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内外板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290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门内外板连接结构,涉及汽车车门技术领域,包括车门外板,所述车门外板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左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车门外板的右侧上部开设有两个第一连接槽,所述车门外板的右侧下部开设有两个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的内表面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车门内板,所述车门内板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车门内板的左侧下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前侧开设有限位槽。该车门内外板连接结构,通过固定块、固定孔、固定杆、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结构,可以增加车门外板与车门内板的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门内外板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门
,具体为一种车门内外板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车门是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出入车辆的通道,并隔绝车外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侧面撞击,保护乘员,车门的好坏,主要体现在,车门的防撞性能,车门的密封性能,车门的开合便利性,当然还有其它使用功能的指标等,防撞性能尤为重要,因为车辆发生侧碰时,缓冲距离很短,很容易就伤到车内人员,为保证车门的密封性和防护性,本领域人员在制造工艺上进行了诸多探索。目前市面上现有的车门内外板连接结构存在着不便于拆卸和安装和连接强度较弱的缺点,现有的车门内外板连接结构一般都是采用焊接将车外板连接,不便于使用,故而提出以上一种车门内外板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门内外板连接结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车门内外板连接结构不便于拆卸和安装和连接强度较弱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车门内外板连接结构,包括车门外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门内外板连接结构,包括车门外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外板(1)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的左侧开设有固定孔(3),所述车门外板(1)的右侧上部开设有两个第一连接槽(4),所述车门外板(1)的右侧下部开设有两个第二连接槽(5),所述第一连接槽(4)的内表面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6),所述第一连接块(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车门内板(7),所述车门内板(7)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8),所述车门内板(7)的左侧下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连接块(9),所述第二连接块(9)的前侧开设有限位槽(11),所述车门外板(1)开设有两个内腔(12),所述内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内外板连接结构,包括车门外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外板(1)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的左侧开设有固定孔(3),所述车门外板(1)的右侧上部开设有两个第一连接槽(4),所述车门外板(1)的右侧下部开设有两个第二连接槽(5),所述第一连接槽(4)的内表面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6),所述第一连接块(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车门内板(7),所述车门内板(7)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8),所述车门内板(7)的左侧下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连接块(9),所述第二连接块(9)的前侧开设有限位槽(11),所述车门外板(1)开设有两个内腔(12),所述内腔(12)的前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圆杆(13),所述圆杆(1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套筒(14),所述套筒(14)的外表面前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5),所述限位板(15)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强力弹簧(16),所述内腔(12)的后侧内壁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7),所述内腔(12)的后侧内壁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8),所述套筒(14)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9)。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红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煜邦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