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降噪用阻尼吸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128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振降噪用阻尼吸振器,包括约束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约束体内的填充材料,所述填充材料由减振层和阻尼层构成;还包括第一端固定至基材上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本体上具有弹簧部,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嵌入所述阻尼层中,所述第二端上还设置有横向振动传导板及纵向振动传导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振降噪用阻尼吸振器
本技术涉及减振降噪
,特别是涉及一种减振降噪用阻尼吸振器。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机械运转产生的振动和噪声现象随处可见,飞机、汽车、船舶、机床及各种动力装置等在工作时都会产生振动、发出噪声,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日益突出,振动和噪声不仅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仪器、仪表的正常工作,加速结构的疲劳损坏,缩短机器寿命等,因此,机械结构中振动和噪声的控制就越来越重要。普遍认为,增加结构阻尼对结构振动和结构声传导的抑制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利用高分子阻尼材料附加在承力结构即振动的基材上,与之共同构成阻尼复合结构是较为普遍的做法。常用的阻尼复合结构有自由阻尼结构和约束阻尼结构两种。在振动结构外表面直接附加一层损耗模量较大的阻尼材料,便构成自由阻尼结构,而在粘弹性阻尼层外再加一层约束层(通常为钢板或铝板),即构成约束阻尼结构。自由阻尼结构简便易行,但阻尼效果较差,且阻尼层存在易脱落的风险;约束阻尼结构虽效果显著,但结构较为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在一些非常厚的振动结构、不平坦或肮脏的基材表面,常规的自由阻尼或约束阻尼的效果较差或难以安装,材料的阻尼性能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减振降噪达不到预期效果。此外,在振动结构的表面附加吸振器也是控制结构振动的有效措施之一。吸振器是指利用共振系统吸收结构的振动能量以减小结构振动的设备。吸振器可看作主振动系统的一个子结构,对主系统的结构振动进行阻抑。按照吸振器是否有阻尼,可以分为无阻尼吸振器和阻尼吸振器,其中前者的吸振频率较窄,适用于激振频率基本恒定的主振动系统,而后者可抑制的频带较宽,有效改善了阻抑效果的频率选择性。综合以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减振降噪用阻尼吸振器,不仅具备阻尼性能优异、易于加工、安装简便等特点,还能进一步提高减振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减振降噪用阻尼吸振器,进一步提高减振降噪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减振降噪用阻尼吸振器,包括约束体以及设置于约束体内的填充材料,填充材料由减振层和阻尼层构成;还包括第一端固定至基材上的连接件,连接件的本体上具有弹簧部,连接件的第二端嵌入阻尼层中,第二端上还设置有一个横向振动传导板及两个纵向振动传导板。进一步地,横向振动传导板和纵向振动传导板构成H型或工字型。进一步地,横向振动传导板和纵向振动传导板为刚性的金属板。进一步地,约束体的材质为钢或铝合金。进一步地,阻尼层材料选自环氧树脂、乙烯基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丁腈橡胶、丁基橡胶、聚硫橡胶和SBS改性沥青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减振层材料选自聚乙烯泡沫材料、聚氯乙烯泡沫材料、聚苯乙烯泡沫材料、聚氨酯泡沫材料和酚醛泡沫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本技术的减振降噪用阻尼吸振器在使用时,直接将连接部件固定安装至基材上,通过本体与连接部件来改变基材的刚度和挠度,并将基材的振动与噪声能量通过连接部件及连接点引入填充材料中,同时通过连接件本体的弹簧消耗部分振动,并通过横向振动导向板和纵向振动传导板充分地将振动传导给阻尼材料进行消耗,从而进一步减小了振动,降低了噪音。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横向振动传导板和纵向振动传导板构成H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技术的多个优选实施例,使其
技术实现思路
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技术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包括连接在基材1上的约束体2以及设置于约束体2内的填充材料,填充材料由减振层3和阻尼层4构成;还包括第一端固定至基材上的连接件5,连接件的本体上具有弹簧部6,连接件5的第二端嵌入所述阻尼层4中,第二端上还设置有一个横向振动传导板8及两个纵向振动传导板7。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横向振动传导板8及两个纵向振动传导板7构成了H型。在另一实施例中,两个横向振动传导板8及一个纵向振动传导板7构成了工字型。在图1的实施例中,约束体的材质为钢或铝合金。横向振动传导板和纵向振动传导板为刚性的金属板。阻尼层材料选自环氧树脂、乙烯基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丁腈橡胶、丁基橡胶、聚硫橡胶和SBS改性沥青中的一种或多种。减振层材料选自聚乙烯泡沫材料、聚氯乙烯泡沫材料、聚苯乙烯泡沫材料、聚氨酯泡沫材料和酚醛泡沫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使用时,直接将连接件5固定安装至基材1上,通过连接件5将基材的振动与噪声能量通过连接部件及连接点引入填充材料中,同时通过连接件5本体的弹簧6消耗部分振动,并通过横向振动导向板8和纵向振动传导板7充分地将振动传导给阻尼材料进行消耗,从而进一步减小了振动,降低了噪音。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做出多种变化,凡依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下做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或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只要符合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振降噪用阻尼吸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约束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约束体内的填充材料,所述填充材料由减振层和阻尼层构成;还包括第一端固定至基材上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本体上具有弹簧部,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嵌入所述阻尼层中,所述第二端上还设置有横向振动传导板及纵向振动传导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降噪用阻尼吸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约束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约束体内的填充材料,所述填充材料由减振层和阻尼层构成;还包括第一端固定至基材上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本体上具有弹簧部,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嵌入所述阻尼层中,所述第二端上还设置有横向振动传导板及纵向振动传导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降噪用阻尼吸振器,其中,所述横向振动传导板和所述纵向振动传导板构成H型或工字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降噪用阻尼吸振器,其中,所述横向振动传导板和所述纵向振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承磊王志浩吴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贝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