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用车电机用前悬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2927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乘用车电机用前悬置,包括衬套和悬置支架,所述衬套包括外壳、铝芯子和天然橡胶支撑条,所述外壳内壁上安装有多组天然橡胶支撑条,在上述多组天然橡胶支撑条的交汇处安装有铝芯子,所述悬置支架包括外骨架、焊接支架和焊接骨架,所述衬套安装在外骨架内,在外骨架外壁一侧安装有焊接支架,在焊接支架上安装有多组焊接骨架。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焊接支架可根据安装空间的大小进行调整,可满足两种甚至多种不同车型的安装要求,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铝芯和天然橡胶作为衬套主体,整体结构更加轻便,满足当前乘用车轻量化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乘用车电机用前悬置
本技术属于乘用车悬置生产制造
,具体说是一种乘用车电机用前悬置。
技术介绍
悬置系统是作为衔接动力总成和车身的部分存在的,主要作用是支撑动力总成、减少动力总成的震动对整车的影响、限制动总的抖动量,对整车减震性能起着非常大的作用。现在一般低端入门级车一般采用三点、四点天然橡胶悬置,好一点的会配合液压悬置一起使用。由于发动机本身是一个内在的振动源,同时也受到来自外部的各种振动干扰,引起零部件的损坏和乘坐的不舒适等,所以设置悬置系统,把发动机传递到支承系统的振动减小到最低限度。现有的悬置系统结构单一,而且采用分体式悬置的悬置结构较少,无法满足不同车型中悬置安装空间不一的情况,另外,现有的悬置系统重量较大,无法满足现阶段乘用车轻量化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便是提供一种乘用车电机用前悬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乘用车电机用前悬置,包括衬套和悬置支架,所述衬套包括外壳、铝芯子和天然橡胶支撑条,所述外壳内壁上安装有多组天然橡胶支撑条,在上述多组天然橡胶支撑条的交汇处安装有铝芯子,所述悬置支架包括外骨架、焊接支架和焊接骨架,所述衬套安装在外骨架内,在外骨架外壁一侧安装有焊接支架,在焊接支架上安装有多组焊接骨架。作为优选,所述天然橡胶支撑条在外壳与铝芯子之间以铝芯子的中心呈中心对称排列。作为优选,所述铝芯子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天然橡胶支撑条安装凸起,所述天然橡胶支撑条的数量根据天然橡胶支撑条安装凸起的数量而定,且在天然橡胶支撑条的头部设有与天然橡胶支撑条安装凸起相配合的凹槽。作为优选,所述天然橡胶支撑条安装凸起的数量可以为四组,由于所述天然橡胶支撑条的数量根据天然橡胶支撑条安装凸起的数量而定,即天然橡胶支撑条的数量为四组。作为优选,所述焊接支架的形状要根据乘用车中实际给焊接支架空出来的安装位置决定,且焊接骨架的数量也要根据实际的装车要求确定其安装数量。作为优选,所述焊接骨架的数量可以为两组。作为优选,所述焊接骨架的数量可以为三组。作为优选,所述焊接支架的左端为开口式结构,刚好可以卡合焊接在外骨架的外壁上。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焊接支架可根据安装空间的大小进行调整,可满足两种甚至多种不同车型的安装要求,另外,本技术采用铝芯和天然橡胶作为衬套主体,整体结构更加轻便,满足当前乘用车轻量化的要求。附图说明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俯视图。图中:1、衬套,101、外壳,102、铝芯子,103、天然橡胶支撑条,104、天然橡胶支撑条安装凸起,105、凹槽,2、悬置支架,201、外骨架,202、焊接支架,203、焊接骨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乘用车电机用前悬置,包括衬套1和悬置支架2,所述衬套1包括外壳101、铝芯子102和天然橡胶支撑条103,所述外壳101内壁上安装有多组天然橡胶支撑条103,在上述多组天然橡胶支撑条103的交汇处安装有铝芯子102,所述悬置支架2包括外骨架201、焊接支架202和焊接骨架203,所述衬套1安装在外骨架201内,在外骨架201外壁一侧安装有焊接支架202,在焊接支架202上安装有多组焊接骨架203。所述天然橡胶支撑条103在外壳101与铝芯子102之间以铝芯子102的中心呈中心对称排列。所述铝芯子102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天然橡胶支撑条安装凸起104,所述天然橡胶支撑条103的数量根据天然橡胶支撑条安装凸起104的数量而定,且在天然橡胶支撑条103的头部设有与天然橡胶支撑条安装凸起104相配合的凹槽105。所述天然橡胶支撑条安装凸起104的数量可以为四组,由于所述天然橡胶支撑条103的数量根据天然橡胶支撑条安装凸起104的数量而定,即天然橡胶支撑条103的数量为四组。所述焊接支架202的左端为开口式结构,刚好可以卡合焊接在外骨架201的外壁上。根据本实施例中焊接支架202的形状,焊接骨架203的数量为两组。实施例二如图3和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焊接支架202的形状,焊接骨架203的数量为三组。在该实施例中,焊接支架202设有三组焊接骨架安装槽,用于安装上述三组焊接骨架203。工作原理:将本技术整体安装于电机的后部,通过焊接骨架203将焊接支架202焊接在电机上,然后将悬置支架2中的外骨架201安装在焊接支架202上的开口处,然后依次将天然橡胶支撑条103、铝芯子102安装在外壳101中,最后将装配完成的外壳101安装于外骨架201内,即可完成最后的装配。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乘用车电机用前悬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套(1)和悬置支架(2),所述衬套(1)包括外壳(101)、铝芯子(102)和天然橡胶支撑条(103),所述外壳(101)内壁上安装有多组天然橡胶支撑条(103),在上述多组天然橡胶支撑条(103)的交汇处安装有铝芯子(102),所述悬置支架(2)包括外骨架(201)、焊接支架(202)和焊接骨架(203),所述衬套(1)安装在外骨架(201)内,在外骨架(201)外壁一侧安装有焊接支架(202),在焊接支架(202)上安装有多组焊接骨架(2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用车电机用前悬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套(1)和悬置支架(2),所述衬套(1)包括外壳(101)、铝芯子(102)和天然橡胶支撑条(103),所述外壳(101)内壁上安装有多组天然橡胶支撑条(103),在上述多组天然橡胶支撑条(103)的交汇处安装有铝芯子(102),所述悬置支架(2)包括外骨架(201)、焊接支架(202)和焊接骨架(203),所述衬套(1)安装在外骨架(201)内,在外骨架(201)外壁一侧安装有焊接支架(202),在焊接支架(202)上安装有多组焊接骨架(2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电机用前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橡胶支撑条(103)在外壳(101)与铝芯子(102)之间以铝芯子(102)的中心呈中心对称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电机用前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芯子(102)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天然橡胶支撑条安装凸起(104),所述天然橡胶支撑条(103)的数量根据天然橡胶支撑条安装凸起(104)的数量而定,且在天然橡胶支撑条(103)的头部设有与天然橡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帆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塑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