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合件焊接用垫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952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扣合件焊接用垫块,属于焊接辅助用具,该垫块分为上半部和下半部,上半部与下半部通过间隙相互配合,上半部设置有向下的凹槽,下半部设置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块,上半部和下半部均设置配合面,所述部分配合面为斜面,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焊接用垫块,在保证扣合件焊接时不发生形变的同时,取出方便快捷,从而极大提高焊工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扣合件焊接用垫块
本技术涉及焊接辅助用具
,涉及一种扣合件焊接用垫块。
技术介绍
在焊接生产过程中,两件形状较长的小件零件相互扣合时,在两件零件之间本身形成狭小的空间,且,在扣合焊接时,因为扣合件中间无支撑,板料向中间空部分发生形变(原因是:焊接时,温度骤升,焊接后,温度由热逐渐转冷,板材产生弯曲);夹具组件在满足焊工工作的限定位、夹紧功能后,没有多余空间放置用于处理形变的多余组件。面对这样的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法是让焊工预先在产生形变的部分放置立方体形状的垫块来解决。垫块抗住了形变造成的破坏,但也因为公差范围内的形变缩紧了空间,造成了立方体形状的垫块难以取出,工人操作非常不方便,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扣合件焊接用垫块,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使用一种相互扣合件焊接用垫块,上半部与下半部间隙配合,所述上半部设置有向下的凹槽,所述下半部设置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块,所述上半部和下半部均设置配合面,所述配合面为斜面。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间隙配合的配合公差为H11/d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对在所述上半部和下半部嵌入磁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本技术的焊接用垫块,在保证扣合件焊接时不发生形变的同时,取出非常方便快捷,从而极大提高焊工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垫块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垫块的使用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垫块的取出示意图。图中:1、上半部;2、下半部;3、凹槽;4、凸块;5、配合面;6、扣合零件;7、长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一种扣合件焊接用垫块,包括上半部1和下半部2,所述上半部1与下半部2间隙配合,所述上半部1设置有向下的凹槽3,所述下半部2设置有与所述凹槽3配合的凸块4,所述上半部和下半部均设置配合面5,所述配合面5为斜面。本实施例的垫块的制备方法为:首先,准备两块立方体的黄铜毛坯,尺寸根据实际需求定制,本实施例以立方体尺寸为50*20*70为例,最终的成品加工尺寸高度,与扣合零件的中间空心高度贴合,效果参考图2。然后,使用铣床,将黄铜块加工成图1所示形状;图1中的上半部1两个向下突出的部分构成向下的凹槽3,与图2垫块下半部2的凸块4是间隙配合。本实施例为了便于加工,使用的配合尺寸如图所示;理论上,上半部1和下半部2采用较大间隙的配合方式,以H11/d11为宜,原因是,上下部在焊接完成后,只需用一根细长杆7戳向凸块4的端部,垫块分开并从零件之间滑落,从而实现垫块的拆卸(如图3),而且降低制造工艺难度。为了方便长杆7更容易戳垫块,优选凸块4的长度长于凹槽2的长度(如图2),两块的配合面不能过于光滑,需要一定粗糙度产生阻力,目的是在利用下半部斜楔(如图2),微调垫块高度至合适位置(内部垫块不滑动,外部扣合零件6不胀起),在垫块调整至合适位置后上下部相对零件的垂直方向不再发生滑动;接着,钳工打磨倒角去除毛刺,修配垫块高度至恰好将垫块穿过扣合零件中间的空间;最后,视使用情况,决定是否在垫块的上、下半部的非配合面部分钻孔,安装磁铁;安装磁铁的目的是方便上下部的贴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扣合件焊接用垫块,外形特征为:包括上半部和下半部,所述上半部与下半部间隙配合,所述上半部设置有向下的凹槽,所述下半部设置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块,所述上半部和下半部均设置配合面,所述配合面为斜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扣合件焊接用垫块,外形特征为:包括上半部和下半部,所述上半部与下半部间隙配合,所述上半部设置有向下的凹槽,所述下半部设置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块,所述上半部和下半部均设置配合面,所述配合面为斜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成飞集成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