打开,油烟依次经第二止回段、转接段及第一止回段向上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上阀体和下阀体使整个止回结构呈双阀体设置,密封效果佳,不会发生油烟倒灌,且上阀体打开时上阀体呈平直状态,并配合第一止回段的下倾斜面使油烟能从第一止回段下倾斜面与上阀体之间的间距流出,且上阀体还能悬空在第一止回段的上端端口处,使上阀体能防止单烟道内的高层的坠落物、火星或蚊虫从第一止回段窜入至住宅内,再有,利用第二止回段的外螺纹使本新型的止回结构的安装采用螺接方式,无需采用胶水,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止回阀安装采用胶水而造成止回阀脱落的问题;另,整个止回结构采用三段拆分式,易于组装、更换,使用更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本技术的住宅厨房排烟止回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第一止回段1、转接段2和第二止回段3,第一止回段1、转接段2和第二止回段3采用的是A级阻燃材料或不锈钢材料制成,第一止回段1处于单烟道100内,第一止回段1呈其上下两端为开口状的中空管体,第一止回段1呈圆柱体结构,第一止回段1沿单烟道的上下方向延伸竖立设置,第一止回段1的上端端面呈向单烟道的中轴线方向倾斜向下的下倾斜面,即第一止回段1的上端端面呈由外至内向下倾斜的倾斜面,此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优佳的是45度。所述第一止回段1的上端端部位于下倾斜面最高部位处活动铰接有封盖第一止回段上端端口并与第一止回段1上端端面平贴的上阀板4,即上阀板4相应为与第一止回段上端端面相匹配的倾斜板,上阀板4通过转轴铰接在第一止回段1上,铰接的方式为公知的技术,可采用转轴或蝴蝶扣的方式,具体的是,在第一止回段1的上端端部向下凹设有凹缺,上阀板4的底面向下凸设有伸入凹缺内并通过转轴铰接在第一止回段1内。本新型中,上阀板4也可采用蝴蝶扣的方式来进行铰接。所述转接段2为弧形弯管结构,转接段2的第一端与第一止回段1的下端套紧相通配合,具体的是,第一止回段1的下端端部内侧壁凹设有闭环形凹缺,转接段2的第一端端部延伸有嵌紧于闭环形凹缺内的套紧环,转接段2的内侧壁与第一止回段1的内侧壁平滑过渡,转接段2的外侧壁与第一止回段1的外侧壁平滑过渡,转接段2的第二端套紧于单烟道100的进风口内,且转接段2的第二端端部伸出单烟道100的进风口外至单烟道100外。所述第二止回段3为具有外螺纹的并横卧与第一止回段1垂直设置的中空管体,第二止回段3的第一端端部套装于转接段2的第二端端部内,具体的是,转接段2的第二端端部内侧壁凹设有闭环形凹槽,第二止回段3的第一端端部一体成型有套紧于闭环形凹槽内的套紧环,第二止回段3的内侧壁与转接段2的内侧壁平滑过渡,第二止回段的外侧壁与转接段2的外侧壁平滑过渡,第二止回段3的第一端内靠近单烟道的进风口处设有密封第二止回段3中空腔室并受第二止回段第二端输入的抽油烟风力而打开的下阀门,下阀门具有转接轴51和密封第二止回段的中空腔室的阀片,阀片由上半阀片52和下半阀片53组成,转接轴51横卧固定于第二止回段3内,转接轴51的轴线方向与第二止回段3的中轴线垂直设置,转接轴51与第二止回段3一体成型,上半阀片52的一侧和上述下半阀片53的一侧均转动套装于转接轴51外,且转接轴51外套装有一扭簧(图中未画出),扭簧的一臂抵靠在上半阀片52朝向转接段的一面上、另一臂抵靠在下半阀片53朝向转接段的一面上;该上半阀片、下半阀片、扭簧与转轴的铰接方式为公知技术,具体的是,上半阀片和下半阀片均为半圆形,上半阀片的平直面与下半阀片的平直面相靠紧设置,以上半阀片与下半阀片的靠紧面为铰接侧,上半阀片的铰接侧凸设有套装于转轴外的下套筒,下半阀片的铰接侧凸设有套装于转轴外的上套筒,上套筒与下套筒靠紧设置,利用套筒与转轴的配合使上半阀片和下半阀片能绕着转轴,扭簧套装于转轴外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住宅厨房排烟止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止回段、转接段和第二止回段,上述第一止回段处于单烟道内,上述第一止回段呈其上下两端为开口状的中空管体,上述第一止回段沿单烟道的上下方向延伸竖立设置,上述第一止回段的上端端面呈向单烟道的中轴线方向倾斜向下的下倾斜面,且上述第一止回段的上端端部位于下倾斜面最高部位处活动铰接有封盖第一止回段上端端口的上阀板;上述转接段为弧形弯管结构,上述转接段的第一端与上述第一止回段的下端套紧相通配合,上述转接段的第二端套紧于单烟道的进风口内,且上述转接段的第二端端部伸出单烟道的进风口外至单烟道外,上述第二止回段为具有外螺纹的并横卧与第一止回段垂直设置的中空管体,上述第二止回段的第一端端部套装于上述转接段的第二端端部内,上述第二止回段的第一端内靠近单烟道的进风口处设有密封第二止回段中空腔室并受第二止回段第二端输入的抽油烟风力而打开的下阀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住宅厨房排烟止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止回段、转接段和第二止回段,上述第一止回段处于单烟道内,上述第一止回段呈其上下两端为开口状的中空管体,上述第一止回段沿单烟道的上下方向延伸竖立设置,上述第一止回段的上端端面呈向单烟道的中轴线方向倾斜向下的下倾斜面,且上述第一止回段的上端端部位于下倾斜面最高部位处活动铰接有封盖第一止回段上端端口的上阀板;上述转接段为弧形弯管结构,上述转接段的第一端与上述第一止回段的下端套紧相通配合,上述转接段的第二端套紧于单烟道的进风口内,且上述转接段的第二端端部伸出单烟道的进风口外至单烟道外,上述第二止回段为具有外螺纹的并横卧与第一止回段垂直设置的中空管体,上述第二止回段的第一端端部套装于上述转接段的第二端端部内,上述第二止回段的第一端内靠近单烟道的进风口处设有密封第二止回段中空腔室并受第二止回段第二端输入的抽油烟风力而打开的下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少川李新中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华光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