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成孔的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的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成孔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生产大多数的注塑件的注塑模具均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的下方嵌合固定有上模仁,下模板的上方嵌合固定有下模仁,利用上模仁和下模仁拼接形成注塑件形状的空腔,向注塑腔内注塑高温熔融的塑料后,塑料将注塑腔完全填充,冷却后就能够成型注塑件,再使上模仁与下模仁相互分离,将注塑件取出。现有一节温器壳体,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0,壳体10下方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02和第二连接管103,第一连接管102和第二连接管103远离壳体10的一端的外侧面均固定设置有外倒扣1061,壳体10一侧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水平的固定片107,固定片107位于第一连接管102的一侧,固定片107上开设有贯通的固定孔1071。上述的注塑模具仅仅适用于简单形状的注塑件,对于图1所示的节温器壳体,壳体10上设置有开设固定孔1071的固定片107,且固定片107位于壳体10侧面的底部,由于固定孔1071在竖直方向上与壳体10的顶部有干涉,无论采用上模仁2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成孔的注塑模具,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1)、上模板(2)、下模板(3)和下模座(4),上模板(2)底部固定嵌设有上模仁(21),下模板(3)的顶部固定嵌设有下模仁(31),上模座(1)上固定设置有依次竖直贯穿上模座(1)、上模板(2)和上模仁(21)的注塑系统(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仁(21)底部形状与壳体(10)顶部的内腔(101)相适配,下模仁(31)与壳体(10)相适配,下模板(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脱模机构(5),第一脱模机构(5)包括与下模板(3)滑动连接的第一成型组件(52)以及用于驱动第一成型组件(52)滑动的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与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成孔的注塑模具,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1)、上模板(2)、下模板(3)和下模座(4),上模板(2)底部固定嵌设有上模仁(21),下模板(3)的顶部固定嵌设有下模仁(31),上模座(1)上固定设置有依次竖直贯穿上模座(1)、上模板(2)和上模仁(21)的注塑系统(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仁(21)底部形状与壳体(10)顶部的内腔(101)相适配,下模仁(31)与壳体(10)相适配,下模板(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脱模机构(5),第一脱模机构(5)包括与下模板(3)滑动连接的第一成型组件(52)以及用于驱动第一成型组件(52)滑动的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与下模板(3)固定连接,并位于第一成型组件(52)远离下模仁(31)的一侧;第一成型组件(52)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驱动件上的第一滑动块(521)、与第一滑动块(521)滑动连接的第一驱动块(522)、用于使第一驱动块(522)滑动的第一插块(523)以及嵌设在第一滑动块(521)内的成孔块(524),第一滑动块(521)远离第一驱动件一侧的形状与壳体(10)相适配,第一滑动块(521)与上模板(2)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第一驱动块(522)的滑动方向与第一滑动块(521)的滑动方向相同,第一滑动块(521)上开设有用于成型固定片(107)的成孔槽(5211),成孔块(524)用于成型固定孔(1071),成孔块(524)的顶端插入成孔槽(5211)内,并与成孔槽(5211)的顶面抵接,成孔块(524)与第一驱动块(522)的滑动方向远离第一驱动件的一侧向下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成孔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块(523)与上模板(2)固定连接,第一插块(523)的顶部竖直插设在第一滑动块(521)内,第一插块(523)的底部倾斜插设在第一驱动块(522)内,且第一插块(523)的底端向靠近第一驱动件的一侧倾斜。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栋磊精密模具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