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救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45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急救担架,包括第一担架面板和第二担架面板,第一担架面板上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担架面板,第二担架面板底面与滑槽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滚轮和调节轮,调节轮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贯穿第二担架面板的旋转轴,旋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钮;通过在第一担架面板上设置滑槽,使第二担架面板与第一担架面板滑动连接,实现了第二担架面板与第一担架面板的快速分离;转移过程中,第二担架面板不会发生形变,从而减少了对病人的二次伤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以实现担架快速分离、转移过程中转移装置不变形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救担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急救担架。
技术介绍
担架是伤员救治中常用的辅助设备之一,危重伤员经现场抢救后,须安全,迅速送往医院进一步抢救治疗,如果搬运方法不当,可能前功尽弃,造成伤员的二次伤害。现有的急救担架,往往是在担架车上放上简易转移装置,如:床单之类的,在将伤员从担架往病床或手术台上转移时,往往是人工搬运;耗费体力且由于简易转移装置容易变形从而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实现担架快速分离、转移过程中转移装置不变形的急救担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实现担架快速分离、转移过程中转移装置不变形的一种急救担架。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急救担架,包括第一担架面板和第二担架面板,所述第一担架面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扶手,所述第一担架面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推手,所述第一担架面板的下方设置有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包含有设置在第一担架面板下方的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所述第一担架面板上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担架面板,所述第二担架面板底面与滑槽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滚轮和调节轮,所述调节轮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贯穿第二担架面板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钮。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大于滚轮和调节轮的厚度,小于调节轮的直径,转动旋转钮,在旋转钮的带动下,旋转轴旋转,进而使调节轮进行旋转,当调节轮旋转90°后,则完成第二担架面板和滑槽之间的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担架面板远离第一担架面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推手,便于第一担架面板和第二担架面板的分离。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轮靠近第二推手,方便快速操作。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钮的上方设置有指标,便于观察旋转钮的旋转范围,控制调节轮的旋转角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行走轮的上方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上均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和支腿的顶部均铰接有第一铰接件,所述第一铰接件均固定设置在第一担架面板的正下方。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包含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和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件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和第一铰接件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相互配合使用的支腿铰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限位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部均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外部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均连接有牵引线,所述第一铰接件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担架面板的下方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摇把,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轮,所述牵引线均穿过所对应的第一滑轮并与第二滑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扶手、第一推手和第二推手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滑垫,防滑垫可增大手与扶手、第一推手、第二推手之间的阻力,便于控制第一担架面板和第二担架面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担架面板上设置有与旋转轴相配套使用的通孔,所述旋转轴的外表面和通孔的内表面均不光滑,便于调节轮旋转后的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第一担架面板上设置滑槽,使第二担架面板与第一担架面板滑动连接,实现了第二担架面板与第一担架面板的快速分离。调节轮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钮,通过转动旋转钮,实现调节轮的旋转,完成第二担架面板和滑槽之间的固定。指标便于观察旋转钮的旋转范围,控制万向轮的旋转角度。第二担架面板远离第一担架面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推手,便于第一担架面板和第二担架面板的分离。在使用时,将病人从担架上移送到病床或手术台上时,将担架与病床或手术台头尾相接,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之后,转动旋转轴,使旋转钮旋转90°,此时,调节轮则可以从滑槽的出口滑出,通过拉动第二推手,则可以将第二担架面板从第一担架面板上移出,并置放于病床或手术台上。转移快速、省力,且避免了对病人的二次伤害;第二担架面板由高密度海绵制成,高密度海绵的外侧套装有加厚牛津布料罩。从而在担架与病床或手术台无法进行头尾相接时,也可直接将第二担架面板从第一担架面板上移出后,直接抬放置病床或手术台上,即完成转移。转移过程中,第二担架面板不会发生形变,从而减少了对病人的二次伤害。总而言之,本技术具有可以实现担架快速分离、转移过程中转移装置不变形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急救担架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急救担架中第一担架面板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急救担架中第二担架面板的俯视图;其中:1、第一担架面板11、滑槽12、第一推手13、扶手2、第二担架面板21、滚轮22、第二推手23、调节轮24、旋转钮25、旋转轴26、指标31、第一行走轮32、支腿33、第一铰接件34、连接杆341、第一连接杆342、第二连接杆343、第二铰接件344、限位环35、第二行走轮41、套筒42、牵引线43、连接环44、第一滑轮45、连接架46、转轴47、第二滑轮48、摇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急救担架,包括第一担架面板1和第二担架面板2,第一担架面板1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制成的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内焊接有多条支撑板,用于对第二担架面板2进行支撑。第一担架面板1的两侧均设置有扶手13,第一担架面板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推手12,第一推手12和扶手13均由高强度铝合金制成的矩形框架,扶手13、第一推手12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滑垫,防滑垫可增大手与扶手13、第一推手12之间的阻力,便于控制第一担架面板1。第一担架面板1的下方设置有行走装置,行走装置包含有设置在第一担架面板1下方的第一行走轮31和第二行走轮35,第一行走轮31设置在第一担架面板1底部的四角,第一行走轮31便于在救护车内进行移动。第二行走轮35的上方均固定连接有支腿32,支腿32上均铰接有连接杆34,支腿32和连接杆34均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制成,连接杆34和支腿32的顶部均铰接有第一铰接件33,第一铰接件33均固定设置在第一担架面板1的正下方。便于担架进入救护车时,支腿32快速收起;担架移出救护车,支腿32快速放下并固定。连接杆34包含有第一连接杆341和第二连接杆342,第一连接杆341的一端和第二连接杆342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件343铰接,第一连接杆341的另一端和第一铰接件33铰接,第二连接杆342的另一端与相互配合使用的支腿32铰接,当担架进入救护车时,支腿32快速收起的同时,第一连接杆341和第二连接杆342在第二铰接件343处折弯,从而便于担架进入救护车。担架移出救护车,支腿32快速放下,第一连接杆341和第二连接杆342也迅速打开,从而使支腿32稳定。如图1-2所示,第二连接杆342上设置有限位环344,限位环344对套筒41进行限位。第一连接杆341的外部均滑动连接有套筒41,套筒41滑动至第二铰接件343的外侧,从而使第一连接杆341和第二连接杆342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救担架,包括第一担架面板和第二担架面板,所述第一担架面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扶手,所述第一担架面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推手,所述第一担架面板的下方设置有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包含有设置在第一担架面板下方的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担架面板上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担架面板,所述第二担架面板底面与滑槽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滚轮和调节轮,所述调节轮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贯穿第二担架面板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救担架,包括第一担架面板和第二担架面板,所述第一担架面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扶手,所述第一担架面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推手,所述第一担架面板的下方设置有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包含有设置在第一担架面板下方的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担架面板上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担架面板,所述第二担架面板底面与滑槽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滚轮和调节轮,所述调节轮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贯穿第二担架面板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大于滚轮和调节轮的厚度,小于调节轮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担架面板远离第一担架面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推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轮靠近第二推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钮的上方设置有指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走轮的上方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上均铰接有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楠韩国杰陈芳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