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颈挂模具及应用该颈挂模具的生产设备
本技术涉及加工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颈挂模具及应用该颈挂模具的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颈挂是颈挂式耳机电源与信号连接不可缺少的功能组件,外表面黑色有纹,材料为TPEE热塑性弹性体,内部为多芯组合线材,两端外露固定线材的内模件。现有的颈挂模具采用双色卧式或双色立式注射成型,第一次先成型颈挂外表面后半部分带凹槽的形状,再将线材和内模件人工摆入凹槽,确认放好后,设备自动移位,第二次注射成型颈挂外表面前半部分形状,待颈挂外表面材料冻结固化,开模、顶出取出颈挂。上述的加工过程中,模具需要两套相同的后模、两套不同形状的前模,两套前模要求和后模互配,且两次成型工序之间需要人工换模,导致模具结构复杂,操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颈挂模具及应用该颈挂模具的生产设备,旨在简化模具结构,提高操作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颈挂模具,所述颈挂模具包括:基座;前模,连接于所述基座;第一后模,连接于所述基座背向所述前模的一侧,所述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挂模具包括:/n基座;/n前模,连接于所述基座;/n第一后模,连接于所述基座背向所述前模的一侧,所述第一后模设有容置槽;及/n第二后模,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二后模位于所述基座背向所述前模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后模间隔设置;/n所述第一后模移动至与所述前模相对时,所述第一后模和所述前模围合形成第一成型腔;所述第二后模移动至与所述前模相对时,所述第二后模和所述前模围合形成第二成型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挂模具包括:
基座;
前模,连接于所述基座;
第一后模,连接于所述基座背向所述前模的一侧,所述第一后模设有容置槽;及
第二后模,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二后模位于所述基座背向所述前模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后模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后模移动至与所述前模相对时,所述第一后模和所述前模围合形成第一成型腔;所述第二后模移动至与所述前模相对时,所述第二后模和所述前模围合形成第二成型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模还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连通所述容置槽和所述第一成型腔;
所述第二后模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成型腔的第二安装槽,所述颈挂模具还包括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或所述第二安装槽内的注塑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面向所述第一后模的一侧凹设有第一成型槽;所述容置槽的槽壁设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一成型槽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安装槽连通,所述容置槽与所述第一成型槽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成型腔;所述第二后模设有第二成型槽,所述第二成型槽与所述第一成型槽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成型槽的槽壁设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二成型槽通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安装槽连通,所述第二成型槽与所述前模围合形成所述第二成型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颈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管包括主流道段、两个支流道段和三个抵接板,两个所述支流道段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主流道段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容置槽或所述第二成型槽连通;三个所述抵接板分别设于所述主流道段和两个所述支流道段的外表面。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颈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挂模具还包括两个顶出机构,两个所述顶出机构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后模、所述第二后模背向所述前模的一侧,所述顶出机构用于将位于所述第一后模或所述第二后模的成型件顶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挂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顶出机构包括:
机架,设有活动腔,所述机架设于所述第一后模或所述第二后模背向所述前模的一侧;
顶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庆云,杨静,
申请(专利权)人: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